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經信委介紹,77個特色產業基地中,擁有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3個、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11個、市級特色產業建設基地53個,覆蓋了全市85%以上產業園區,特色產業產值占園區工業的比重提高到了50%以上。
其中,兩江新區的汽車、重慶經開區的物聯網、江津園區的糧油加工、合川高新區的信息安全、墊江園區裝配式建筑、秀山園區的中醫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呈現出集聚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極大地支撐推動了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重慶市特色產業基地創建管理辦法》,特色產業基地分為建設基地和示范基地兩種類型。建設基地是指符合所在產業園區產業定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態勢良好,經過3─5年的培育,基本達到示范基地創建標準的特色產業基地。
特色產業基地的主要產業領域包括:汽車制造、電子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化工工業、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和軍民融合等優勢產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網絡通信及網絡安全產品、軟件信息服務業等智能產業,科技研發、工業設計、技術服務、檢驗檢測等工業生產性服務業,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安全產業、應急產業等節能環保安全領域。
根據《管理辦法》規定,同一細分領域產業方向的特色產業基地原則上不超過5個,同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基地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個。用于特色產業發展的建設用地不少于1000畝(其中渝東北、渝東南片區不少于500畝);用于承載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建筑面積不少于20000平方米。具備特色產業的發展基礎,產業園區已落地關聯企業不少于5戶。申報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特色產業基地的,落地關聯企業不少于10戶。
在10月9日,重慶市經信委公布了2020年重慶市特色產業基地創建名單,梁平區工業園區、長壽高新區、白濤工業園區等16個市級特色產業基地,其中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基地4個、市級特色產業建設基地12個。
同時,重慶市經信委也公布了2018年以前批準的商用汽車示范基地、現代五金示范基地等51個市級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質量評價。其中,保留基地稱號的有35個基地,因主動申請撤銷、發展效果較差等原因撤銷基地稱號共16個基地。
文章來源: 園區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