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定位高端、以中老年為主要客群的京城老牌百貨雙安商場開始向年輕化方向轉型。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雙安商場發現,部分品牌柜臺已陸續更新或升級。按照商場對外公布的細節,此次共有50余個時尚品牌入駐,100余個品牌重裝亮相,部分為獨家品牌,包括北京首家AM、商圈獨有的YI、DESCENTE以及WF+等。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其中部分為深圳品牌,價位水平在數千元左右。業內人士認為,雙安商場通過引進時尚品牌轉型的難度并不小,預計吸引消費者的數量有限。有專家建議,雙安商場應突破傳統零售的限制,轉型為集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社區生活方式中心。
品牌更新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時看到,京城老牌百貨雙安商場進行了重新裝修,部分柜臺已經陸續更新或升級品牌。同期,雙安商場官方公眾號上也發布了相關的推送,文章介紹顯示,商場共有50余個時尚品牌入駐,100余個品牌重裝亮相。此次入駐包括位于二層的AM、菲妮迪、YI ,三層的珂思、瑪格麗、十二籃、AUM等時尚女裝品牌,位于四層的比音勒芬、Timberland、GANT、金利來、愛慕先生、Lee、TEXWOOD萍果等時尚男裝品牌,以及位于四層的DESCENTE、GARMIN,五層的Under Armour、J SELECT、巖鑄、NOVIS、ALESSI、LEXINGTON、嘉唯、富安娜等運動美體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雙安商場內多處懸掛的宣傳海報上寫道,部分品牌為雙安獨有,包括北京首家AM、商圈獨有的YI、DESCENTE以及WF+。按照雙安商場官方公眾號上的介紹,AM女裝有著時尚的歐式設計風格,YI女裝是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美感的中華時尚女裝品牌,定位于30歲左右的海歸精英或職場精英。但北京商報記者從品牌銷售人員處了解到,AM、YI品牌均為深圳的國產品牌,且價格不菲,如AM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YI的價格高達4000元左右。AM品牌銷售人員表示,雙安店是北京首店,之前在河北石家莊、湖南、深圳都有售賣。YI銷售人員表示,品牌于2013年成立,目前全國共有17家店,位于深圳、廣州、上海、無錫等地,雙安店是繼芳草地、金寶匯、王府中環后北京的第4家店。對于選擇雙安商場的原因,上述銷售人員稱,“品牌剛起步,入駐是為了推廣品牌”。
此外,雙安商場官方公眾號顯示,自6月起,位于四層的運動戶外區部分品牌店鋪也陸續完成了升級改造,包括FILA、凱樂石、NIKE、ADIDAS等。事實上,雙安商場的定位一直走高端路線,針對中老年群體,而希望引入時尚品牌,是想通過這些品牌拉攏年輕消費群體進行轉型發展。
對于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雙安商場進行了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前,未收到相關回應。
屢次嘗試
據雙安商場方面介紹,早在2011年,雙安商場就已經進行過升級改造。在已有Dior、雅詩蘭黛、LA FEE等一線品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愛馬仕、卡地亞、蔻馳、HUGO BOSS、WEEKEND BY MAXMARA等不少知名高端品牌。此外,還調整了品牌分區、店堂陳列等個性化特色。服務設施也進行了升級改造,如新建母嬰室及兒童娛樂區,服務中心也新增服務項目。在餐飲方面,也引入呷哺呷哺、味千拉面、和合谷等餐飲品牌,以迎合消費者需求。
但隨著百貨市場的不景氣,雙安商場也不得不繼續推動轉型升級。“與門店整體定位不符”、“與顧客消費需求脫節”、“選擇單一”等評價,迫使雙安商場首先改造的就是一直被詬病的五層美食區域。2017年9月底,位于雙安商場五層的“雙安食巷”正式開業。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改造以后的“雙安食巷”打造了包括局氣、韓時烤肉、澳門味道、阿香米線、鰻步、牧之初心、魚圖騰、貢茶共8家餐飲品牌的餐飲街,涵蓋北京菜、港式茶餐廳、韓餐、日餐等不同口味,貼近當前雙安商場主體客層的消費能力與偏好。據悉,“雙安食巷”還增加了332平方米的經營面積。雙安商場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試營業兩周以后,區域客流就實現25%的增長。
盡管雙安商場并未對轉型發展作出回復,但北京商報記者從官方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注意到,7月中旬雙安商場在調研指導工作期間表示,“未來一是要強化首客概念,實現商品、營銷、服務資源的有效整合;二是要內外部市場齊頭并進,實現資源共享、共通;三是要在技術層面開拓創新,打通移動互聯脈絡”。
從線下客流來看,此次升級改造在短期內效果是比較明顯的。據雙安商場內耐克品牌專賣店銷售人員介紹,重裝開業當天“來的人特別多,挺熱鬧的”。北京商報記者多次在雙安商場內走訪調查也發現,與改造之前相比,商場客流量有較大提升,尤其是運動品牌區域,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前來,但與藍港、西單大悅城等商場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隨著改造升級的完成和打折促銷活動的結束,未來商場客流量能否保持穩定,尚難下定論。
仍需調整
當前,零售市場主力消費逐漸年輕化,“80后”、“90后”、“00后”等新生代消費人群迅速崛起。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35歲以下年輕人的消費占消費增長的65%。2016-2021年,這一群體的消費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長,是35歲以上消費者增速的兩倍。到2021年,年輕一代的消費將占消費總量的69%。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看來,雙安商場通過引進時尚品牌轉型的難度不小,預計能夠吸引的消費者數量也十分有限。若要突破傳統零售的限制,就要轉型成集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社區生活方式中心,“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人們如今到商場,已經不是為了購物而購物,而是以包括餐飲在內的休閑娛樂為主,要注意整體性,從實際需求出發,解決區域消費人群的生活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休閑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王琪延表示,雙安商場作為京城一家老牌百貨,在品牌影響力和運營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此次轉型發展提出吸引年輕人的目標,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方向,值得一些相同類型的商場借鑒學習。“但是商場引進的一些品牌售價偏高,名氣也不大,從這個角度上看又不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特點,和商場本身的方向意圖不符,因此未來有必要進一步調整優化。”
事實上,新常態和市場競爭因素影響下的百貨市場依舊形勢嚴峻。據悉,2016年1月,西單商場十里堡店正式停業;同年10月底,百盛太陽宮店停止營業;2016年11月1日起,華堂商場北京首店十里堡店停止營業;曾經是北京最賺錢的百貨公司北辰購物中心于2018年初停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就有超過45家商場關門。
老牌百貨到底該如何轉型?王琪延強調了兩點,一是注意餐飲、娛樂的融合發展,注意產業融合,吸引更多消費者在娛樂的同時進行消費;二是要注意打造品牌特色,這種特色不應當局限于某種商品或者某個品牌,而是以吸引消費者為前提,注意獨特性。
本文出自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王瑩瑩 李烝/制表 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