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要過去了,都有哪些市場熱點事件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下是筆者的個人盤點:
1、淄博燒烤出圈、貴州村超爆火…網絡熱點帶火了一批旅游目的地,也讓更多的城市陷入了“城市營銷”的焦慮。
2、李佳琦“哪里貴了”讓不少人破了大防,花西子隨即展開的“發瘋式”危機公關適得其反,默默無聞的國貨老品牌蜂花、活力28等卻被一波反向消費帶火。
3、醬香拿鐵上市即引爆,喜茶聯名FENDI贏麻了…品牌間的IP聯名大賽讓人眼花繚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損耗了消費者的熱情。
4、一邊廂精心打造的人設無人問津,一邊廂各種“普通人”瞬間火爆全網,一個段子、一張照片就能一夜漲粉百萬,流量的密碼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
5、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內部矛盾外化引發全網輿論危機,是商業與粉圈文化的碰撞,還是職場人的逆襲,超級個體崛起?
6、電商巨頭拼低價,手機友商拼專利,市場愈發困難,淘汰賽愈發殘酷,競爭對手之間的商戰進入更直接的懟臉叫罵、貼身肉搏階段。
7、寺廟游、特種兵游、citywalk、上夜校……當代年輕人的新玩法層出不窮,焦慮和壓力也始終相伴相生。
8、AI推動營銷行業變革,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對內容領域持續滲透,時代浪潮下,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個人,都將何去何從?
……
回望2023,市場似乎越來越讓人捉摸不定,營銷人面臨的是一個超級不確定的環境,既有天降富貴,老天爺追著喂飯,也有瞬間塌房,從頂峰跌入低谷。
為什么?
為什么過去百試百靈的營銷策略不靈了,嚴密的推理和論證失效了?
精心布局的營銷頻頻“翻車”、“爆雷”,“不符合邏輯”、無意識的動作卻爆火?
營銷真的成為一門“玄學”了嗎?
種種跡象表明,事情起了根本的變化。
新時代下的新營銷講了很多年,很多企業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新時代下的消費者、營銷環境、技術手段…全變了。
來自舊時代的認知和操作,與新的觀念、新的渠道、新的形式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張力,這種拉扯的結果,正導致越來越多的不可預測事件發生。
——
“新”的東西“新”在哪?新與舊的碰撞又是如何產生的?一切總還是有跡可循,我試著闡述幾個方面:
消費者渴望簡單與真實
VS企業營銷訴求的復雜化
消費者每天面臨無數的選擇——類似“中午吃什么”這種——每一個選擇都會讓人付出很大的精神代價。簡單的消費決策似乎成了奢侈品,原因有很多:產品與需求的錯位、企業追求附加利潤為產品疊加不需要的功能、產品和品牌同質化、品牌出于自我表達的需要自說自話、忽視消費者體驗……
消費者在追求簡單、直接的消費過程上是徹底的,這要求企業在產品組合、價格折扣、廣告宣傳……等等方面都應該力求簡單化。
蘋果是一個代表性案例,以其簡單化原則而聞名:比如刻意限制公司提供的產品和型號數量,簡化優化客戶服務的體驗、流程,iOS系統本身就是簡單原則下的產物。
真實性更是新一代消費者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這本無需多言。
但在市場和成本的壓力之下,我們的營銷人員仍然傾向于追求多和復雜,傳達的信息要足夠多、活動玩法要足夠冗長、消費者的體驗流程要足夠復雜…所以矛盾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