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救市,大招來了
來源: 濤哥雜談 作者: 濤哥雜談 時間:2022-11-14
過去2年,制約房地產市場發展的2大病根,一個是疫情,一個是房企爆雷。一方面,我們看到,疫情精準防控,已出現明顯寬松的趨勢。密接及入境人員隔離從“7+3”變成“5+3”,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風險區等。這一系列調整,將大大降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讓人們看到疫情管制扭轉的希望,為各行各業帶來信心。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恢復,自然會帶動購房信心的恢復。隨著相關措施的不斷落地和改進,可以預見的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逐漸減弱,當經濟開始恢復和走強,地產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政策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已經全面轉向,從打壓變成全面支持,從救項目不救企業,變成直接向企業提供融資。11月8日晚,交易商協會發文稱:在央行支持和指導下,繼續推進并擴大民企債券融資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企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11月10日,交易商協會公告稱,已經受理龍湖集團20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行,中債增進公司同步受理了龍湖的增信業務意向。
給龍湖的200億融資,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示范,接下來,更多優質民營房企也將獲得大額資金支持,房企持續爆雷的“火燒連營”將有望獲得根本性的緩解。而在這些利好的刺激下,作為市場先行指標的股市,已經出現一輪爆發式修復行情。
過去2周內,龍湖股價自底部的7.26港元,已經反彈至18.2港元,股價漲幅達150%,旭輝股價從底部的0.375港元,漲到1.24港元,漲幅達230%。大批民營房企股價短時間內翻倍式增長,體現出資本市場對房企態度的轉變。就在昨天,一份央行《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被公布,16條重磅措施,全面支持房地產。具體包括: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房地產企業穩健發展。合理確定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于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于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項目完工交付。5、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推動專業信用增進機構為財務總體健康、面臨短期困難的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持。按期兌付確有困難的,通過協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換等安排,主動化解風險。支持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按照有關政策安排和要求,依法合規、高效有序地向經復核備案的主體發放“保交樓”專項保款,用于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加快建設交付。鼓勵金融機構特別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專項借款支持項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資支持,推動化解未交樓個人住房貸款風險。鼓勵商業銀行穩妥有序開展房地產項目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受困房地產企業項目。對于部分已進入司法重整的項目,金融機構可按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原則,一企一策協助推進項目復工交付。對于因疫情住院治療或隔離,或因疫情停業失業而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以及因購房合同發生改變或解除的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機構可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購房人自主開展協商,進行延期展期等調整。相關金融機構要用好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出臺的適用于主要商業銀行、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階段性房地產金融管理政策,加快推動房地產風險市場化出清。
這16條重磅政策,已經展現出央行對于救房地產的明確、強力的支持導向。
接下來,對優質房企的融資支持,對停工項目的報交樓支持,對已出險房企的問題化解,對購房人的金融支持,將會全面落地。
這毫無疑問,是超級拐點的信號,明天地產股必然又會有一輪暴漲。
站在拐點來臨的這個節點上,濤哥認真的鼓勵大家,可以開始樂觀了。
過去一年,地產行業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喪”,各種悲觀,各種沒有信心。
我們一直在苦苦等待救市的大招,現在大招來了。
疫情和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兩大心病,如今兩大問題同時迎來重磅解決方案,這可以被視為是國家扭轉經濟形勢的組合拳。
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資本市場已經為迎接春天訂好了KTV的包房,我們應該開始相信,未來將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