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
地產開發環節,可優化成本的環節和關鍵節點非常多,可成本控制的關鍵路徑又非常的固定,但實際地產成本的控制往往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主要原因在于:
①地產高周轉下,各個部門各自為戰,想方設法的保住自己的KPI才是王道,所以部門墻導致的問題非常多,各個口很難形成合力。
②地產開發鏈條長且復雜多變,成本管控又屬于一個技術門檻非常高的工作,很難有人將成本控制的所有環節熟悉,并且強管控下去,支離破碎的成本管控手段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③地產標準化雖然越來越強,但是執行到城市公司的時候,其力度越來越小和靈活性越來越大,導致所有的部門都在圍繞著銷售節點工作,“保節點”成為地產人的核心使命,成本控制儼然成了“看見就控,看不見就算了”的面子工作。
④ 離職率越來越高的地產從業人員,人浮于事的問題很嚴重,人員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很多,“優化的浪潮下”誰還有心情做成本控制的工作。
⑤優秀的企業靠規則進行成本控制,劣勢的企業通過人來控制項目成本,但是對于絕大部分的房企而言沒有“成本控制清單”,強成本控制只是浮與口頭,根本沒有支撐的工具和措施。
雖然地產開發的成本控制并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優秀,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了地產白銀時代開發商“續命”的關鍵一環。優秀的企業在地產成本控制上顯然在盡最大努力的擺脫“以人為主”的優化,逐步的變成以制度和流程為管控手段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清單”顯然是這個環節必不可少的工具。
- 02 -
成本控制清單
成本控制清單,個人定義為:地產開發路徑上對成本影響較大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成本進行強管控。
只有了解和熟悉成本控制的清單,地產開發的人才可以有的放矢、重點發力的進行成本控制。
2.1 建筑設計
① 控制體形系數不僅能降低外立面率,降低涂飾、保溫面積,更重要的是能降低結構的含鋼量指標及含混凝土量指標,一舉多用。控制體形系數,重要的是在方案階段就要控制戶型規整,減少凸凹變化。
【案例】
不同的建筑體形,其單位能耗不同
上圖來源:《建筑節能》一書,天津大學 王立雄 黨睿編著
① 體形系數與建筑節能:體形系數每增加0.01,能耗增加2.5%;
② 體形系數與結構布墻率:體形系數越大,單體結構布墻率越高,含鋼量指標越高。
③ 體形系數與結構產業化:體形系數越小,其建筑/結構越規整,其預制構件標準化越利于實現。
②簡化立面造型,簡化屋面造型。減少不必要的線條裝飾構件,尤其是非可視面、非重點面上的線條對成本、施工進度影響重大,應在方案階段重點把控。
【案例】來源:昌建成本研究中心
某項目外立面線條造價占保溫總造價占比高達24%;
③建筑豎向控制。建筑豎向,一方面牽扯到土方平衡,一方面牽扯到未來的功能使用,尤其是山地建筑更加需要注意山地高差對建筑產品的影響,利用高差打造高溢價產品,控制擋土墻數量降低土建成本。
【案例】案例來源碧桂園
某擬拓展山地項目占地1200畝,高差達100米。
方案一:方案使用坡地別墅,并盡量利用紅線內坡度較小的區域,使項目的土方量盡量小。
方案二:方案使用平地別墅,盡量利用紅線內用地和紅線外放坡,項目土方量較大。
不同的豎向場地設計代表著不同的土方成本,一定要慎重對待。
④ 可售面積控制。合理控制不可售業態的面積占比,包括但不限于服務配套、架空層、贈送面積、地下室、無償回遷房等,非可售面積盡量放于地下,控制地上架空層的設置(剛需盤慎用架空層);嚴格測算贈送面積成本增加與售價增加值的關系,符合財務指標要求。
⑤ 控制門窗成本。根據樓盤檔次,選擇門窗材質,窗地比應不超過同類產品經驗值或設計限額 ;根據節能要求,控制門窗數量。根據功能房間及位置控制窗墻比或窗配置,成本的不均衡投入。
外窗專輯:門窗專輯(點擊進入)
⑥外立面。控制外墻裝飾檔次及應用比例,盡量選擇標準化的立面及做法,減少立面的成本。如有必要可以采用相近的材料進行替代使用,如:考慮外墻仿磚涂料代替外墻磚,特別是在3層以上的外立面部分 ;考慮外墻仿石磚代替外墻石材,可應用在住宅單體及商業外立面中;考慮外墻鋁扣板改為金屬漆涂料 ;
【案例】
我們以某地區中檔樓盤為例,基座兩層為石材干掛(單層建筑面積390m2),以上為多彩石涂料,其中樓盤北向為小區的主立面、南向為小區的主立面,東西立面為次要立面。
