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在很多人眼里才真正有了“狂歡”的意味。除了單純的價格促銷,如何更高層次地和用戶溝通,真正地留住用戶,無疑是眾多商家和阿里巴巴要想的問題,否則雙11很可能逐漸被人厭倦。而今年,阿里的娛樂、社交化首次試水,初試啼聲就大獲成功。
今天一天都在用各種姿勢,打開淘寶、京東、蘇寧……”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鐵桿“網購族”。他們表示,即便沒有什么購物需求,在這一天打開電商網站也已成了一種習慣。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下,即使明明知道雙11搶便宜的力度也不過如此,但自己搶的就是一種心情,不打開網站就覺得渾身難受。
今年的“雙十一”是第7個“雙十一”。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昨日晚間在杭州技術指揮中心表示,至當晚8點,手機淘寶的訪問量已經近1.3億,超過了去年雙11最高峰值。“去年每秒創建8萬筆訂單的世界紀錄基礎上,我們技術團隊今年希望實現每秒鐘支持12萬筆訂單創建、6萬筆訂單支付成功。”
國際化也是今年“雙十一”的一大特點。據介紹,11日晚間10點30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將為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特別舉行遠程開市敲鐘儀式,這是紐交所首次為一家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舉行此類儀式。“雙11就是一道大餐,我們準備了一道道菜,讓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剁手黨。”張勇說。
網絡購物以方便的遠程聯系、快捷的付款方式、透明的價格比較、周到的售后服務一次次刷新著人們的消費體驗。隨著生產者與消費者關系的日益扁平化,交易成本越來越低,消費體驗越來越好,這就是“互聯網+”帶來的巨大紅利,也推動著我們進入一個消費需求急劇變化的新時代。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引領這種變化,對接需求的同時加快供給的創新和調整,無論是對當前穩增長,還是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支付方式也讓電商巨頭很“著急”。為應對“雙11”的巨大流量沖擊,去年阿里巴巴在全球首創了交易系統“異地雙活”,今年則有了更大的突破。所謂“異地雙活”,就像是為正在飛行的飛機更換引擎,那就難在還要讓乘客毫無察覺。因此,多地數據中心可以像一個數據中心一樣工作,即使某一處出現技術故障,“雙11”在線業務仍能快速恢復正常運轉。
京東也下了苦功夫。日前,京東金融“白拿”,并已經在京東金融社區開辟專區。京東金融將目前提供的理財服務,直接融入到了用戶的日常生活,實現了將理財服務場景化。用戶只需存儲一定數額的定期理財,就可以免費獲得對應收益價格的商品,將收益前置的同時還能獲得理財收益,真正實現了將理財服務場景化。據悉,很快就可以在京東商城通過”白拿“的全新支付方式免費獲得想要的商品。
不管消費形式如何改變,線上線下在服務消費者的過程中,亦因為營商環境的改變,讓消費更加便利,讓生活更加多彩。對于經營者而言,無論實體還是互聯網,都應該從“經營商品”向“經營顧客”轉變。因為,誰給出了消費者購物的理由,誰就贏得了先機與商機。
有業內人士稱,在走過初期野蠻式發展后,電子商務有必要在規范發展、良性發展上下一番功夫,做好質量保證,沉淀品牌力量,這樣產業蛋糕才會做得更大。在“雙十一”七年之癢之際,不能僅剩下噱頭。
此外,電商交易規范化也是重中之重。“規范‘雙十一’,不能止于監管‘提醒’。”有業內人士表示,若想從根本上解決網購存在的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及虛假宣傳等問題,除了電商自律,工商等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網購平臺的監管力度,清除抑制消費的障礙,提升民眾的消費意愿;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行為,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