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四月,對文旅行業來說,一定是值得銘記的時間,與傳統四月旅游旺季的忙碌相比,今年四月的旅游季更顯得無奈,也可以用“一片哀嚎”來形容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只是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哀嚎而已。隨著疫情的肆虐,疫情管控的不斷升級,文旅相關協會組織或社會人士紛紛通過自媒體進行呼吁,希望各地政府能夠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救助身處水火之中的文旅企業。
春節期間,個別疫情管控嚴格的地區,文旅企業已經感受到了2022年旅游市場的客流波動,很多景區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景區游客量和營收均出現了腰斬的現象。春節的不景氣讓文旅人對今年的四月有了更高的期望,但是,從清明節的旅游市場表現來看,仍如一潭死水,很難激起漣漪,其實,不難看出,在疫情管控的影響下,各景區游客量持續下滑,文旅景區的運營已經出現了“疲態”現象。
令人驚奇的現象是在旅游景區逐步下滑的疲態現象下,近郊游的燒烤、露營等休閑類業態卻異常的火爆。燒烤、露營等業態與旅游景區同屬近郊游產品,為何燒烤、露營卻一直獨秀,旅游景區卻門可羅雀呢?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現實無奈,無心娛樂——
疫情反復爆發,管控持續折騰,讓老百姓萌生了“躺平”心態,這種心態極大的打擊了旅游市場活力。三年的疫情,讓人們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人們的心態充滿著焦躁和不安,疫情讓人們感覺到了危機四伏的生存壓力,過去大家一心想著“如何享受生活”,而現在大家天天想著“如何防護疫情感染”,核酸檢測已經成了人們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飯,大家的“生活”狀態已經上升到了“生存”狀態。雖然還沒有達到了面臨著生存壓力的問題,但是,卻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壓力。所以,人們在保證自身及家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更多的是考慮生活如何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大家會更多的關心生活健康保障,不會過多的去關注休閑娛樂消費。這種無奈的“躺平”心態極大地限制了人們出游的欲望,大家已經沒有了生存以外的娛樂消費興趣和心情。旅游景區作為一個娛樂消費體驗的經營業態,具有一定的文化娛樂屬性,在消費的過程中,游客需要花時間、花精力、花心思,出游前必須做好相關旅游攻略、物資準備和出行計劃安排等等。在旅游景區,還需要面臨各種防疫檢查和“潛在疫情風險”等棘手的問題,旅游體驗心情很難徹底得到放松和娛樂效果。這種繁瑣的旅游景區先決限制條件,給人們的思想上帶來較大的壓力和麻煩,所以,游客在“躺平”心態下不愿意選擇具有一定文化屬性的旅游景區,更愿意在近郊的濕地公園或者自然生態區,去規避焦慮、清空大腦,去釋放壓力、放空自己。讓自己在不確定的疫情管控下逃避現實帶來的困擾,從而達到一種身心放松的目的。
還記得,三年前我曾在朋友圈里說過,疫情會讓近郊游日益火爆,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持續的疫情竟然火爆了燒烤和露營,其實,縱觀疫情爆發以來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文旅行業并非是疫情反復和高發的行業。在疫情緊急狀態下,實施跨省熔斷可以理解,但是,在疫情處于點狀反復的情況下,還堅持跨省熔斷,那文旅企業將沒有生存的希望;在疫情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的省份,實施復雜的核算檢測和嚴格的動態清零管理可以承受,但是,我堅決反對,在個別零星確診病例的省份,仍實施省域內“割裂式”管控辦法,極大限制人員流動,既嚴重影響人們工作出行需要,又嚴重遏制人們內需消費動力。多重的疫情管控限制,對于嚴峻的經濟下行風險具有推動作用,對于國家竭力提倡的擴大內需市場更是嚴重的打擊。
疫情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是長遠的,對文旅行業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后疫情時代,文旅業態一定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一定會優化一批傳統文旅業態,催生一批全新的文旅新型業態。疫情期間,希望所有文旅人練好內功,補齊自身業態短板,為后疫情時代的崛起打下基礎。
文旅人,堅持住,共同等待,等待老天開眼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