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原部長助理、中國商報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海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對于線上線下互動做了精準的概括,高度評價了線上線下的互動,把它作為目前我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形態之一,是促進消費的新途徑和商貿流通創新發展的新亮點。
關于實體商業,《意見》明確提出了線上線下互動。最近一兩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文件。基于此,媒體、輿論無形中認為實體商業不重要了,有些認為實體商業將要被取代,有的媒體甚至推算出了實體商業滅亡的時間點,這并不是實事求是的。這次印發的文件,明確提出實體商業的重要性不能低估。
盡管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發展很快,但從市場總量上看,去年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8%,91.2%的份額還在實體商業。今年電商發展很快,1月至9月已占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份額的10%,但實體商業仍然是主體。因為實體商業基數很大,電商盡管每個季度都增長40%左右,但是所占據的份額仍然不高。
商務部曾經做過預測,即使電子商務再發展、網上購物再快,其所占的份額始終是小頭,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能不顧大頭。
在就業、稅收方面,實體商業的貢獻要遠遠大于網商。從應急的角度來看,一旦發生了自然災害和突發情況,支撐供應的只能是實體商業。從各個角度來說,實體商業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國務院決定線上線下互動共同發展的背景之一。
電子商務目前呈現高增長,但可以持續多長時間是一個需要進行研究的課題。任何東西都不會是永恒的,誰也不可能總是高速發展,高速發展遲早有一天會轉入常態。
為什么電子商務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主要還是它減少中間環節、貼近消費者的優勢。除此以外還有幾個因素——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指國家重視,我國政府連續發出文件制定政策支持電子商務發展;再有地利,我國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消費者把價格因素放在比較優先的地位考慮,消費結構也以吃穿用為主,這種消費結構確實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迎合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人和,新一代消費者90后、00后逐步成為消費主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老一輩不同。另外一個因素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企業,技術上、觀念上、商業模式上都處在世界第一流的水平,電子商務至少在世界同一起跑線上。這幾個因素導致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為什么說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不可以持續?美國是電子商務的發源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據統計,2013年美國的電子商務零售額增長率只有1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6%。網上購物前三位是電子數碼、服裝服飾和汽車配件,電子數碼占23%,這符合電子商務的特點。亞馬遜的電子商務之所以搞得好,是因為電子書、音樂、電影等產品最能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部可在網上完成,但其他商品就不行。
國外網購物流成本很高,物流速度遠不如我國,而且加快送要另外付錢,這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我國目前的物流成本相對較低,我國網購商品吃穿用占高比重的消費結構目前還可以支撐我國網上購物的發展,但是遲早有一天會遇到美國那樣的情況。
目前,超市便利店送貨是個大問題,貨車不能上街,但為電商服務的電動三輪車就可以,這也成為我國網購快速發展很重要的原因。但是這種情況肯定也是不會持久的,隨著經營成本的上升,增速也會相應回落,這都是正常的形態。
觀察經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一定要用二維的觀念,不但要看高度也要看長度,要看可以持續多少年,這樣才是科學的方法。
《意見》第一次提出線上線下互動,提出融合發展的概念,這是惟一的出路。實踐總是走在理論的前面,靠實踐組織和創造經驗,企業經常會走在政府前面。《意見》下發之前,很多企業已經進行了線上線下互動的探索。《意見》只不過總結了眾多企業的經驗,這里既包括傳統的實體商業發展建設,也包括純粹的電商和實體商業通過投資和股權轉讓等來進行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理論上很容易講,但是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商業業態沒有惟一的模式。前兩年很多人說實體商業對互聯網就像是義和團對八國聯軍,我反對這種觀點,因為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是復雜多元的,不可能有一種業態滿足所有的需求。對線上線下互動的嘗試都應該耐心觀察、都應該支持,不要輕易否定,也不要輕言失敗。
為了支持網上購物的發展,國家過去是先發展后規范,《意見》明確提出堅持促進發展、規范秩序和保護權益并舉,這是政策的調整。現在一部分電子商務企業中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的事件較多。最近,國家工商總局對有些電商企業不規范行為進行了披露,國家質檢總局從商品質量角度也對著名網商平臺進行了披露,合格率不到50%。線上企業發展初期占的份額小,快速發展以后占的份額越來越高,再賣假貨就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意見》提出了要保護權益,權益包括兩個含義:第一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其次是保護合法、守法企業的權益。
歸根到底,現實世界還是要比虛擬世界更精彩,美國目前排名前列的電子商務企業中大部分都是實體商業轉型,或者是線上線下融合,像沃爾瑪、百思買等等,也有亞馬遜、Ebay這樣純粹的電商企業,至少線上線下融合是很好的方式。實體商業不要妄自菲薄,電子商務企業也不要忘乎所以,線上線下互動融合才是惟一正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