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購物中心置于顯微鏡下來觀察
生活中我們都會經常去逛購物中心,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逛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的購物體驗就是其評價一個購物中心的依據。那么,作為商業地產業內人士,經常會目的性的去考察一些項目,考察的對象可能是業內標桿,可能是失敗典型,也可能單純的只是競爭對象,那么,考察購物中心究竟考察什么,又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觀察?
一、 考察購物中心的目的
1. 了解購物中心發展與城市演變和需求的邏輯關系,提煉其項目策劃定位成功的內在規律,培養商業項目戰略把握與理解能力。
2. 調查典型案例,探索其商業定位由來和運營成功經驗,發現可供公司借鑒的案例,培養購物中心運營管理思維與操作能力。
3. 與商業運營公司進行交流,學習其管理運作模式,為公司商業項目建設提供參考。
4、通過考察和學習各城市的主題購物中心,對各項目內功能分區及內部裝飾設計有進一步學習,了解商業綜合體項目的特點和現階段的商業模式以及對商品展示的要求, 認識商業綜合體在現階段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了解和借鑒各大商場的優點,在實地考察中發現問題,積累知識,開闊眼界,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和提供素材。
5、通過對多地項目的考察,能夠開闊視野和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知名品牌,同時通過前期溝通能深入和一些品牌商家進行商務對接和洽談,促使盡快達成合作意向。
二、如何考察購物中心
1、 看外部交通動線聯系
如項目與周邊交通是如何順暢連接的,與交通道路的關系,人流、車流、貨流的外部交通動線如何規劃,卸貨平臺規劃、室內外停車場出入口規劃。項目與主要交通工具如公交車、輕軌、地鐵如何連接,交通指示牌有沒有做到位。
2、 看購物中心的外觀
如外立面結構設計及用材、廣告位規劃、夜景工程、進入購物中心主出入口的大小\設計是否足夠顯眼。
3、 看購物中心的內部交通動線
在購物中心經營中動線就是價值,平面主動線、次動線是否簡單明了,是否一眼可以從這頭看到那頭的商家,垂直動線是否可以快捷順利的達到想要去的樓層。交通動線(水平和垂直人流及貨流組織)、中庭形式及面積(可用于促銷等聚焦人氣)。
4、 看維系各樓層通暢的電梯規劃
垂直梯、步梯、坡梯的數量分布是否均勻,能夠輻射到商場的每個角落。
5、 看結構上的設計
如柱距、層高、通道寬度、室內挑空空間、商店的開間、凈深。
6、看內部裝修
地板用材、吊頂用材、燈光亮度、店招是否統一風格、消防是否隱藏美化、樓層\商戶指示牌足夠清楚、廣告位設計、 衛生間\母嬰區\活動演藝區\休憩區休憩設施\問訊處的設計、小品綠化等等。
7、 看主力店與次主力店
業態屬性、商戶品牌、面積大小、分布樓層與位置,有沒有一些新興業態與品牌。
8、 看獨立店
商戶品牌、業態屬性、面積大小、分布樓層與位置,有沒有一些新興業態與品牌。
9、看面積比和業態比
看主力店\獨立店的面積比,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的業態比。
10、看運營管理水平
外包商業運營公司或自建,成功案例如何?是否做到統一經營,統一推廣,統一管理,統一形象,統一收銀等;地板、衛生間角落的干凈程度等。
11、看經營狀況
如人流量、提袋率、客單價、滯留時間等。
12、看購物中心的租金
分樓層、分位置、分業態,購物中心的年營業額等。
一個購物中心的成功是由這些細節構成的,一個購物中心與其他購物中心的距離也是在這些細節上拉開的,想要深入了解一個購物中心也離不開對這些細節的深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