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從崔健到二次元:X世代與Z世代究竟有何不同?

來源: IP蛋炒飯       作者: IP蛋炒飯       時間:2022-04-20
在上篇文章提到的、元宇宙的NFT營銷免費線上培訓,由于疫情一直緊繃而延遲,如果疫情緩解,將在4月底進行,請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


今天這篇,想以三天前崔健線上演唱會為開端——

說實話,一個中老年大叔崔健的線上演唱會,竟然吸引了近4500萬人次觀看,是非常讓人驚訝的,因為在此之前,崔健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搖滾也早以不是人們關心的音樂。

這次線上演唱會肯定不只有中年老大叔們的參與,還引來不少年輕人的圍觀,否則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晚上就有這么大的人群流量,但我也相信,絕大多數年輕人也就僅僅是路過,好奇看一眼而已。

因為對年輕人來說,崔健的音樂風格和語境,實在是離他們太遠了。

在我們的IP蛋飯群里,一個年輕的動漫二次元創作者的發問,恰好體現出了Z世代的好奇與迷惑:

圖片


這個對話簡單卻很有信息量,暗含了三個世代——

1、一個Z世代在問崔健是誰?
2、一個Y世代在回答,對崔健既尊重又疏離;
3、起因是我、一個X世代人在群里推薦了崔健演唱會。

三個世代同時浮現出來。

先簡單介紹一下三個世代的界定。


X世代(1965-1980年出生)


中國的X世代和西方的X世代有巨大不同,是因為出生和成長環境造成的。


這一年齡段的人,都出生在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剛開始時,因此,在他們的腦海里,存有對文革的記憶,以及童年時貧瘠的生活記憶,又受過完整的理想主義教育,在成長期又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展。


所以,中國的X世代是充滿情懷和富于行動力的一代人,既對生活的奮斗持有信心,又始終對現實有危機和不安感。


Y世代(1980-1995年出生)


Y世代又叫“千禧一代”,中國的千禧一代和西方的千禧一代仍然非常不同。


這一年齡段的人,都出生在改革開放經濟起飛的年代,在少年時代又踏入了第一代互聯網的信息爆發,因此,在他們的腦海里,主要存有對改革開放后的記憶,沒有多少文革及貧瘠的記憶,理想主義教育也薄弱很多,其成長期主要是在經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接軌的過程。


所以,中國的Y世代是相當實干和不太意識形態的一代人,他們既對生活的奮斗持有信心,又更加娛樂化。


Z世代(1995-2010年出生)


這一代人完全是在互聯網出現后長大的,因此被稱為互聯網的原住民,網絡和數碼產品是他們與生俱來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次元文化在全世界的流行,深入影響了這一代人。


由于成長環境相似,中國的Z世代和西方的Z世代其實有相當大的相似性,但最明顯不同于國外的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的Z世代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庭長輩的呵護關懷程度更高,孤獨使他們更渴望依托網絡和興趣社群尋求認同。


所以,中國的Z世代是最重視體驗感娛樂感、也最輕視理念的一代人,由于享受了很多現成的果實,他們的現實進取感其實在三代人中最少,而且由于正處于全球化的反動期,他們又明顯比上兩代人更重視民族主義和傳統文化。


在這三代人中,Z世代和X世代的表面差異特別巨大……


想借這篇文章,認真探討一下——


中年大叔大嬸們的X世代
與兒子女兒們的Z世代
究竟有何不同?


為何這兩代人之間的表現如此迥異?以及被很多人忽略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我既是中年大叔的X世代人,又因為在做IP開發,一直與年輕Z世代聯系緊密,我一直很想把這兩代人進行一次文化模型比較,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是完成了一個宿愿……




1、X世代和Z世代,

兩種文化心理模型……


雖然人性是相同相通的,但在如何打通現實和理想的路徑上,兩個世代形成了兩種很不一樣的文化心理模型。


X世代的心理實現模型是:一元二次方。


Z世代的心理實現模型是:二元分離


現在詳解一下:


一元二次方,

從現實到理想的升級追求


幾乎所有四十歲到六十歲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現實和夢想的差距,現實的貧瘠和實現夢想的艱難,總是同時困擾著。


對他們來說(也包括我),現實是不夠好的、不理想的,有各種缺陷的,人生的任務,就是突破現實、通過努力,去達到彼岸。


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小說《生活在別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都在講現實的苦惱,和對生活別處的追求。


所以,X世代的人其實是追求“一元二次方”的族群,生活是現實的、只能一元的(沒有網絡),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如何突破這個一元,實現對彼岸的二次方到達,這種將一元向二次方的升級努力,貫穿了大叔大嬸們的大半生。


因此,最受X世代激賞的音樂和明星IP,是崔健、汪峰、韓紅、那英、劉歡、許巍、樸樹、鄭鈞、毛阿敏等等,在這些作品中,總是透露著這樣的糾結:一方面總是表達在一元的現實泥濘中的掙扎,另一方面又永遠在追求二次方的升級,這就是中國一代中年人的困擾和奮斗,X世代人終此一生,都既是現實主義者、又是理想主義者。




