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日本中日數字總商會承辦的“中日產業園區創新發展交流會”在上海舉辦。日資企業高管、日本駐華機構代表、日本商協會負責人、中國地方政府、園區和企業代表等近100人出席會議。
此次交流會是中日跨境產業投資促進平臺開展的一次有益嘗試。中日產業園區的創新合作,將實現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與日本在高端產業和制造領域的優勢充分互補,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合作園區。日本創新創業企業與中國產業園區的合作空間巨大。
日本是世界制造業強國,在半導體相關產業、醫藥產業、醫療設備產業、精密儀器、機器人、新能源、液晶面板、汽車等多個產業集群具有突出優勢,不僅擁有世界知名的龍頭企業,還有著大量歷史悠久、細分領域頂尖的中小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日兩國經濟都受到影響,應對疫情,需要中日攜手,充分發揮日本技術、日本品牌和中國市場、中國制造等雙方優勢,創新中日合作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做大規模效益,提升產業能級,形成拉動中日兩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園區薈(ID:biaozhunpark)為您整理了部分中日產業園區的資料,僅供參考。
六大國家級中日示范園區
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批復成都及天津、大連、上海、蘇州、青島等6個城市建設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努力創造中日地方合作新樣板,促進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這6個示范區涉及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智能制造、文創、節能環保、大健康、新能源等產業方向。推動設立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是落實中日地方發展合作機制的重要平臺,表明了中國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有利于提升中日地方合作水平。
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以金普新區為核心,以渤海沿岸和黃海沿岸為兩翼,構建“一核兩翼、多片區聯動”的總體空間格局,總面積52.92平方公里,包含新日本工業團地片區、松木島片區、西中島片區、花園口片區。示范區聚焦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構建技術創新、產業對接、金融服務等合作平臺,加強與日本的產業對接合作,促進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產業發展質量提升,輻射帶動東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范圍覆蓋蘇州相城區全域,中心區面積38.5平方公里,構建“一核兩翼”空間布局。其中,中樞服務核致力打造中日產業對接窗口和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智力支持翼致力打造研發產業、科技人才匯聚高地,技術轉化翼致力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高地,整體形成有機聯動的互補分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已成功對接日資項目超150個,簽約伊藤忠商事、伊藤喜中國總部等日資項目53個。
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位于成都高新區,實施范圍為36.9平方公里,涵蓋成都高新南區瞪羚谷片區、騎龍片區及未來科技城片區。其中,瞪羚谷片區,是合作示范區的成熟核心區,將重點發展動漫游戲、數字媒體、文化會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等產業細分領域;騎龍片區著力打造中日聯合創新創意中心;未來科技城是成都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所在地,未來將重點發展航空經濟、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產業細分領域,著力打造中日“文化+”合作示范高地。
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示范區位于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總面積10.6平方公里,主要聚焦節能環保產業,加強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高端制造等領域合作,創新產業園區合作機制,推動節能環保產業集聚發展,示范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預計到2025年,該示范區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入駐企業超過200家,工業總產值超過350億元,GDP達100億元,就業創業人口達到3.5萬人。建成具有濃郁日本特色、低碳環保、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園區。
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范區
示范區位于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區靜海區,占地約38.55平方公里。示范區立足于天津健康產業園規劃區和拓展區,完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模式,以中醫藥為重點,推進醫藥、醫療、康養領域的科技研發和應用轉化,打造健康產業創新區。同時,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范區強化公共衛生服務,發展體育休閑產業,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企業、大學以及科研、醫療、體育機構廣泛開展合作。
中日(上海)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
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將立足國內外能源消費低碳化、清潔化發展趨勢,利用臨港新片區前沿開放制度、產業配套、空間承載、政策環境和體制機制綜合優勢,吸引國內有實力的氫能企業與日資企業加強技術合作,發展以氫能產業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形成符合臨港產業基礎條件的產業路線圖,推動國內氫能產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示范區將打造以氫能為主要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新能源產業園。
