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沖擊下商業地產怎么做
來源:飆馬原創 作者:飆馬 時間:2018-11-12 11:50
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日新月異,而隨著大量的商業地產入市,往往一個商圈中心內集中了多家商業地產項目,同樣的定位,相似的布局,甚至許多引進的商家都大部分雷同,同質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導致顧客消費沒有選擇性,同樣的東西兩邊或者多方都能買到,從而這些地產項目也就失去了不可替代性。這種模仿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商業地產過剩。
敢于做別人沒有的東西,敢于給自己的商業項目一個獨特的定位,這樣的作法實際上市給項目貼上了“差異化”的標簽。我們對比國內各大城市所擁有的商業地產,最終能發現做得成功獲得好成績的往往都是一些不怎么“循規蹈矩”的項目。差異化重要原則是同業差異、異業互補,其中包括定位的差異、引進品牌的差異、軟性服務以及項目的布局等細節上的差異等等,而這些環節的整合才是差異化的全局戰略。
開發商在規劃商業地產項目的時候,必須要去了解目前的趨勢是什么,為顧客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差異化可以打造地方特色,項目的建設可以依托原址本地的特色吸引顧客,且在策劃的時候,一定要不斷想跟多、更好的注意的繼續吸引顧客,還要保持與顧客的互動,體驗型消費肯定是商業地產的必然趨勢,因為隨著網購、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商業地產必須是差異化經營。體驗式消費就像家庭客廳消費方式,一旦受到市場歡迎了就必須主動去做適應性調整。差異化也可以是一些新的體驗和新的嘗試。例如在項目內搞一個戶外的咖啡、酒吧、奶茶一類的休閑慢生活業態,人們可以坐在戶外,一個人活著三三兩兩,享受著戶外的空氣,同時也可以走到商業中心去購物,使顧客有更多層次的享受,
這個從服務的角度來講是比較重要的。
特色主題文化一直是地產項目差異化離不開的話題,從蘋果二十二院街,到前段時間開業的成都遠洋太古里,用文化聚集客戶、消費群體。用文化作為差異的特色主題是需要與文化相關的業態和一些景觀小品的建設來支撐的,成都的寬窄巷子建筑延續了清代川西名居風格,街道屬于北方胡同街巷。寬巷子是一個有著老臉龐的懷舊地帶,是“閑生活”區,老成都生活體驗館,風土和老成都名俗都在這里;窄巷子是小資最愛的情調延長線,各種西式餐飲、咖啡、藝術休閑、健康生活等精致慢生活品味區。井巷子則是老成都的情景再現,500米長的名俗留影墻見證了成都的發展。
互聯網時代電商的沖擊,使信息更透明,讓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這也導致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的消費能力和優越的地段只是項目成功的部分因素,面對當前嚴峻的競爭,真正的制勝之道取決于后天的部分,包括項目的定位,開發商的運營實力和經營理念。在我看來,這個同質化時代商業地產發展方向應該要立足于打造真正好的、有體驗感和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特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