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接地氣”
特色IP引爆市場
在天水為吃一碗麻辣燙排了2個多小時隊”“盡管下著小雨,但絲毫沒影響游客體驗簪花的熱情”……文旅爆款吸引游客涌入各地“小城”。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縣城小鎮正以其各具特色的文旅IP在供給側展現出多元活力,激發文旅消費新需求,并成為文旅消費新的趨勢。
小城風頭正盛
年輕人的“精神老家”
如果說旅行是一場奔赴“詩和遠方”的美妙探索,那么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可供追尋和探索的空間則更加廣闊。
人們不僅可以前往老牌旅游城市“打卡”聞名已久的景點,還可以選擇一座小城來沉浸式體驗當地的日常生活。
從“天水熱辣滾燙”到“進淄復烤”,從“王婆說媒帶火開封”到“簪花游引爆泉州”,如今在特色文旅標簽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小城”正在成為游客們爭相探訪的目的地。
和過往形成最大區別的是,今年能走紅的許多流行都是去精致化、去都市化的。
這兒的“都市”并不是特指現實中哪個具體的大城市,而是一種人們的集體都市想象。
過去幾年網上推崇的“都市生活想象”,是人們向往著成為精英白領在高層寫字樓中穿梭,商圈每個月都在追逐新潮流、鄰里之間互不干涉,是一種時時更新、非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或許從長遠來看,依舊是無數人向往的都市模板。
但至少在人們渴望著慰藉與休息的今年,它短暫輸給了“小城”式生活、輸給樸素的人情味。
中小城市也可成網紅
別具特色的“別處生活”
一些過去相對“冷門”的三四線城市,為何近年來旅游熱度持續攀升,成為年輕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一批小城因獨特風光、特色美食和品牌活動而嶄露頭角、悄然興起。從榕江“村BA”、潮汕英歌舞,到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再到泉州簪花、開封“王婆說媒”,這些相繼火爆出圈的小城,成為全國游客競相“打卡”的目的地,給我國文旅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在文旅行業回暖的大背景下,這些中小城市的搶眼出圈,為同類城市的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傳統旅游熱點城市在知名度和綜合資源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的情況下,唯有主動作為、發掘特色、整體謀劃,才能有效吸引消費者、為地方文旅產業注入新活力。
越來越多的小城被看見、被“打卡”,既源于許多小城本身的魅力,也離不開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助力。
處處是風景
小城旅游何以爆紅
越來越多人把旅行體驗交給一個“小地方”,背后邏輯是“性價比”,對于年輕人來說,“不是熱門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更有性價比”,有限的預算內,小城可獲得更優質的旅游體驗和服務,有些小城極具煙火氣。
在淡季期間甚至三五百就能住五星級酒店,像此次走紅的甘肅天水麻辣燙同樣也是“好吃不貴”,一串的價格普遍在一兩元左右,并且下面這些因素也是支撐小城出圈的基礎。
1.深度在地。長期以來,由于“假日經濟”在時間層面的高度集中性,很多人出游大都選擇去那些知名景區。一方面,這些景區在當地最具代表性,在短時間內,人們可以在這里快速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2.年輕人成為突破的關鍵。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于互聯網年代,也是網絡社會的主流人群。在網絡上,他們接觸各種信息與觀念,形成了價值多元、興趣至上的性格圖譜。
“人擠人”的熱門景區難以滿足他們對高質量旅游體驗的追求,眾所周知的景點不符合他們與眾不同的審美取向,那些小而美、偏而遠的小眾城市,就成了他們的理想之所。
3.人們迷戀的不是景點,是“家鄉氣”
不論是小城市上下齊發力吸引游客,還是大城市另辟蹊徑登上熱搜,它們看似是旅游現象,背后卻指向了一種共通的情結——今年人們似乎格外迷戀一種樸實充滿人情味、不設門檻與要求的簡單生活。
一種專屬于故鄉、且似乎永遠能提供情緒價值以及一處安穩容身之所的慰藉。火的每一個小城市,本質火的都不只是某個景點、某道美食,而是一種能撫慰人心的生活方式。
就像淄博旅行潮中,令人感動的不止有當地燒烤本身的物美價廉,還有燒烤背后所代表的簡單、真誠、似乎無風無浪的安寧生活。
大家不像是旅游,反倒像是回家了、回到了來往皆是街坊熟人的小區樓下。
IP賦能出圈
小城釋放新動能
流量背后離不開特色文旅IP支撐。越來越多的特色IP帶火各具特色的小城,并折射出文旅產業發展新趨勢。
淄博、天水、開封等城市火爆,流量源頭是分散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元素,包括一杯奶茶、一頓燒烤、一碗麻辣燙或是一場“網紅”演出,而這一現象反映出旅游消費大眾化的重要特征。
旅游已不再局限于大牌景區、知名地標,而是分散于大消費、大文娛的各個品類之中。
越來越多的小城釋放出文旅消費新動能,這是文旅大眾化的顯著體現。
“爆款小城”的出現,契合了游客近年來尋求個性化、獨特化體驗的需求;同時,小城的旅游消費價格相對便宜,消費者更容易享受到輕松愜意的旅行環境,這也是大眾化旅游消費的重要一環。
此外,各地越來越懂游客的心。以“寵客游”模式為例,大學生是當前文旅消費的主力軍,在旅游大眾化時代,“得大學生者得天下”已成為業界共識。淄博、哈爾濱、洛陽、天水均主打一個“寵”字。
所謂“寵”,實際上體現的是以游客為本、注重細節,同時融合特色文化,將游客的需求和體驗放在首位。
結語
小城故事書寫新篇章,這是時代饋贈,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同樣意味著挑戰。盡管小城頻頻出圈,而當潑天的富貴襲來之時。
如何提升接待能力,讓線下體驗支撐得起出圈的熱鬧;如何發掘城市潛力,推出更多“玩法”,讓“網紅”變成“長紅”,是值得每一座城市認真回答的問題。
文章來源:風景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