其它地方性中日產業園區
煙臺中日現代產業園
煙臺中日現代產業園擬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位于開發區繞城高速以西,揚州西大街以南,開發區干 道長江路以北,西至開發區邊界。選址靠近開發區磁山旅游風景區、磁山溫泉公園和磁山旅游風景區,交通便利,景色宜人。
煙臺中日現代產業園定位為高質高端產業研發、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和新興產業開發的重要平臺,承接日本產業轉移的示范基地。招引方向為機械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船舶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及半導體、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
沈陽萬科中日產業園
萬科中日產業園,坐落于自貿區、高新區、新市府商圈三區疊加黃金版塊,是未來沈陽與日方合作最具標志性意義的產業園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產業園區占地1100畝,總投資150億元。
園區分為國際產業基地、智慧社區、城市配套三大組團。有效利用日本技術優勢結合沈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三大產業,發揮萬科在城市建設、產業集聚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全部竣工、投產時間預計為2025年6月,建設時限為4年10個月。
武漢中日產業園
近日,武漢表示擬在黃陂區臨空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中日產業園。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形成“兩翼”“五組團”的空間布局?傮w目標是國際開放、創新引領、生態綠色、智慧共享,打造國際產業合作園區的“武漢模式、世界樣板”。
作為武漢臨空副城核心區、長江新城主體區、商貿物流樞紐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將發揮大臨空、大交通、大商貿優勢,加快中日(武漢)產業園建設,深化與日本在智能制造和高端服務等各產業領域交流合作。
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
落戶北京大興區和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占地面積13.4平方公里,相當于約30個天安門廣場大小,規劃布局“一區五園”,即:核心區、中小企業總部園、臨空高端產業園、生物科學及大健康園、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園以及新能源汽車園。
北京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一地理區域的產業聚集區,而是多片地理區域。產業園同時享受自由貿易試驗區、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重政策的高端產業園區。
中日(陜西)產業園
位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占地約2000畝,園區將建設“三個中心”,即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日電商物流中心、“高端智造”生產體驗中心、高端服務和商貿旅游中心?偼顿Y50億元。將建設以臨空型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
陜西自貿區空港功能區面積13.8平方公里,是陜西全力打造“中國孟菲斯”、建設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核心載體,可以為日本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條件、一流的投資服務環境以及良好的創業發展環境。該園目前尚不明朗。
常熟中日創新合作產業園
中日創新合作產業園項目位于江蘇常熟高新區,將規劃270公頃工業用地作為先進制造業載體基地,同時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化常熟南部智慧新城,為入駐企業的發展提供切實的載體保障及高質量、高水準的配套服務設施。
常熟產業鏈條完整,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紡織服裝三大千億級產業,總產值占比超過該市工業產值的一半。加強對日招商,是常熟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創擴大開放優勢的一項戰略舉措。常熟正在著力把中日創新合作產業園打造成氫能源汽車產業高地。
中日(重慶兩江)產業園
中日雙方將共同搭建中日(重慶兩江)大地生物醫藥產業園;日本國際醫療產業機構將引入日本的創新醫藥項目入渝發展;重慶大地企業公園將對接相關產業發展政策、科技、專業服務、社會資本、市場和國際資源,助力快速高效地實現產業化。
重慶大地企業公園位于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城核心區,是重慶市政府和兩江新區管委會重點支持的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專業產業園區。該園區以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制造為主要招商方向,重點關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國際前沿產品。
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態工業園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該園區借鑒中新蘇州工業園建設模式,由中日兩國合作開發建設,立足環渤海,面向東北亞乃至全世界,希望成為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經濟合作平臺和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孵化平臺。
以聚集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減災防災等領域的技術、產品、裝備、服務、應用示范為主要產業特色,積極發展低碳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世界領先的節能、環保、低碳、綠色增長的產業開發區和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園區。目前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