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來到未來科技城,看到些許還未建成的高樓大廈,機器的轟鳴聲和周邊已經投入使用的寫字樓是那樣格格不入,但是再看未來科技城的規劃鳥瞰圖,才發現原來那些還未建成的鋼筋混凝土未來會是這般科幻模樣,從鳥瞰圖再來看未來科技城,科技感滿滿。
未來科技城規劃鳥瞰圖
作為科創產業園的科技未來城,也是要有人上班工作,有人要吃飯的,所以在中午飯點的時間也能看到不少外賣小哥在寫字樓之間來回穿梭,即便是大雪紛飛的日子也不敢有絲毫耽誤。
下午5點半本是正常下班的時間,但是想象中的下班的人頭攢動的景象在這并未出現,隱約能夠感覺到周邊馬路上的車輛數量有所增加,抬頭一看,寫字樓里面仍舊是燈火通明。
夜晚下的未來科技城,除了燈火通明的寫字樓,就是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了,在這里,人們似乎只是從一個盒子到另外一個盒子。
如果說科技的進步可以代表文明的進步,那未來科技城一定是文明代表的先驅者。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一眾代表著“未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機構扎堆進駐,海歸人才、科創精英集中涌入。在這里,集聚效應不斷擴大,這座未來之城正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01 未來之城的黃金時代
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但是,后來荒地慢慢變成了工地,工地慢慢變成了寫字樓和住宅,現代與古代相融的建筑……一切美得像一個景區。
2011年12月31日,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正式掛牌成立,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是中組部、國資委確定的全國4個未來科技城之一,是第三批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次年4月,未來科技城被列入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成為浙江省14個產業集聚區之一,范圍擴容到113平方公里,與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的規劃范圍相銜接。
未來科技城成功對接了阿里系“五新”基地、湖畔大學、菜鳥網絡總部及智慧產業園等平臺和項目,為未來科技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未來科技城還在推進中電海康總部基地、中國移動杭州研發中心及人才開發基地等產業項目的建設。
在大平臺、大項目的帶動下,未來科技城市場主體數量迅猛增長,迅速成為浙江的創新高地。創新要素的集聚,讓這片土地的55個園區,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涌現出了12000多家創新企業,預計到2020年,未來科技城科創人才將達約30萬。
未來科技城規劃示意圖
前幾天,聽到一個在未來科技城上班的朋友感慨:「兩年前,在文一西路等一個紅燈需要1分鐘,現在至少3分鐘;兩年前,海創園的車位隨便停,現在辦理了包年,卻找不到停車位。」沒有在未來科技城工作生活過的人,應該感受不到這種巨大的變化吧,杭州城西的這個地方實在生長得太快。
如果說2012年之前,杭州人的城西情結是以教工路為界,那么步入2019年,說起城西,不管是老杭州人還是新杭州人,大家馬上會想到的是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和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等。
高層次人才推介會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未來科技城的發展戰略,自2011年掛牌以來,杭州未來科技城始終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優先目標,尤其重視“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的高端人才及創業團隊的引進,已累計引進培育海外高層次人才2919名,“兩院”院士10名、海外院士5名,“國千”計劃專家124名,“省千”計劃專家170名,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7支,市“521”人才52名。現已成為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最為密集、增長最快的人才特區。
無論是從政策層面、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未來科技城都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和創業者。
02 科創精英薈萃未來科技城
在阿里巴巴的品牌引導力下,未來科技城正成為創新創業者的“圣地”,在眾多成功案例的激勵下,以海創園、夢想小鎮為代表,集聚了數量龐大的創業力量。
據《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杭州憑借17家獨角獸企業超越深圳,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這17家獨角獸企業中,未來科技城便占據了3家。除此之外,未來科技城還聚集了13家估值在一億美金以上的“準獨角獸”公司。
人是跟著產業走的,產業的發展是人口流動的根本因素之一,在巨大的產業光環下,未來科技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人才持續流入。
