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國慶“超級黃金周”,位于木蘭花鄉景區的木蘭不夜城單日迎客超36000人次,黃陂住宿一房難求。不夜盛宴再次吸引央視熒屏,以3分鐘時長霸屏CGTN英語頻道,圈粉國際友人朋友圈。
木蘭不夜城的持續火爆,完美詮釋了農文旅融合發展“錦上添花”的理念,透過“強標簽”“微旅游”“輕資產”“內循環”這四個關鍵詞,來看一看木蘭不夜城這樣的小經濟體量如何爆發出“3個月營收3600萬元”的大能量。
強標簽
強標簽引爆流量打響花鄉知名度
在未打造木蘭不夜城之前,杜堂村已經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走出了“黃陂模式”,集中流轉村里部分土地開發花卉旅游產業,建成木蘭花鄉4A景區,產業振興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23年春節木蘭不夜城的開業,就像一道亮眼的閃電照亮了這片業已蓬勃發展的花海田園綜合體,讓木蘭花鄉以更璀璨奪目的姿態在全網形成4億曝光量,成為黃陂旅游網紅打卡地。春節期間抖音平臺曝光量3.25億,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3800萬,因高度的網絡關注度被更廣大的消費群體看見和贊嘆。
在黃陂木蘭生態旅游示范區,木蘭花鄉是后來者,雖小有名氣,但尚未擠身流量前排。當木蘭不夜城一夜曝火,攜10天27萬客流量的驚人成績,迅速躍入備受矚目的網紅景區之列,闖入追求個性愛打卡、想要度假親子游、熱衷參與放飛自我的廣大旅游愛好人群的“法眼”,成為潮玩新地標、打卡目的地。
用武漢市黃陂區原文旅局局長丁陵生的話來說,木蘭不夜城提升木蘭旅游登上新臺階,掀起了黃陂旅游的“第三次高潮”,促進木蘭旅游從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成功轉型,為武漢市1300萬人、武漢“1+8城市圈”3000萬人口開辟了夜間經濟的新場景、新方式、新戰場,不火才怪!
可以說,木蘭不夜城放大了木蘭花鄉的知名度和知曉度,木蘭花鄉借助不夜城,賦能旅游新資源,找準發力點,成功照亮自己,從鄉村振興學習的榜樣升級到文旅開發、夜經濟打造、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先行樣板和成功路徑。
木蘭不夜城一開,篤定開啟晝夜度假旅游模式,這個標簽等于通過網絡高調對外宣布,夜晚才是木蘭花鄉的主場,網民不允許它冷場,它的策劃者運營者錦上添花文旅集團不允許它謝幕,它的投資者運營者木蘭花鄉景區不允許它間歇,它面臨的只有不斷創新和推動,沒有后退和冷清。
微旅游
微旅游引領大眾深度體驗文旅新業態
一個文旅產品的設計,一定要有清醒的定位和明確的立場。
同為不夜城,大唐不夜城是以千年文化古都為基、大手筆大投資的特殊案例。錦上添花文旅集團非常清楚自己基于用戶畫像的立場,不盲目跟風,具體位置具體場景具體分析具體表達。由錦上添花文旅集團打造的不夜城沒有一家落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是有選擇有目標地對二、三、四、五線城市夜經濟薄弱環節和發展潛力進行補位和喚醒。
木蘭不夜城位于離武漢70公里的城鄉結合區域,車程2小時內,城市微旅游目的地明顯,在項目定位初期木蘭花鄉景區與錦上添花文旅集團一起確定不與名勝古城比高低,不與武漢商業中心搶客流量,立足在地文化木蘭IP活化和現有資源稟賦挖掘,以文化為脈,以夜經濟為引,對準黃陂周邊50至200公里旅游市場,抓牢武漢周邊縣市、河南信陽、江西等周邊城市的短途游,瞄準大眾群體,按大流量設計。
木蘭不夜城位于武漢最北端,木蘭山脈下,木蘭草原旁,杜堂村野間,木蘭景區內,園內實景演出、狂歡派對,古風穿越、沉浸體驗,燈光舞影、主題豐盈,品木蘭文化、享各地美食,全程游玩項目休閑、驚艷又飽和,真的是“白天逛花鄉,晚上不夜城”,這不就是周末休閑度假城市微旅游的最好去處嗎?
