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德比漢姆百貨公司(Debenhams)陷入財務困境,近日對外公告,計劃關閉50家門店。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布切爾表示,公司今年1月至9月虧損將近5億英鎊,為公司成立240年歷史以來最大的年度虧損。“2018年對零售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我們的表現反映了這一點”。公司在2017年也出現了5900萬英鎊虧損。
布切爾補充稱,實體零售商店受到消費者信心下降、客流量下降和交易成本上升的多重擠壓。苦苦掙扎的零售商紛紛大幅降價銷售,瘋狂折扣侵蝕了整個行業應有的利潤率。對該公司來說,關閉門店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英國品牌商家受到了一波門店關閉和破產浪潮的沖擊。與英國著名品牌商店弗雷澤百貨(House of Fraser)、瑪莎百貨(Marksand Spencer)和母親護理(Mothercare)等一樣,德比漢姆公司也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經濟困難時期。
根據普華永道(PwC)和本地數據公司的研究,2018年上半年,英國商業街的店鋪數量出現了5年來最大幅度的凈下降。在該國500強商業街上,2692家商店關門,1569家商店開業,凈減少1123家店——2017年上半年凈減少222家。平均來看,(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14家商店關門。
報道稱,在整個英國,不管是在商業街還是其他地方,零售業的發展趨勢都一樣暗淡。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國此輪零售企業倒閉風波中,以服裝業和電子產品零售商店倒閉的企業數量最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英國前500名商業街時裝店累計減少了104家企業,電子產品減少了約40家商店,餐飲業和酒館數量減少了99家。上述零售業企業減少的同時,超市、冰淇淋、書店、文具店和咖啡館的數量有所增加。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消費者市場部門負責人麗莎⋅胡克爾表示,2018年下半年,商業街商店關門的情況非常令人擔憂,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安排破產程序。造成商業街零售企業數量減少的原因,主要來源于電子商務市場崛起帶來的壓力。
胡克爾強調,英國大倫敦地區零售商店倒閉現象尤為突出,上半年已經有716家關閉,新開業商店只有448家。在其它的城市和地區,諾丁漢零售商店數量減少了35家,雷丁地區減少了21家,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地區減少了17家。
英國國家零售研究知識交換中心分析師尼爾森⋅布萊克利則表示,英國有太多的購物中心,經營模式和商品基本類似,正在不斷對市場消費者喪失吸引力。
布萊克利強調,英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遠高于其它歐洲國家。倘若零售商店倒閉潮持續發展,一些大型零售企業接連關閉,將會對英國的購物中心的產業造成新的壓力。
英國資產管理公司(APAM)市場調查評估報告顯示,目前英國許多購物中心目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危機,這些購物中心面臨著資產重組和再融資,而融資困難重重。
資產管理公司主管西蒙⋅庫克表示,從當前發展形勢看,購物中心把錢還給投資者可能性已經很小。其今后的選擇要么廉價出售,要么注入資金重新恢復活力。但金融機構似乎對購物中心已經沒有了胃口。
庫克認為,購物中心倒閉將對地方造成影響和壓力,大部分購物中心均占據了城市的重要地區和大片土地。購物中心的倒閉,將會影響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地產價格。
不可否認,在英國,實體零售業面臨存亡壓力的話題已經屢見不鮮。今年10月29日,英國政府公布最新財政預算案,決定用6.75億英鎊支持地方政府振興各自商業區的實體零售店。這一消息再次點燃了英國人對這一話題的討論。
一些店家認為,如果英國政府不能確定本土居民有進一步提升的零售業業績的能力,就應該考慮鼓勵更多國際訪客來刺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