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孕產婦和嬰幼兒營養全面實施計劃》提出:生命最初1000天,改變一生,改變未來。
生命早期1000天,是指280天胎兒期到寶寶出生之后2周歲的720天。這1000天是人的體格和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期間的營養狀況與其一生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生命早期1000天是兒童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其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胎兒的正常發育,幼兒的體格和大腦發育,兒童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兒童的免疫力,兒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僅如此,它還影響著成人期的慢性病發病率,成人期的社會能力和勞動生產力。
因此,這100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
“生命早期1000天”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胎兒期(即孕期)、6月齡內的嬰兒期、7-24月齡的幼兒期。針對這三個時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給出了相應的膳食指導。
2021年11月5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明確指出:“加強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聚焦0-3歲嬰幼兒期,在強化兒童保健服務基礎上,通過家長課堂、養育照護小組活動、入戶指導等方式,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和技能,增強家庭的科學育兒能力,促進兒童體格、認知、心理、情感、運動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發展。”
“計劃”明確指出:“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陣地建設。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建立適應兒童早期發展需求的兒童保健、兒童營養與運動、心理與社會適應等多學科協作機制。規范和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提升兒童早期發展服務質量,力爭每個縣域內至少有1家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陣地,推動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開展兒童早期發展適宜技術培訓,提高基層人員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部門
發出倡議:做“三好”健康兒童少年
關于兒童青少年“三好”促健康的倡議。
發起倡議機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生活方式與社區衛生專委會。
聯合倡議機構: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疾控中心學校健康中心、中國營養學會食物與烹飪營養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體育運動與健康分會、北京回龍觀醫院、首都體育學院。
1、科學鍛煉:依靠科學指導和幫助,循序漸進,適度量力、規律鍛煉。鼓勵每天進行1小時以上的中等強度及以上運動。培養運動技能和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持之以恒,形成習慣。 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每一位兒童青少年都能養成并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飲食好、運動好、睡眠好,通過“三好”促進健康。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界定,60歲以上的人屬于“長者”。也就是說,人從40歲開始的年長化(Aging,亦即老齡化)在60歲時正式走入“成熟期”。 世衛組織在2015年提出“健康老齡化”(Healthy Aging)、“積極老齡化”(Positive Aging)的口號,全力宣傳推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5年的《關于老齡化與健康的全球報告》中,將健康老齡化定義為“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發揮的過程”。 功能發揮是指使個體能夠按照自身觀念和偏好來生活和行動的健康相關因素。它由個人內在能力與相關環境特征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 內在能力即個體在任何時候都能動用的全部身體機能和腦力的組合;環境特征包括組成個體生活背景的所有外界因素,包括從微觀到宏觀層面的家庭、社區和社會。環境中有很多的因素,包括建筑環境、人際關系、態度和價值觀、衛生和社會政策、支持系統及其提供的服務。 健康老齡化的實現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的綜合系統工程,應充分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和包括個人在內的各方力量,形成全民參與、積極應對的新局面。 世界衛生組織《2020-2030年健康老齡化行動十年》概述了在實施健康老齡化十年努力中的四個行動領域: 四是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身心能力的顯著下降會限制老年人自理生活和參與社會的能力。獲得優質的長期護理對于老年人保持其身體能力、享受基本人權和有尊嚴地生活至關重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四種“衰老模式”,可以精準干預 人和人之間的衰老有什么不同?有人60多歲時心臟依然強健,但腎臟卻已開始衰竭;有人可能擁有30歲的腎臟,卻經常出現免疫力低下的疾病。 人有四種“衰老模式”, 看看你是哪一種? 1、腎型衰老 2、肝型衰老 3、免疫系統型衰老 4、新陳代謝型衰老 每種類型都對應著不同的衰老方式,也對應著相關疾病的風險上升。例如,屬于代謝性衰老的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糖水平升高的跡象更明顯,也就是說,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更高;免疫性衰老的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產生更高水平的炎癥標志物,或者更容易發生與免疫相關的疾病。有了衰老分型,就可以進行精準干預。有了衰老分型,就可以進行精準干預。 1、不要憋尿:經常憋尿會導致尿液長時間滯留膀胱里,容易滋生細菌,使細菌逆行造成腎臟感染,而長期的腎臟感染,容易導致腎功能的下降,甚至是尿毒癥。 粗糧營養豐富,有利于預防腸癌、便秘、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疾病,提高免疫力。粗糧的種類很多,燕麥、小米、玉米、黑米及各種雜豆都可以一起熬粥喝。 體質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是衡量肥胖的指標之一。一般來說,體質指數18.5~23.9為正常。肥胖對代謝有不利影響,特別是腹部肥胖者,患代謝綜合癥的幾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