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人會說,升不升職都無所謂,關鍵是錢多就可以。可是,事實上,升職和加薪是聯系在一起的,你要想拿更多的錢,就必須得升職。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只要好好干,就能得到晉升。可是走上職場之后,你會發(fā)現事情要復雜得多。事實上,我們經常會發(fā)現能力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獲得了晉升,甚至是能力還不如自己人都獲得了晉升,而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
那么另外一種理論就是厚黑學了,它主張臉皮厚、心腸黑,才能在職場無往而不勝。這種理論比前者更有市場,職場人受過一些挫折后,特別容易被這樣的理論所迷惑。
如果只能在這兩者中二選一的話,我寧肯讓你選擇做個好人。因為這兩種理論都不能讓你順利的獲得晉升。但選擇做個好人,至少可以讓你獲得一份內心的寧靜。當然,這必須是你真真正正在做一個好人,而不是因為你沒有勇氣為惡。否則的話,你的內心只會倍感煎熬,而不會有寧靜。
如果這兩種理論都不對,那晉升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呢?我覺得是有的,要不然我也不需要在這里廢話了。
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一種游戲,既然是游戲就會有游戲規(guī)則。如果要學下象棋,那你首先要學的一定是象棋的游戲規(guī)則。那么職場也一樣,你要想在職場上游刃有余,首先要學的就是職場的游戲規(guī)則,它雖然不能保證讓你升職,但它是一份升職的路線圖。
一聽要談游戲規(guī)則,你可能會想到網上那些教你耍詐的、教你玩心機的東西。我這里不會有任何跟這些相關的東西,而且我也勸你不要去看那些,因為一旦被那些影響了,你的一生就毀了。
也許有人會說我這是危言聳聽,并且舉例說他們單位某某人就是靠這些上位的。當然你學這樣的勾心斗角,可能也會獲得一點小小的甜頭,可是當你這樣做了,你就要承擔一個后果,那就是我們都是以己度人的。一旦你對別人耍陰謀,玩心計,那么任何人對你的關心和幫助,在你眼里都會成為一種圖謀不軌的惡意。你的人生就徹底變成一場陰謀大劇了。
試問在這樣的劇本里,你又怎么可能獲得內心的寧靜,而沒有內心的寧靜,你又談什么幸福人生呢?要知道升職加薪這些不過是手段罷了,我們真正的目的是過一個幸福的人生。所以我要講的都是人生正道的東西,跟陰謀詭計完全無關。
每當說到這個觀點,我經常會受到反駁,“你錯了,晉升不是靠能力,而是靠關系。”
我們再來說能力,能力這個詞大家都懂,但在現實中,什么叫有能力卻并不是那么清晰明了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定義。你至少會碰到四種。
◆ 第二,別人認為的有能力。既然你自己身處其中,而你認識都不夠客觀,那這些外人的認識又怎么能客觀呢?
◆ 第三,公司認為的有能力。那么什么是公司認為的有能力呢?也就是公司績效認可的能力,經常會有人用自己認為的有能力去挑戰(zhàn)公司的績效指標,認為公司的績效指標不合理。這又是一個思維誤區(qū)。公司績效指標合不合理與你應該不應該遵守公司現行的績效制度,這是兩個問題。前者是公司人資管理如何精進的問題,后者是你的選擇問題。你選擇沃爾瑪就得遵守沃爾瑪的游戲規(guī)則,你選擇胖東來就得遵守胖東來的游戲規(guī)則。你如果身在沃爾瑪卻期望胖東來,那不是企業(yè)有錯,是你有問題。
◆ 第四,行業(yè)認為的有能力。這是一個行業(yè)通用人才的標準,就是你的能力在沃爾瑪能達成績效,換到胖東來仍然能達到績效,甚至說換到萬達去也一樣能達成績效。我在這里用行業(yè)其實已經縮小了標準,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定義應該是通用的,這個通用不但是跨企業(yè)的,而且也是可以跨行業(yè)的。在其他行業(yè),很多人才都是跨行業(yè)流動的,比如阿里找的那個關明生,是美國通用公司的,他本身就不是做互聯網的。喬布斯找的那個人是百事可樂的,也不是搞高科技的。
公司的績效是公司對能力的要求,這個雖然會很具體,但又過于詳細,也不能讓我們很好的把握能力的構成。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了解行業(yè)對能力的要求。這樣的話就必須對能力做進一步的拆解。
我覺得能力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
◆ 首先是知識。知識就是對事物的描述和對規(guī)律的揭示。比如你是做商業(yè)地產的,那你總該知道什么是商業(yè)地產吧,還得知道什么是業(yè)態(tài)吧,也得知道動線吧,還得知道定位的原則吧等等。知識是最容易掌握的,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閱讀書籍和文章來掌握。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因為如果連自己干的這件事是什么都沒搞明白,那做個基礎員工是沒問題的,但晉升到高位恐怕就有難度了。
◆ 第二是技能。技能就是把知識轉化成行動的能力,而且不但要有行動,還要能夠達成目標。技能是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的,它不是聽課或者讀書就能建立起來的,是在不斷實踐中積累出來的。技能涉及的面比較廣,像思維能力就是一種技能,還有溝通能力、談判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回頭我們可以專門就技能做個系列的分享。
◆ 最后是態(tài)度。態(tài)度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最簡單的就是積極還是消極。很多人不把態(tài)度當成一種能力,其實它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它提供了行動的動力,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磨練技能,如果動力不足的話,你是很難堅持的。
而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才會讓你用想象力去構筑未來的成功,這樣就會給你提供持續(xù)不斷的動力,去進取,去克服困難。而消極的心態(tài),會讓你構筑一個失敗的場景,那你就會失去行動的動力。
這三大要素共同構成了你的工作能力,缺少任何一個都會讓你的能力有缺陷,所以要保證它們的均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