在過去的十年里,曼谷,這座被譽為“天使之城”的東南亞明珠,不僅在旅游領域持續閃耀,其商業版圖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與轉型。盡管沒有北京或上海的整潔與超現代外觀,但曼谷以其獨有的“煙火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在這座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熔爐中,商業項目不僅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更是文化展示、生活方式體驗與創新的舞臺。以下,我們將盤點曼谷近十年商業項目的五個重要趨勢,探討其如何在保持傳統韻味的同時,引領亞洲乃至全球的商業潮流。
文化沉浸式體驗成為新風尚
曼谷的購物中心不再僅僅是購物的地方,它們更像是精心策劃的文化主題公園。從暹羅廣場到尚泰世界購物中心,再到新興的IconSiam,這些地標性建筑通過引入藝術展覽、文化表演、傳統市集以及主題餐廳,為顧客提供了一場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其中IconSiam不僅復刻了泰國歷史長河中的經典場景,還定期舉辦河燈節、泰拳表演等文化活動,讓顧客在購物之余,深刻感受到泰國文化的魅力。這種文化沉浸式體驗,讓曼谷的購物中心成為了不可復制的文化地標。
ICONSIAM
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踐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曼谷的商業項目也積極響應,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設計之中。許多新建購物中心采用了節能材料、雨水收集系統、綠色屋頂等環保措施,旨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同時,一些購物中心還開設了環保主題區域,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如設置有機食品區、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等。這種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不僅提升了曼谷商業項目的國際形象,也促進了消費者對環保行為的認同與參與。
構筑云端下的街區
曼谷城市空間緊湊,每一寸土地都顯得尤為珍貴。曼谷商業為了給旅人打造更加沉浸與親切的購物環境,一是將龐大的商業體巧妙“解構”,轉化為露天而立體的商業街區,讓自然光與綠意滲透其間;二是運用非凡的建筑手法,如超高層高與挑空設計,構筑出“云端下的市集”,賦予購物空間以無限遐想與層次感。
曼谷Marché Thonglor
曼谷Marché Thonglor該項目以立體步行街構想,成為了商業改造的典范。通過精心編織的立體交通網絡,天橋如彩虹般橫跨樓層,坡道蜿蜒而上,電梯穿梭其間,共同編織出一條無縫銜接的步行長廊。這一設計,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顧客穿梭于各樓層間的便捷性,更以一系列精心布置的觀景點為引,激發了空間的探索欲與趣味性。
多元化品牌與業態的融合
曼谷的商業項目在品牌與業態的選擇上展現出極高的包容性。從國際奢侈品牌到本土小眾設計師品牌,從高端餐飲到街頭小吃,從電影院到健身房,各種業態應有盡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這種多元化的品牌與業態融合,不僅豐富了購物中心的內涵,也促進了消費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形成了獨特的商業生態圈。
其中Emsphere絕對算得上是目前曼谷最火的商場!Emsphere里面的商業模式和規劃更是清晰明朗到可怕,從國際大品牌到各種潮流品牌以及宜家(單獨一層),還有各種美食以及多樣化的美食廣場,以及品種齊全的超市,超市頂面的弧線造型里那些涂鴉藝術會讓人購物更開心!樓下的吃喝逛樓上的玩樂更是一絕,白天和晚上業態切換自如,真正做到吃喝玩樂一條龍,讓消費者待一整天都不想出來!
構建社群化
隨Z世代的崛起,他們正逐步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其消費觀念已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購物行為,轉而追求一種融合了娛樂、休閑與社交的全方位體驗。這一趨勢促使泰國商業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這一轉型,不僅是消費者偏好變遷的直接反映,更是全球化背景下,年輕一代對多元文化探索與生活品質追求的生動體現。它標志著商業活動不再局限于商品交易本身,而是成為了連接不同文化、促進人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其中The Commons正是新趨勢下以社群為中心的項目。在The Commons這片獨特的空間里,樂趣與歡笑交織成一幅溫馨的畫面,而更為動人的是,這里彌漫著濃厚的熱心與無私的愛意,這些情感如同磁石一般,緊緊地將社群成員凝聚在一起,構建了一個超越常規的溫馨大家庭。
結語:曼谷近十年的商業項目發展,是在文化交融、綠色生態、街區化、多元化融合以及社群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實現的。這些趨勢不僅塑造了曼谷獨特的商業風貌,也為全球商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隨著曼谷城市化的不斷深入和全球化的持續推動,其商業項目必將繼續創新前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與可能。
文章來源:暢碩商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