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假期過后,問了幾個項目營銷的朋友銷售情況,都賣得還不錯,似乎樓市有了一點回暖的感覺。但問起年度任務,所有人都說,期盼中的金九銀十并沒有到來,今年的目標是:不被公司優化掉就行。
好悲涼的目標!
有人說,地產營銷人就是莊稼漢,樓市就是看天吃飯,賣得好時老板嫌你賣便宜了,賣得不好時營銷就是背鍋俠。
也有人說,地產營銷越來越雞肋,已經被困在了外表精美食之無味的盒子里。
一方面,渠道已經成為甲方的甲方,把營銷逼得自廢了一半武功。
“渠道綁架營銷”的說法也許讓很多人反感,卻是很多營銷人的共識,曾經還覺得“渠道營銷是鴉片”,上渠道吧難受不上吧更難受。但現在渠道幾乎已經成了必選項,畢竟渠道確實能帶來客戶和成交啊。
聽說在國慶的八天假期里,貝殼在鄭州一個城市賣了四千多套房子。
●●● 2● ● ●
營銷推廣究竟還有沒有用?
前段時間我們推送過一篇文章:地產廣告的無期徒刑,后臺收到近500條回復,說實話評論比原文更精彩,關于地產廣告,有人訴苦有人感慨有人回憶,有人崩潰有人放棄,同時有人勵志有人堅持。
甚至有人專門撰文批評說我們厚古薄今,唱衰地產廣告,不懂地產廣告,但作為曾經的廣告人和地產營銷人,實質上我們只是說了一個現狀,順應時代的地產廣告依然會長久的持續下去。
地產營銷的上下游都在“茍延殘喘”。試想一個推廣費付款動輒超半年才說付款的事,比房企更艱難的活下去,誰還有什么棱角去做好服務和內容?
地產廣告從業人員總結說現在地產推廣的現狀是,強度大,月費低,罰款多,回款難,員工工資高,創意被拍死,賣房第一位,甲方定調性。
賣出了和推廣沒關系,賣差了就是廣告沒做好。除了背鍋俠,只能跪舔狗。人的尊嚴都沒了,更別提專業尊嚴了。
地產營銷從業者則說,推廣越來越難創新,一套推廣組合打下去,很難見到實質的反饋。廣告公司做的東西也越來越不走心,一個推廣畫面換個logo變成別的項目竟然毫無違和感。
但很多人都總結,地產廣告式微的深層次原因,也是傳統地產營銷正在逐漸失效。
在信息泛濫到爆炸的時代,大眾集中注意力到一篇廣告上的注意力連三秒都不到,傳統的營銷已經逐漸無法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以及,地產營銷正在被內耗到失去了元氣。
加班文化泛濫,事務性雜事太多,平時各種表格和溝通會,營銷沒有996,九點十點下班算是準點,遇到盤點客戶、活動邀約、樣板間開放、開盤等等節點時007是常態,凌晨點開朋友圈也經常見各種地產營銷人加班打卡。
有工作沒生活的狀態也讓很多營銷人身心俱疲,身邊很多做銷售的朋友,每次開盤不生一次病都不正常。
當工作被多線程拖得極端疲憊,時間被切得極端零碎,很多事情就會流于形式,談創意?沒力氣,落不了地;談費效?現在的營銷早已不是一篇報廣一塊戶外就能銷售火爆的年代了。
另一種內耗是各種各樣的企業病。
每天各種數據各種表,填到崩潰,決策人多,屁大個推廣案討論一輪又一輪、報價合同發完招采發法務,催完這個部門走流程,OA又卡在了別的部門;每周各種會議各種匯報,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已經占據了日常工作的近半時間,而且匯報PPT少不了……
現在地產內耗已經痛入骨髓,亟需一場改變!
●●● 3● ● ●
傳統的地產營銷為什么會失效?
究其原因,首先是信息泛濫,可選項目越來越多,客戶對產品、對市場比銷售還要專業,甚至已經變成了專家。而很多地產營銷人還停留在過去,營銷思維頑固不化,銷售動作思路跟十年前沒有任何分別。
第二是公司把營銷看的過于簡單,除了核心位置的項目,現在不是隨隨便便弄個售樓部和普通的示范區就能賣房的年代了。
大量的偏遠盤還是普普通通的示范區,弄點營銷道具和一些假配套,周邊都是工地、荒地,公司給的支持太少,總希望最小的投入,最快速度的賣房。遺憾的是客戶不認。
時代拋棄了你,并不會跟你說一聲再見。
地產營銷需要革新。
傳統的地產營銷把營銷分成了銷售和展示,但時代在變,營銷人也在不停的變,但想要跟上變化的速度,需要從思維的根本上去變。
營銷人不僅僅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要發現問題的能力。
譬如營銷如果轉變思維,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目前的框架下,而是發現“大營銷”,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傳統的營銷信奉營銷4P理論,也在產品、價格、銷售和渠道上下了功夫,卻逐漸發現這四個方面是割離的,所以你的產品,賣不過對面的競品。
現在的地產營銷,需要洞察力。
營銷的的對象是人,需要考慮的是基于居住者而做的全面考量。現在賣房子,不僅僅靠賣點營銷,更需要的是你能營造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為什么麓湖被全國人民津津樂道還搶不到房?為什么阿那亞這么超級偏遠的度假項目在2020年前9個月還能締造38億的銷售神話?
試想,為什么現在很多地產廣告失效了?那些靠廣告而賣出去的房子,客戶入住后發現廣告還是廣告,永遠代替不了你房子的舒適度。
●●● 4● ● ●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誠然現在地產營銷日子不好過,房子不那么好賣,但地產營銷并沒有那么不堪,優秀的營銷是一直有需求的。
另外一點,地產營銷人應該要轉變的思維是,不要站在渠道的對立面,渠道和推廣都只是營銷中的一環。
房地產進入下半場,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的地產營銷,現在的包容性更強了。
廣告也許已經不能直接帶來銷售,但無論是老板還是從業者,都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是:地產推廣是在養魚。
渠道和推廣與產品、品牌、定位等等本來就應該是在一個大池子里,在地產營銷中是相輔相成、相互連接的組合。
而在市場瞬息萬變的同時,營銷鋪排打法也應該有所進化。這個新時代已經是移動互聯的時代,是與客戶與受眾的的互動時代,地產營銷也不是普通的展示,而是一個溝通的過程。
熊市見真章,在市場不好的當下,正是考驗地產營銷人功力的時候,也是考驗地產公司能力的時候!
我們應該時刻自問:我們是否已經做足了營銷基本功和足夠好的服務,是否為業主的生活想的夠多,是否有大量的真配套能比對手更勝一籌?
做好每一份細節,克服一切困難,我們才能笑到最后。
大詩人鄧恩曾經說: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而敲響。地產人更應該保持危機感,保持好學之心,與時俱進,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