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遭遇破產清算的玩具零售巨頭玩具反斗城,卻在亞洲逆勢擴張。近日,玩具反斗城亞洲宣布原母公司Toys“R”Us,Inc.持有的85%股權已全部轉讓給玩具反斗城泰姬集團有限公司的高級擔保債券持有人。
同時,泰姬債券持有人和持有該公司約15%股份的馮氏零售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將增持玩具反斗城亞洲6%股權,成為玩具反斗城亞洲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玩具反斗城亞洲的業務將與其前母公司玩具反斗城股份有限公司(Toys“R”Us,Inc.)正式完全分離。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11月19日,玩具反斗城亞洲集團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卓康彥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美國總部申請破產的公司序列中本身就沒有亞洲這部分,作為反斗城亞洲業務的承接方,我們至少還有20年的Toys“R”Us品牌授權使用權。他還強調,中國市場對于反斗城亞洲意義重大,計劃在中國大陸地區以每年新增45至50家門店速度擴張。
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就有消息稱,玩具反斗城準備把它在亞洲和歐洲的業務賣給合作伙伴,以此來償還債務,持有15%股份的馮氏集團一直在推動私募股權公司的收購玩具反斗城的亞洲業務。作為此次交易的積極推動方,馮氏集團也將從泰姬集團中再獲得玩具反斗城業務亞洲6%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占股21%。
公開資料顯示,馮氏集團的前身是利豐集團,總部在香港,主要有貿易、物流、經銷、零售四個核心業務。零售業務包括時尚、玩具、運動、家具、手工等,在全球共有3300家門店和分銷網絡。玩具反斗城亞洲公司就是由馮氏集團和玩具反斗城于2011年合資成立的,作為合資方,馮氏零售持有玩具反斗城亞洲公司30%的股份。
但當時玩具反斗城亞洲公司的業務不包括日本。2017年玩具反斗城的債務危機開始顯現后,玩具反斗城在當年3月將日本業務并入亞洲公司,并換取了馮氏集團15%的股份,馮氏所持玩具反斗城亞洲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15%。
玩具反斗城亞洲的業務狀況沒有在總公司的財報中體現過,但在去年第二季度總公司的投資者會議上,玩具反斗城CFO表示亞太市場的增長抵消了其他市場的不佳業績。目前,玩具反斗城亞洲的業務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國、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市場,共有400多家實體店和8家網店。
目前玩具反斗城在中國大陸地區有166家直營店,臺灣、香港共擁有直營店33家,而澳門擁有2家加盟店。除中國外,玩具反斗城還考慮進入包括越南和印尼在內的新市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NPD數據,亞洲是全球玩具市場增速最快的地區,過去5年中增長了21%。
在業內看來,由于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以及中國父母對孩子成長問題的關注度持續升溫,中國嬰童產業正迎來春天。根據各國海關數據估算,去年全球的玩具市場消費額達898.7億美元,而中國以9.6%的占比,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玩具消費國。
另據Euromonitor調研,中國玩具及游戲市場的零售總額已由2012年的1118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765億元,增長幅度達19.9%。同時,行業新特征層出不窮,網購逐漸成為人們購買玩具的主要途徑,科技含量較高的電子互動式玩具、益智玩具、動漫衍生玩具越發受青睞。
這對傳統玩具零售商提出了新考驗。有分析認為,造成美國玩具反斗城破產的罪魁禍首之一,正是以亞馬遜為首的電商搶走了大部分玩具市場份額。目前,反斗城亞洲僅入駐了天貓,其自建電商平臺也運營得不溫不火。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反斗城亞洲將重新布局中國大陸的電商平臺,讓電商服務更加貼近顧客需求,以及中國玩具品牌商和制造商的需求。“技術方面的投資包括優化電子商務產品,致力于為我們的顧客在線上和實體店中提供更好和更全面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