基座兩層外墻展開面積約950m2(其中南北向約670m2,東西向約280m2),原設計立面均采用石材干掛體系(干掛石材25mm,主次龍骨),單價800元/m2,總價約760,000元。
現根據立面的主次程度,將東西立面改為超薄石材一體板(石材飾面12mm,背栓固定),由于一體板能夠大幅度減輕自重,其固定方式省去了主次龍骨,其單價為450元/m2,優化后總價為662,000元,其優化成本98,000元,成本比原方案降低13%。
⑦ 節能控制。控制體形系數關鍵指標是控制能耗的關鍵因素,體形系數越大,其能耗越高,成本越高。另外,門窗是節能損耗的關鍵,達50%以上的能耗損失來自門窗能耗,故控制窗地比對能耗起著關鍵作用。此外,外墻保溫材質要控制防火及節能的平衡非常重要。甲方在節能計算中,務必審核節能計算書的參數選擇,避免節能參數選擇錯誤導致節能計算不準確(保守)。
【案例】
下圖所示,山東省75節能各地區的耗熱量指標限值要求。
通過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權衡判斷,該工程的全年能耗小于參照建筑的全年能耗,滿足 《山東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7_5026_2014)節能建筑的規定。
從上圖的節能計算書中可知,耗熱量指標計算值7.20已經接近與耗熱量指標限值7.40的要求,外圍護結構的保溫厚度基本合理,可適當的調整屋面保溫厚度及地面保溫厚度使其逼近耗熱量指標7.40的要求。
2.2 結構設計
① 地基及基礎工程
對標臨近項目的勘察資料,關注本地塊的地勘數據,避免勘察資料過于保守;根據初勘資料組織樁基選型方案比選,一般情況,各基礎類型的成本按以下順序遞增:天然淺地基基礎→復合地基淺基礎(有時采用強夯擠密砂樁等處理方式代替)→筏板→預應力管樁→人工挖孔樁(逐漸受限制)→灌注樁;控制基礎埋深,高層建筑的基礎埋深按設計規范要求為上部柱長的1/18,以滿足抗傾覆和抗滑移的要求,在實際設計中如以上要求通過計算能得到滿足,則基礎埋深可適當放寬,例如改為1/20。減少基礎埋深可以減少土方量,并對工期有利。
【案例】某工程18層住宅樓5棟、16層住宅樓1棟、15層住宅樓1棟、11層住宅樓7棟、7層住宅樓4棟、6層住宅樓19棟。
由于場地表層填土及淤泥層厚度較大,復合地基方案不可行。故采用樁基礎。
原方案:
高層部分:鉆孔灌注樁,樁徑600mm,樁長35m,單樁承載力特征值1700KN。
多層部分:預制管樁,樁徑500mm,樁長25m,單樁承載力特征值1200KN。
優化方案:
高層部分:載體樁,樁徑500mm,樁長20m,單樁承載力特征值2000KN,樁端持力層為粉土層。
多層部分:載體樁,樁徑400mm,樁長17m,單樁承載力特征值1200KN。
采用載體樁方案不僅縮短了樁長,而且提高了承載力,大大節約了工程造價。
② 基坑支護工程
應熟知場地條件,對支護出具多方案比選意見,常見的基坑支護方式一般有土釘、噴錨支護、護壁樁支護、地下連續墻,從經濟性上判斷一般是從低到高的關系,地下連續墻與護壁樁支護在某種情況下經濟性排序會發生變化。基坑支護方式往往是以上若干種的組合。應采用各種手段判斷出保證安全情況下的經濟性最優方案。
【案例】:綠地集團
**三區基坑深度均為19m左右,在三區的支護設計過程中,將原樁錨支護方案優化為“小樁加復合土釘墻”支護方案,樁徑從1000mm優化至600mm,并取消支護樁腰梁,以錨板代替,使得三區支護施工費用節約600余萬元。
③ 上部結構方案
上部結構方案由設計單位進行多種布置,結構方案的選擇要考慮經濟性、適用性。
2.3 建筑防火
防火分區
在符合消防規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布置消防分區;消防噴淋系統設計材料消耗量最少方案;消防報警系統、探頭選用可根據檔次選擇國產品牌;盡量采用建筑墻體作為防火墻,減少卷簾、防火門等設置防火分區;控制消防回路的電纜經濟性;消防設備的選型可做經濟性比選,優先選擇國產產品降低成本。
2.4 防水體系
① 防水設計符合規范設計要求,對不需要防水的部位嚴禁超配標準。
② 在設計規范中對一些公共部位的防水采用雙層、甚至更多層防水設計,但實際上并未起到好的效果,卻花費了多層防水的成本。防水的質量控制是基層、防水層、施工后保護的三要素,不是施工層數。參照工程發布的防水標準圖集及技術標準要求控制。
③ 不同的防水材料適用性與效果均不同,應根椐不同部位選擇經濟性與功能性兼備的防水材料。應注意防水材料選擇的功能性,最大限度進行經濟性比選。
④ 對不同的防水要求部位防水層的厚度要求是有區別的,設計時應避免一刀切。注意不同部位防水層的設計厚度。
【案例】:來源博牛
原設計:
優化依據
