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商業觀察:敢問中國商業地產零售行業的路在何方?

來源:未知       作者:網絡       時間:2019-09-11 16:30

客觀講,中國零售行業近幾年來的整體大環境都不是太好,今年尤其難熬,但也許未來幾年的路會更難走。有些國外品牌突然全面撤離中國市場了,有些國內品牌做著做著就突然倒閉了,還有更多品牌每天活在恐懼和掙扎中。然而,造成今天中國零售行業如此窘境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中國整體經濟大環境的問題嗎?今天中國房協商業地產智庫平臺就來跟大家一起深度探討這個問題:




問題一:品牌和品牌門店數量供應過剩

從整體上看,中國零售行業的核心發展期大約在30年左右。在三十年前,中國市場上的國外和國內品牌數量非常有限,充其量也就三位數的級別,而家戶喻曉的品牌也絕對在一百個左右或以內。正因為那時候大家的選擇不多,所以零售相對比較好做,而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也相對比較高。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光是品牌數量而言就已經翻了幾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國內外品牌少說也有幾千個。如果把品牌的門店數量也一并考慮在內,那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另一方面,三十年前,中國的人口總數量是11.2億左右,而今天的的人口總數在14億左右,30年來僅僅上升了25%。這和品牌及品牌門店數量百倍的發展明顯是不對等的。俗話說:“器滿則傾,物極必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然而,因為供應過剩而導致經營困難的現象和邏輯不僅僅適用于類似于拉夏貝爾這類國內品牌,同時也適用于為數眾多的國外品牌或甚至是奢侈品牌。

問題二:品牌與品牌之間的同質化現象

同質化的現象其實不僅僅影響甲方購物中心,同時也存在乙方品牌的每一個角落。正常情況下,同質化現象是因為彼此之間互相效仿或甚至是抄襲而造成的,這個現象在中國土壤里的每一個領域相對都比較明顯。對于零售品牌而言,彼此相互借鑒或抄襲的可以是門店形象,經營模式,甚至是最核心的產品設計。


舉個例子,當名創優品的生意一路飆升的時候,據說名創優品創始人的朋友便借鑒了名創的模式,創造了一個類似的品牌叫NOME。因為兩者之間的經營模式和供應渠道幾乎是一致的,所以后來名創優品的創始人也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NOME。因此,市場上便有了兩個NOME的傳言,而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就在于O字母上有沒有一點,一般不知道內幕的朋友是絕對不會發現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品牌。對于服飾零售品牌而言,彼此互相借鑒或抄襲的現象就更加比比皆是了。只要某個品牌的產品定位和設計風格被市場所認可,相信很快就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名字不同但卻“長得”很像的品牌出現。最終的結局是,一塊蛋糕很多人分著吃,結果誰都沒吃飽。

問題三:品牌的經營成本日益增高

話說十幾二十年前,品牌請個店員或許只需要幾百塊或千把來塊錢,但今天動輒五六千或甚至更高,而辦公室里的員工就更加不用提了,每個月拿三兩萬工資的比比皆是。


在人員成本之外,全國范圍的商場的租金也是不斷在漲,而門店的裝修投入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對于連鎖型零售品牌而言,方方面面的成本提升極有可能會讓品牌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艱難,甚至還有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尤其是在行業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同樣以拉夏貝爾為例。在此之前,拉夏貝爾品牌在行業里是公認的巨無霸企業。因為拉夏不但門店數量極多,開的也全都是大店,所以店員的數量也多到數不勝數。在零售行業大環境整體走低谷,而又不能及時找到降低經營成本的應對方案,出現“滑鐵盧”現象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問題四:國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有待提高

大家都知道“潮”(FASHION),但可惜真正懂FASHION的人卻不多。盡管“潮”的概念在國內已經被傳播了幾十年,但大多數人對潮的認知更多還是停留在“跟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潮。


相信大家對當下紅遍中國半邊天的美國潮牌CHAMPION(冠軍)不會陌生吧?其實冠軍說到底也只不過是在基本款上印制比較夸張且具有高識別度的LOGO而已。這對于大部分國內消費者而言,是不是又是所謂的“潮”呢?試問,這千萬萬萬個冠軍的粉絲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冠軍品牌的內涵呢?話說回來,其實國人對品牌認知度太低的問題也不僅僅存在于潮牌,就連奢侈品牌也不例外。

簡單說,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至今已經整整三十年了,但真正懂得LV,GUCCI,PRADA和CHANEL等家戶喻曉品牌的又有多少人?絕大多數奢侈品消費者對奢侈品的熱愛到底是出自于對品牌真正的認知還是僅僅發自于虛榮心呢?因為前者可以持久且具有一定的忠誠度,而后者則是一陣風。

問題五:行業太過浮躁,沒有真正把精力放在品牌的經營上

現在的人確實有點太過浮躁,對于很多品牌商而言,或許更多玩的是資本,而不是品牌本身。


在過去,創造一個品牌所想的應該是如何去把這個品牌做得更好?如何通過不斷的實踐去改善經營管理?和如何讓企業走得更加長遠?而在今天,有部分品牌商想的或許更多是如何能夠迅速獲得資本的介入,或如何可以從甲方業主那里拿到裝補?尤其是奢侈品買手集合店品牌,真正把精力放在經營上的又有幾個?

智庫觀點:造成中國零售行業的路越走越難的因素其實遠遠不止我們在本文中所列舉的這五個,還有更多。這些因素之中,有些確實是整體大環境所致,但也不排除有些因素是零售商自己的問題所在。

未來中國商業地產的良性發展需要彼此守望相助,并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運營管理上,擁有14億消費者的中國市場,中國零售行業的明天一定是非常光明和美好的。

購物中心等級評價 五星級購物中心 招商 資產增值 品牌孵化 渠道 招商寶 招商寶5G+五星購物中心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