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合理的停車場能給商場帶來更多的人流和商機這已經成為共識,如何規劃設計優質的停車場?而且地庫成本的控制也是項目建設時重點和難點,不同類型的項目在控制成本時也要考慮其設計特點。
停車場的位置種類及利弊點
目前購物中心的停車場主要分為幾種類型:同層停車場、屋頂停車場、地面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和機械停車場。這幾類停車場各有優劣勢,也根據購物中心形態的不同有相適應的匹配。
1、同層停車場。
缺點:損失經營面積,損失容積率;行車動線設計有一定難度。一般來說比地下停車場成本更低,且在客流引導方面以別于單純的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有著更加的多層次動線展現。
2、屋頂停車場。
缺點:行車動線設計有一定難度;樓層較高的商場適用性較低。一般來說比較適用于樓層不高且單層面積較大的購物中心。
3、地面停車場。
缺點:占用一層空地,容積率有一定損失;變成商場與馬路之間無形的隔離帶,不方便步行前往的消費者;夏天氣溫較高時,降低驅車前往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車輛安保投入工作較大。一般適用于總面積較大,地面空置區域較多的郊區型購物中心。
4、地下停車場。
優點:不計入容積率;停車場層數開發商可控,車位數量可多可少;停車環境相對較好,安全性較高。
5、停車樓停車。
優點:車位數量大;車流與人流完全分離,更安全。缺點:與商場之間關聯性較弱,互動性較差;開發商需具有相應可供開發地塊。一般而言,良好的停車場規劃設計,包含車位規模、高度與寬度、流線和標識等多方面:
(1)停車場規模的規劃首先是停車場規模的規劃,停車場過小則難以容納,過大則浪費成本。
(2)高度與寬度或許是為節省成本和容積率原因,很多開發商挺忽視停車庫的建設,認為只需有地下車庫,結果導致高度不夠,又或者是寬度不夠,尤其是一些車技不嫻熟者根本難以停泊。車庫的高度和寬度也頗有講究:
(3)車位配比按照國家規定,停車場用地總面積按照規劃人口的每人0.8-1㎡設計。不過不同性質的建筑有不同的配比規范,寫字樓規定0.5個/100㎡、娛樂性建筑1.5-2個/100㎡、餐飲性建筑2.5個/100㎡,而商業購物中心最低配置100個/10000㎡。
(4)車庫高、寬度停車位6m*3m比較合適,這樣連全尺寸SUV停放都沒問題,雙車道7m寬比較合適,柱網8.1到8.4比較常見。
(5)流線與標識設計如果停車場的標識與路線設計不合理,需要兜圈才能找到出口,容易給自駕車消費者留下不良印象。
還應注意一些細節,譬如下客區的方向設計,不應只考慮駕車者下車方向,乘車者下車方向也應考慮在內(同時,上下客區域應設置在同一位置或附近,方便老人小孩與駕車者會合);盲點區域應設置反光鏡等等。
與此同時,雖然基本的交通流線“開車-下客-地下車庫-地面-上客區”看似簡單,但如果不做標識,則極易給自駕車消費者產生不便,甚至產生交通事故。
商業街區柱網類型分析
針對商業街區的特點,在確定地庫輪廓之后,制定地下柱網基本尺寸是很關鍵一步,為此我們對國內一些對標商業街項目,相近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及高端SHOPPING MALL的地塊技術指標做一些分析。
下圖案例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集商務酒店、辦公樓、零售、餐飲、文化、娛樂、教育和城市生活配套設施等綜合性、多功能的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裙樓以街區商業形式展現。
▲商業街下方柱網取8.0mX8.0m
由一座大型購物中心、兩棟甲級寫字樓、一棟酒店組成的集休閑娛樂、商貿活動和文化欣賞于一體的國際性高端商業綜合體項目。地下三層小型機動車停車庫層高4米;地下四層貨車停車庫層高6米;貨車設置獨立車道直通室外。
▲柱網特點:主要以8.1mX8.1m為主,柱截面1000mmX600mm,柱網模塊如圖
▲對于非標模塊,塔樓、裙樓商業圓柱一般每模塊減少一個車位
下圖案例總建筑面積達13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商業體,與周邊40座標志性的公共建筑、商廈、五星級酒店相通,交通網絡四通八達,APM線貫通整個商場。
▲商業街下方柱網取8.4mX8.4m
萬象城(深圳、杭州、沈陽、成都、南寧)集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高尚住宅酒店式服務公寓于一體的超大型綜合體項目。
▲深圳萬象城柱網取11mX8.5m,成都柱網取9.0mX9.0m,其它幾個都是11mX9m
下圖案例是一個集五星級酒店、大型高端購物中心和甲級寫字樓為一體的大規模、現代化、高品質的城市綜合體及一站式消費的復合型商業地產項目。
▲主要柱網取8.4mX8.4m(餐飲、零售區)及11mX9m(酒店、百貨區)
小結
商業街區的地庫需根據其項目定位特點進行營銷測算,并考慮規劃、開發、分期建設、業態等因素對地上、地下空間進行整體設計,設計重點在柱網的兼容性方面。核心要點如下:
1、選取合理柱網形式,盡量地上、地下統一柱網,提高地庫效率;
2、做好地庫人防選址,把人防區統一設置在商業價值低的地塊,人防分區之間多用成本較低的防封堵板代替昂貴的人防大門數量,減少造價;
3、多個地塊整體開挖,減少地塊間支護等成本;
4、充分利用退縮條件,把地庫退縮線做到最大,增加停車效率;
5、利用塔樓投影的層高布置電房等層高要求較大的設備房,避免局部降板或抬板,降低成本,減少對上下層功能空間的影響;
6、采用垂直車道布置出入口坡道,充分利用坡道底部空間停車,提高使用效率。
文章來源:和創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