C先生,現在在螞蟻金服做研究員,10多年前,他有個美國夢:美國留學、硅谷工作、拿當地綠卡。10多年后,當年的夢想變成了:辭去谷歌工程師的工作、帶著全家、回杭州就業。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他告訴我,中午去食堂吃個飯,就能碰到以前在美國的同學同事。未來科技城儼然成了海歸碼頭。拋開情懷,這里有更高的職位、更優的薪酬,以及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未來科技城旨在對標美國硅谷,短短幾年發展至此已經足以令人稱嘆。隨著以互聯網為首的高新產業不斷入駐,未來科技城的經濟也實現了騰飛,2011年到2017年6年間,未來科技城營收和稅收年均增幅分別達到61.5%和63.1%,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03從“國際化城市”到“宇宙中心”
如果說從“西湖時代”轉向“錢江時代”的是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CBD,將杭州打造成國際化大都市,那么從“錢江時代”到“城西時代”則是“國際化都市”到“宇宙中心”的一次跨越。
未來科技城選址杭州市中心西側,毗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區域范圍內河道縱橫、濕地連片、生態良好,是杭州的天然氧吧,在這里有著打造一流城市的優勢和人居環境優勢,適合打造與高端人才相匹配的高品質新城。
擁有了絕對優勢的環境之外,在經濟上,未來科技城的增速也是大家與有目共睹的。2011年到2017年,未來科技城營收從203億元上升到3609億元,稅收從11.7億元上升到220.7億元,年均增幅分別達到61.5%和63.1%。
截止目前,擁有上市企業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7家,成為余杭區乃至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經濟重要增長區。2018年上半年,未來科技城營收和稅收分別達到2032.5億元和20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9%和32.7%。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超常規、超預期增長,其經濟活力可見一斑。
根據已公布的2016年數據看,未來科技城市五常街道GDP為450.78億元、其中常住人口3.40萬人,由此得出2016年五常街道的人均GDP為約1325824元人民幣,遠高于2016年杭州市的人均GDP數值120271元人民幣。即使被稱為世界上最富有、人均GDP最高的國家盧森堡,其2016年的人均GDP也只有102831美元,未來科技城五常街道的人均GDP數值比盧森堡還要高出一倍。
這一切的成就都是因為在如此高密度的地塊,匯聚了眾多前沿的互聯網企業,既有響當當的阿里巴巴、也有互聯網產業背后潛心鉆研的達摩院、之江實驗室兩大全球頂級科技實驗室。他們能夠為板塊帶來持續的新鮮血夜和活力,為板塊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在教育配套方面,英國國王學院學校、學軍中學項目成功簽約落戶;未來科技城第一小學、幼兒園已經開工建設;科技城還與文瀾教育集團簽署正式協議。包括香港維多利亞幼兒園、杭師大倉前幼兒園、文瀾小學、杭師大倉前小學等學校在內,教育配套將覆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體系。
在未來五年內,未來科技城將擁有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初中4所,小學10所,幼兒園22所,待這些學校全部建成后,可容納216個初中班級,456個小學班級,274所幼兒園班級。
交通方面,地鐵3號線往北延伸至高鐵新城片區,5號線將西延至老余杭,城市中軸快線、城西通用機場、快速路網、水上巴士等多維出行方式規劃建設,未來科技城將擁有一個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以支撐起大量的通勤需求。
高鐵新城規劃示意圖
隨著余杭塘路的地下隧道部分即將于2019年通車,迅速接駁文一西路、文二西路構成東西向交通大動脈,連通未來科技城的核心板塊,將淘寶城、杭師大倉前校區、海曙創業園匯聚半小時交通圈。
同時,沿線的國際會議中心、華夏之心·美瑭綜合體的商業潛力都會伴隨著未來科技城的價值提升而得到展現。
華夏之心·美瑭廣場
據悉,為了提高環路通行率,余杭塘路的車行環路預留了15個連通口,環路內側有9個,外側有5個,通過這些連通口,與地鐵5號線、公共公園、華夏之心.美瑭等15個商業綜合體、交通設施、公共停車庫和休閑區相連。進而讓汽車與人流分來,汽車可以直接通過地下單循環車道進入華夏之心·美瑭綜合體,在其他核心區出現的路面擁堵情況在未來科技城將不會出現。在城區規劃上,未來科技城以杭州西站為核心,車站和城市一體化TOD模式開發,未來將崛起一個可以媲美錢江新城的“倉前科創新城”——核心區打造一個50-100公頃的樞紐綜合體,外層圍繞樞紐綜合體,打造一座“站城一體、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3.0版現代化高鐵新城”。
未來科技城依靠科創產業的支撐,吸引了大量的高知人群的入駐,人才的入駐給板塊帶來了活力,未來科技城生活配套不斷涌現。如商業配套、醫院等公共項目以及地鐵高鐵等交通規劃相繼落地,今后將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將為區塊提供持續不斷的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