二元分離

將現實與理想/夢想的分開


到了他們子女這一輩的Z世代,情況不一樣了。


對于Z世代的人來說,現實并不差,從小生活在相對安逸的環境中,社會一直在進步,這反而使得Z世代的現實主義危機感很不強。


同時,Z世代在青春成長期時,往往有大量的時間觀賞各種動漫、次元文化以及游戲,再加上網絡的普及發達,使他們有充分時間在虛擬中遨游。


所謂二元分離,指的是現實與精神生活的分離,用年輕人的話語,則是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分離。


這,就是Z世代的二元分離


以二元分離方式生活的Z世代,其實是身在此岸,心在彼岸,彼岸有各種異世界的存在,供他們暢游、暢想,和同好者交流。他們的精神生活其實挺富足的,只是從現實的角度看,實在和現實關系不大。


人性中渴望的理想或夢想怎樣實現呢?在異世界里實現也挺足夠的。


我前天在某群里一次討論中,曾經這樣描述年輕Z世代的特點:“年輕人的心靈其實在異世界里。“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異時空才是他們的心靈真正棲居的地方,而現實生活只不過是他們的客居。他們更容易在虛擬世界里尋找認同感,面對現實世界卻有些漠然。


這樣說可能有些太絕對,但至少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大叔大嬸們會發現,年輕人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是寡言少語的,不只是對長輩不怎么說話,在朋友圈等半社會的場景里也是盡量少說,將朋友圈設定成三天可見更是非常普遍的事。


我的一個大叔高齡朋友的感嘆:“我公司里的那些年輕人,只有在發工資時才會吱幾聲,平時也只是有工作才交互一下,其他時間基本隱形。”


但同時,他們卻可能在他們自己的空間里、或者B站上,卻異常活躍,這就是典型的二元分離式生活。



他們會用只有他們最理解的IP符號進行MEME化,變成社交貨幣,去和自己人交流,而對于長輩和社會,則會用另一套話語,這之間彼此是分離的。



總之,我們可以發現,同樣是現實和理想的矛盾及解決,Z世代和他們的父母輩X世代,走了完全不一樣的實現/滿足路徑。


Z世代的二元分離,是夢想與現實是平行時空;


X世代的一元二次方,是試圖用現實找到夢想,所以才有了年輕人所不太理解的情懷。


用三國演義里的梗,二元分離,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一元二次方,則是三顧茅廬三分天下。


所以Z世代的喜歡的音樂和明星IP,從海賊王、火影到工作細胞、國王排名,再到各種青春偶像,呈現出非常多元化的趨勢,在態度上都明顯更柔和而不憤怒,連嘻哈音樂都更俏皮而不是激烈。


所以當我看到某些文章,介紹國內的Z世代時用了一個詞“躊躇滿志“,就覺得并不準確,Z世代的人明顯更喜歡在現實中去考公務員、當教師這樣一些相對現實壓力沒那大的工作,這樣他們能把時間和精神放到異世界中去冒險探索。


所以”躊躇滿志“這個詞,對X世代或Y世代來說更恰當。


但同時,Z世代年輕人,這些網絡的原住民們,一定比他們的父輩,更懂得如何將異世界連接到現實中。




2、X世代和Z世代,

迥然不同與內在相通


一元二次方和二元分離,這兩種非常不同的、解決現實與夢想差距的方式,使X世代和Z世代的代溝差別明顯。


Z世代往往不明白父母們珍視的情懷為何物?


X世代也往往對子女們所喜好的二次元形象一臉懵逼。


X世代無論喜不喜歡崔健,都會對”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樣的文化IP秒懂。


而Z世代不可能身心理解”新、長征、搖滾、路上“這幾個詞組合在一起的化學反應,他們更容易理解的,是玄幻、架空、魔幻這樣一些現實與異世界分離的表達式。


對生活質感的巨大理解不同,使得身為父母的X世代和身為子女的Z世代,如同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星球上。


我舉一個最明顯的語境差別詞:


姑娘


在中老年X世代的一元二次方語境中,“姑娘”這個詞,其實是有某種精神意境的。


“姑娘”這個詞,在X世代的語境里,遠遠不只是代表著異性,還代表著對純潔愛情的向往、對家庭和對歲月靜好生活的渴望,一顆無法安寧的心對停下來靜享生活的追求。


從崔健的《花房姑娘》,到各種音樂歌詞里對“姑娘”這個詞的重視和描述,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姑娘”背后的精神渴望。甚至可以說,凡是在歌曲名里有“姑娘”這個詞的,無論何時誕生,在精神上都和X世代的精神緊密相關。


比如近期被認為最有搖滾傳承特質的歌手「隔壁老樊」,就有好幾首以姑娘為名的好歌,另一個更通俗流行的歌手海倫,其作品《橋邊姑娘》,也透出一股濃濃的上世紀80年代氣質。


用IP的文化基因來說,“姑娘”這個詞其實是X世代的模因meme,能夠迅速在X世代里引起情感共鳴和文化共振。


今年年初我去大理時,在洱海旁的小亭子里,聽幾個流浪的民謠歌手唱歌,他們三句話不離的主題,就是姑娘與愛情……“姑娘啊,你在哪里?我們的愛情死去了嗎?”


