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近日發布的《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并就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完善投融資政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強人才保障、保障用地需求等作出了相關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持續發力養老服務業,兩大細分領域有望近水樓臺先得月。首先是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康復護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已經涉及醫院領域的上市公司或可提前布局;其次是以老年慢性病為監控和管理對象的智能化診療設備、可穿戴設備行業或迎來發展春天。
政策連續發力
《意見》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在城鎮社區舉辦或運營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托養、助浴、健康、休閑和上門照護等服務,并協助做好老年人信息登記、身體狀況評估等工作。
在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機構養老服務方面,《意見》提出,支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政府和民間資本合作)等模式建設或發展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鼓勵養老機構跨區聯合、資源共享,發展異地互動養老,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養老機構。
對于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國務院已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早在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當年10月,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中再度重點提到發展養老服務產業;2014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加快健康醫療事業的發展,鼓勵養老健康消費。養老產業已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
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2億人,以人均每年5000元的養老花費計算,每年將帶動上萬億規模的消費。政策上的支持會加速企業在養老產業上的布局,已經轉型民營醫院或養老地產的企業可以適時推出失能護理、養老金等專業化的服務。
護理市場可期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龐大的養老服務市場中,需求最為迫切的是細分領域當屬護理行業。目前我國的護理市場仍有巨大空間,已經涉水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如復星醫藥、恒康醫療、國際醫學,或可借助醫院平臺切入康復護理領域。
“福利院的排隊入住和養老社區的低入住率告訴我們,在普通衣食住行需求之外,老年人對醫療、看護以及精細護理的需求將快速增長。”長江證券研究員劉俊認為,75歲以上人群對護理的需求是60-75歲人群的2倍,是普通人群的3倍,相較于其他養老需求的可選擇消費屬性,護理尤其是專業化的長期護理需求消費是剛性的,因此醫療護理領域是切入養老市場的不二選擇。
劉俊認為,國外不論是養老產業還是養老社區運營商,醫療護理均為初期專注發展的領域。因此,滿足養老需求的核心是解決醫療護理需要,機構養老能夠提供專業化標準化有公信力的醫療護理服務是拓展整個養老產業鏈條的基礎。
國內涉水養老產業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但切入到護理這一細分市場的還寥寥無幾。復星醫藥2014年9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復星實業與美中互利完成股份置換及合并事宜;復星實業間接持有美中互利47.7%的權益。據悉,美中互利在中國創辦的和睦家醫療集團,是國內第一家按國際標準設立、診療技術領先的綜合性醫療機構。該機構已切入康復護理領域。
移動醫療有戲
也有上市公司從其他角度介入到養老產業。金陵飯店2013年初與美國知名養老機構諾濱遜國際管理公司合資成立專業養老服務公司——江蘇金陵諾濱遜老年養怡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國外先進養老管理技術標準。金陵飯店集團公司此前已決定在盱眙縣金陵天泉湖商務中心區打造一個配套設施齊全的大型養老社區,總規模約120萬平方米,第一期30萬平方米將于近期動工建設。
房地產企業扎堆“從醫”,以醫療服務為代表的房地產服務業或開啟一個嶄新時代。目前已有宜華地產、世榮兆業、華業地產將產業鏈延伸至投資醫療服務領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些“不差錢”的房企也有可能將養老地產或康復護理作為產業鏈延伸的戰略支點。
國泰君安預計,未來5年,各地養老產業園、養老社區將迅速興起,這些社區的興起將帶動掌上監護儀、一體式監護儀等醫療設備和輪椅、血壓計、血糖儀等家用醫療設備的需求。此外,鑒于多數老年人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血壓計、血糖儀等家用醫療設備為代表的醫療器械,對老人監控身體狀況至關重要,同樣需求巨大。這將帶動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等個人健康管理服務的發展。
“以前的醫療器械銷售以醫院為主,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血糖儀、血壓計等簡單醫療器械在家庭的普及率會提升,需求可能進一步增長。”魚躍醫療的一位高管表示,下一個十年,醫療器械行業將向便攜化、智能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移動互聯、穿戴式設備、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結合,傳統的醫療器械或被移動醫療、穿戴醫療、商業保險、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顛覆,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未來重點投資領域。
在海外市場,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盈利模式已成型。據悉,美國WellDoc向糖尿病患者提供手機和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糖尿病管家系統”對現有藥物劑量、血糖波動情況、每餐碳水化合物攝入情況等數據進行分析后,將診斷建議發送給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患者的用藥選擇。
在國內,九安醫療也已經借助可穿戴設備滲入慢性病管理領域。公司董事長劉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九安醫療正與天津三潭醫院合作管理3000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人每天都需要測量血糖濃度,但病人又不可能每天都往醫院跑。通過九安醫療的一款血糖儀,老年人在家就可以測量血糖濃度。血糖儀通過藍牙將測量結果傳到APP軟件上,APP軟件再回傳給醫院。這免去了老人往返于醫院坐車、排隊、掛號的麻煩。
本文來源于中國證券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