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街以其多樣的商業活動、靈活的空間布局、獨特的消費感受、豐富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受到商業地產界的青睞。成功的商業街不但能給自身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會成為帶動周邊產業繁榮的催化劑,甚至成為展現當地商業文化活動的城市名片。商業街有綜合型和指向型兩種。指向型商業街往往集中經營某一類商品,如服裝街、文化街、花卉街、汽配街等。綜合型商業街由于商業活動的多元化,空間、文化、環境因素更加復雜,對周邊的產業發展影響也更大。
綜合型商業街類型多樣,其規模大小、空間形態、業態構成、環境營造均各有差異,但在規劃設計商業街時,有幾個要素必不可少。
方法/步驟1:
客戶構成:客戶群定位是決定商業街規模、形態和風格的重要設計依據。對客戶的社會階層、購物心理和行為習慣的分析是商業街設計的基礎。為中低端客戶服務的商業街側重一站式消費體驗,規模較大,入口處往往配置大型購物中心,街道網絡比較復雜,街道尺度較大,利于人流集散;為高端客戶服務的商業街人流較少,街道簡潔,空間靈活、尺度親和;為度假客戶服務的商業街空間更加豐富,景觀、廣場等戶外元素應用較多,餐飲、娛樂的總量較大。
方法/步驟2:
商業業態:商業業態的構成、比例、分布是商業街設計的核心。處理好商業、餐飲、娛樂等業態的檔次和相互關系決定了商業街日后的發展趨勢。一般消費檔次越高、休閑氛圍越濃的商業街餐飲、娛樂的比重越高,有時甚至會超過50%。餐飲還要盡量靠近景觀最優區域。豎向劃分盡量不用在商業的店鋪劃分上。三里屯Village的商業豎向劃分導致二層以上的商業空間效率不高,價值很低。
方法/步驟3:
商業主題:無論是三里屯Village的動感時尚、Solana的北美格調或是朝外SOHO的胡同情節,都有以文化包裝的商業主題。這種主題有時是直截了當的,甚至是夸張放大的,有時又可以是婉轉含蓄的,甚至是寧靜的。
方法/步驟4:
街道形態:當總體規模較小時,主干形式較多采用,此種布局可獲得較高的建筑密度。當增加到一定規模時,從主街上派生出支街是增加店鋪沿街面的有效手段。但過長的支街會導致商業價值的降低。網狀商業街商業價值的均好性較好,但容易引起導向性的混亂,因此需要增加廣場和標志物加強引導。當商業街的外部交通流向偏于一側時,為了不引起人流的原路折返,采用環形模式比較適宜。無論采用何種街道模式,其主街長度都要進行控制,一般300米長的商業街令人愉悅,超過500米就會令人感到疲勞和乏味。
方法/步驟5:
人的尺度:宜人的尺度大多受到來自歐洲傳統商業街的啟發。商業街的尺度應該以客戶的步行活動為參照。客戶所關注的縱向范圍主要集中在建筑首層,對二層以上的感覺是非常不敏感的。而橫向關注范圍一般在20米之內,超過20米寬的商業街,客戶很可能只關注街道一側的店鋪,不會在超20米寬的街道內“之”字前行。從建筑高度與街道比例來看,街寬宜在樓高的1/2-1之間。
方法/步驟6:
造型設計:建筑外觀造型的設計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建筑的宏觀造型,也就是天際線。第二層面是人在中距離上對建筑的感知,也就是建筑外觀的中觀元素,包括建筑開窗與實墻面的虛實對比,立面橫豎線條的劃分等。而第三層面則是人到建筑近前,與建筑直接接觸的微觀層面。因此,在商業街外部造型上著重第一、二層面的設計,而在商業街內部要將第二、三層面做為設計重點,如建筑的細部和材質的運用,包括門窗的形式,騎樓雨罩的應用,臺階、踏步、扶手、欄桿、花盆、吊蘭、燈具、浮雕、壁畫、材質色彩與劃分等。缺少細部的設計無法滿足客戶對建筑的視覺需求,必然會感到空洞沒有人情味。自然形成的傳統商業街的魅力還在于其不同時期建造,風格不同的鋪面混雜在一起,造成多元化而又相對統一的歷史厚重感。為達到這一意境,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尋求造型設計的多樣化,將不同風格的建筑單元拼接在一起,即便是同樣設計的不同單元,也通過材質、顏色的變化,加強外觀差異化。此外,成熟的商鋪外觀設計還應考慮改造外裝的可能,預留店名、招牌、廣告和其它飾物的位置。
方法/步驟7:
軟性面材:商業街越來越多地應用軟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陽、竹木外裝、懸掛旗幟和其它織物、招牌等飾件。這一趨勢使得建筑立面設計更趨近室內裝修裝飾設計。這要求設計師不能停留在一般意義的設計深度上,必須以裝修的精度來做商業街立面設計。
方法/步驟8:
景觀小品:商業街室外空間與氣氛的形成,還取決于景觀、小品等元素的運用,如室外餐飲座、涼亭等功能設施,花臺、噴泉、雕塑等、燈具、指示牌、電話亭等器材,燈籠、古董、道具等裝飾,鋪地、面磚、欄桿等面材。這些元素是商業街與人發生親密接觸的界面。若想使這一界面更具親和力,就需要從景觀、小品的角度深化商業街的設計。
方法/步驟9:
標識設計:優秀的標識設計能大大提升商業街的品牌效應和文化內涵,強化客戶的視覺感受和行為體驗。它與商業街所要體現的主題相輔相成。同時,標識還能將功能性和趣味性融于一身,增加客戶的愉悅感。
注意事項
商業街的設計不應是簡單滿足規模、流量、流程等技術指標,也應重視它所給人的心理感受。而為達到一個舒適、活躍而有新意的視覺與空間效果,設計師必須考慮人的尺度,從裝修裝飾與景觀設計的深度來要求商業街外觀的設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