本項目針對室內衛生間樓面防水層進行優化,防水層原設計選用2厚聚合物防水涂料優化后調整為1.5厚聚合物防水涂料,此為常規做法滿足規范要求,節約成本。本項目建筑面積5萬方,該單項可節約成本12萬元。
2.5 精裝修
① 精裝修盡量按照產品線要求設計,集采能降低大量的采購成本;
② 戶型設計時,盡量歸并建筑風格,提高部品部件的采購數量,降低定制化產品的使用,降低成本。
③ 優化裝飾材料的模數,控制損耗率。
④ 減少復雜造型,設計前置封樣,控制效果的還原度。
2.6 采暖工程
① 在滿足成本適配的條件下,盡量選擇價格合理的采暖設備。
② 在滿足壓力、溫度等技術條件下優先選擇綜合單價較低的管材(如常用采暖管價格增序排列:PPR管→鋁塑復合管→PB管)宜選擇戰略品牌及單價。
③ 采暖設備規格型號盡量簡化,有利于集中招標采購降低成本。
【案例】天朗地產
經計算:
采用橡塑保溫(1200元/m3),材料及人工等費用約為25.72元/米(A、B檔);
采用鋁箔玻璃棉(500元/m3)保溫,材料及人工等費用約為15.80元/米(C檔)。
室內水暖分項在材料部分與原來相比節約約38%。
2.7 景觀工程
① 如無必要,盡量減少地形起伏,降低車庫荷載;如山地建筑,可利用山地高差做景觀造型。
② 景觀做法應選用成熟、成本可控的,比如據不同位置合理確定石材厚度,一般情況下主要部位石材選擇:(1)壓頂50m厚;(2)非行車道地面20mm厚(荔枝面采用30mm厚);(3)行車道地面30-50mm厚;(4)立面20mm厚;(5)樓梯、臺階踢面20mm、踏面20-30mm厚。
③ 軟硬景比例控制,控制水景面積,在北方地區不適合做大面積的水景甚至不做水景。
④ 選擇可替代的產品,降低成本。比如PC磚替代石材,比如GRC構件代替假石等等。
⑤ 降低景觀擋墻的長度,優化擋墻的數量,最好以景觀手法處理擋土墻,比如地形變化。
⑥ 小品、圍墻、照明系統、游樂設施,可采用成熟可靠、成本可控的做法、配置,減少成本超配。
【案例】天朗地產
從已開發的項目中可以看出,景觀中硬景的占比較高,達到43%;而硬景的成本在景觀成本中的占比也較高,達到70%。
從已開發的項目中可以看出,硬景的成本比軟景的成本高出3倍多。
2.8 地下工程
① 嚴控地下面積、單車位面積,提高可售比。
② 車位建造成本由低到高的順序為:地面露天車位→首層架空車位→地上獨立車位→半地下車位→地下車位,具體停車方式要結合容積率情況綜合考慮。
③ 控制車庫層高、覆土厚度、屋蓋形式、構造做法、車庫柱網及頂板形式,在滿足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控制結構成本。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取消或簡化地下室建筑找坡層:采用結構找坡方式,取消建筑找坡層 。
④ 通過優化地庫機房布置,增加車位,提高停車效率.
⑤ 優化車庫管線排布進行層高壓縮,降低整體造價。
⑥ 人防單元劃分與消防單元的劃分,是否經濟合理.
⑦控制結構荷載,比如 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地,人防等級及荷載對結構的影響。
【案例】消防車荷載范圍超大,成本增加
案例來源:祥生地產
2.9 電氣專業
① 優化各類機房、配電房的位置及面積,節約造價.
② 優化單體機電用房、機電管井面積,降低公攤.
③ 供配電線路優化,使電纜及電箱綜合造價最低.
④ 變壓器容最校核。
⑤ 配電方案優化.
⑥ 材料規格及型號優化。
⑦ 優化用電點位布置,合理、方便、美觀.
供電方案優化清單:來源 《當代置業五個三專業成本優化控制要點標準表單》
2.10 暖通專業
① 優化各類機房位置及面積,節約造價 。
② 優化單體暖通井用房、暖通井面積,降低公攤。
③ 方案比選。
④ 容量校核。
⑤ 材料規格及型號優化 。
⑥ 設備及期構件規格優化 。
⑦ 設備平面布局優化,管井優化。
【案例】來源于網絡
**項目,對設備用房位置的優化:
原方案:水泵房設置在-1F的最南端,偏離負荷中心,管線長度較長,供水阻力大,設備運行功率需求大;
修改后方案:水泵房設置在-2F,接近整個地下車庫的負荷中心,使管線長度和敷設更加合理;
結論:
1)設備管線的走向和敷設更加合理,長度節省;
2)管網水阻不會因為管線過長而增加,有效控制設備的功率;
3)提高了停車效率;
2.11 部品部件
① 根據產品定位,選擇的部品部件也與之匹配。
② 部品部件,如瓷磚等應減少損耗量為基本標準,切勿為了效果采用損耗量非常大的規格。
③ 金屬構件主要包括住宅的陽臺欄桿、圍墻欄桿、空調百葉、小院門等,金屬構件的標準化不僅能夠減少設計、招標次數,體現規模效益,還有利于性價比較高的金屬構件的定型。
④ 玻璃雨棚要注意玻璃的材質與厚度,要簡化支撐系統。
⑤ 其他部品部件采用定型產品,減少定制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