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戴德梁行舉行以“2020洞見與前瞻”為主題的2019年四季度媒體搶聽會,會上發布了第四季度零售市場報告,以及《金融開放中國商業地產市場新機遇》報告。
第四季度新增3個購物中心
報告指出,今年第四季度,位于中央商務區的SKP南館、門頭溝的龍湖長安天街以及昌平區的路勁世界廣場如期開業,三個項目共為市場帶來約15萬平方米的零售空間。至此,北京全市購物中心總存量上升至1209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店經濟”的帶動下,北京零售市場品牌的國際化及多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根據北京市商務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共有540家首店落戶北京。從品牌入駐的商圈和項目來看,核心商圈的標桿項目是吸引品牌首店的主力。
與此同時,第四季度,北京“夜經濟”也持續加碼。12月初,北京市發布《持續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夜京城”冬季活動措施》,北京后續還將推出《夜京城消費指南》,持續推動夜經濟的發展。
不過,報告也指出,截至目前,2019年北京零售市場新增供應明顯放緩,全年新增優質零售空間僅4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0.5%,其中近40%為城市更新項目。
對此,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東表示,北京零售市場目前已全面進入更新升級階段,除大批百貨展開升級試點外,許多購物中心也逐漸進入調整期。伴隨著供應的放緩及項目的更新改造,預計短期內核心商圈的空置率還將進一步走低。
今年前10個月境外投資占比近三成
2019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提出包括深化對外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等四方面共20條政策措施。
報告指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將為中國的商業地產市場發展帶來機遇。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境外投資者明顯加大在中國的資產布局。至2018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中國大宗物業成交額的占比達37.8%這一歷史高點。雖然在2019年二季度之后,境外投資者放緩投資步伐,但截至2019年10月,今年的境外投資額占比也達到了28.7%。
對此,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副董事總經理劉兵表示,受全球配置需求的驅使,境外機構對中國的關注不斷上升。商業地產發展相對穩定的北京市場,為偏好一線城市有穩定現金流核心物業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了較好選擇,這也是北京外資交易占比連續兩年接近30%的原因所在。同時,2019年自用買家“剛需”保持強勁,多點開花,除通州、豐臺科技園等新興區域之外,在政府支持下,自用買家亦在核心區域尋找城市更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