聽得我很感觸,我忽然覺得,好像已經很久沒看到“姑娘”這個詞在主流和年輕人的文化里頻繁出現了。


因為在Z世代的語境里,“姑娘”這個詞被無限分解了……


我簡單統計了一下,Z世代至少有十幾個不同詞,既有“蘿莉、御姐、娘、醬、腐女”這些大家相對熟知的,還有很多大眾完全不熟知的詞,去分解“姑娘”的內涵


每一個詞都代表了女生的一種不同狀態,又代表著一種不同的亞文化。


經過這么多的分解,甚至可以說,統一的、單一概念的“姑娘”,在Z世代其實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種小變身和變體。


X世代也曾有過各種“姑娘”的各種表述,但無論怎么表述,還是同一個概念。


而Z世代的各種對女生的名詞,真的是在表述不同種類。


這當然可以說是社會的進步,使得女性不再被抽象化單一化。


但同時也很顯然會造成,當X世代的大叔大嬸們心懷激動地說起“姑娘”這個詞時,Z世代的少男少女們,會真的無感。



所以,不是說Z世代沒有姑娘,而是在二元分離的宇宙里,有太多不一樣的姑娘了,您到底指的是哪一種?


另一個幾乎在Z世代語境中消失的詞,是——


情懷


情懷是一個X世代特別重視的、充滿神圣意義的詞。


但是在Z世代的語境里,“情懷”這個詞基本不存在。


所以當X世代說情懷時,Z世代一定是一臉懵圈。


“情懷”到底是什么?其實是一個感情+理想+胸懷的結合體概念,是一個綜合體,代表著X世代從一元向二次方的超越追求。


在X世代的心境里,真正偉大的感情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和理想、胸懷這些宏大的追求結合在一起的,成為更高追求的情懷,這是只有經過了理想主義教育并且相信理想,又經歷了幻滅和重生的一代人,才會有這樣的心態。


但是在Z世代的二元分離心境里,這些是分開的……不是沒有感情、也不是沒有理想、沒有胸懷,只是這當中的區別,如同水和油的區別一樣明顯。


在Z世代喜愛的各種動漫、二次元內容中,既有純情感、愛欲的情愛系,也有充滿夢想的熱血系,還有不強調理想卻注重關愛的治愈系,這些都是不同的內容系,是可以分開的。在這樣的內容熏陶下,Z世代自然可以彼此分離去理解。


Z世代會認為情就是情,理想就是理想。


所以,“情懷”這個詞在Z世代的各種文化中就很難普遍存在,或者說,只存在于某一個內容系的角落里。


年輕人不是沒有情和懷,只是不需要情懷這個詞來進行現實的一元二次方升級。


Z世代的多元化內容汲取成長方式,使得他們已經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各有各追求,條條大道皆可。


所以,Z世代和X世代的不同,絕不是人性的不同,人性永遠是一樣的人性,人性的共情也永遠是共通的。


大家都需要愛、需要激情、需要夢想、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生命的提升和升級……X世代曾經追求的各種東西,Z世代也同樣追求,并無二致。


但是時代的語境變了,“姑娘”、“情懷”這樣一些對上一輩人有普世意義的詞匯,在年輕一代那里,已經分拆、多元化了。


對IP文化的態度,最能看出兩代人的不同——


于父母輩的X世代來說,IP是理想的投射和現實的激勵更重要;而對于子女輩的Z世代來說,IP首先的功能是網絡上的社交貨幣,同時也是是通往異世界的魔鑰。


因此,我們在開發和創造IP時,運營IP文化時,一定要明白這兩種人群的文化心理模式是不同的,才能做出受不同年代人喜愛的IP。




3、新時代的局勢


未來的時代,會和過去二十年Z世代的成長環境有巨大的不同。


簡單來說會很嚴峻,超出過往幾十年的危機和挑戰正在到來,疫情的出現和持續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對Z世代的人來說,最殘酷的一點是,原本可以二元分離、既享受現實又超脫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再能輕松怡情地持續了。


這對Z世代的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絕對會帶來潛移默化的心態轉變—— 


現實的嚴峻,使得現實不再是象牙塔。


不再只是夢想偶爾照進現實就夠了,需要能解決越來越嚴峻的現實問題才行。


僅僅成為異世界的騎士是不夠的,還得成為現實世界的騎士。


Z世代會怎樣調整和迎接未來,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因為一個新的時代才剛剛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