輕資產
輕資產釋放生產力點亮文商旅地
錦上添花文旅集團在全國大力推廣不夜城夜經濟模式和輕資產運營模式,就是看準了存量資產賦予流量即可盤活的商業機會,而文旅爆款業態則可實現流量引爆,既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全面整合力和巨大推動力,又和當地政府提升群眾獲得感、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愿景不謀而合,更符合國有平臺公司和民營企業輕裝上陣抓熱點干大事、多快好省的發展需求。
輕資產是相對于重資產大回報來說,集中體現在投資少、回收快,緊貼市場、迭代快,運營前置、重品牌,項目開始前進行系列深思熟慮的設計規劃,確保輕資產不夜城可以產生大回報。
據景區統計與介紹,木蘭不夜城總投資2.4億,一期投資5000萬元,一個春節就收回一期成本。木蘭不夜城游客客單價已達110元,2023年客流量有望突破200萬,預計營收超2億元。
不夜城在迅速提升人氣和短期見到效益方面,目前還無替代產品。正如錦上添花文旅集團專家顧問自媒體“大秦筆記”總結所言:鄉村振興兩大有效路徑,要不地高產,要不人爆滿!不夜城在“人爆滿”和“人均綜合消費”方面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元芳,你怎么看?
木蘭不夜城尚在火熱之中,錦上添花文旅集團已經開啟了輕資產不夜城3.0模式,典型代表青島明月山海間“圍合式特色街區、閉環式消費模式”,迅速聚集人氣做成區域流量之王。
一個模式一旦成熟,就形成自我升級、自我推廣的良性循環。不夜城更新迭代速度之快,引爆網絡之準,規劃建成回收周期之短,使得區域內經濟高效發展,堪稱行業引領。
木蘭不夜城借力網絡和游客主動傳播,形成“自身就是網紅、品牌就是營銷”的自我宣傳、自動宣傳機制,貼上“網紅”“不夜城”的標簽后,一到節假日,就是短視頻、電視畫面最青睞的素材,網絡博主和主播們的追逐地,而黃陂整體的生態旅游和木蘭文化推廣,國家大力打造區域特色夜經濟的政策助力,更是當下主流的宣傳基調,木蘭花鄉景區“想要低調,實力都不允許啊” 。
內循環
內循環提升當地產業發展整體格局
相比于白天,夜晚的爆款項目所產生的經濟效應更為顯著。錦上添花文旅集團董事長劉磊在鄉村振興產業峰會上講解輕資產點亮文商旅地模式時說:“一座城市就是最好的劇本,一街興一城,一人帶一街。”
不夜城就是木蘭花鄉的爆款,流光溢彩的燈火和美輪美奐的演藝為景區注入了新活力,擴大了景區的利潤空間,豐富多樣的夜經濟留住游客,延長了旅游產業鏈條。
不夜城商業街以養商為準則招商運營,零租金入駐,減輕商家生存壓力。秉持一店一品,從報名的近500家商戶中挑出119家,選精品保品質,避免同質化競爭。景區和商戶聯營,以營業額提成扣點的方式進行合作,提成點位在18%左右不等,風險公擔,利益共享。消費業態豐富,小吃、非遺、文創等各種品類入駐,滿足消費群體多樣化升級需求。
木蘭不夜城2023春節前夕開街到2023年正月十五,19天的時間,62家商戶的營業額達到650多萬元,其中生意最好的一家達36萬元。開業三個月營收3600多萬元,相當于2019年景區全年營業額。
不夜城不僅能吸納周圍消費力,還激活內部生產力,帶動村民致富增收。村民段先梅家里的田地流轉出去,閑置房屋也出租了,在景區開店做生意,月均收入2萬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外出務工的村民留下來,外面的人才吸引過來。據統計,杜堂村共有6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農民從單一務農收入變為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景區務工、自主經營等多種收入,戶均年收入增加10萬元以上,村集體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
杜堂村借助游經濟和夜經濟這一引擎,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今年,數字農業中心和智慧農業大棚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即將為杜堂片區注入更多新活力。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種植戶40戶,戶均增收1.5萬元,預期壯大集體經濟50萬元以上。
一石激起層層漣漪,一個爆款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木蘭IP文化,已成為黃陂區域文旅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優勢。
結語:一個村的能量有多大?若非不夜城模式,在鄉村振鄉政策支持下,鄉村旅游的大背景下,杜堂村大概率也是會平穩搞起來,只是木蘭不夜城加速了它“火爆出圈”的速度,比更多的鄉村旅游更快一步、更多一些獲取與享受到流量的紅利,走上引領區域發展的快車道。
文章來源:大秦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