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瑞士達沃斯、法國干邑……這些或產業發達、一枝獨秀,或人文深厚、風景秀麗的小鎮留給世界以深刻的印象。看浙江特色小鎮發展之魅力,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得秀洲區或是最合適的“切口”之一。
眾人在光伏小鎮
200家企業入駐,累計投資額350億元(人民幣,下同),聚集了阿特斯、福萊特、瑞翌新材料、朗新新耀等一大批龍頭企業……三年來,小鎮依靠著“光合作用”,從一顆種子長成茂密大樹,令嘉興成為全球光伏產業領域的新磁場。
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秀洲光伏小鎮,其未來發展也備受關注。
嘉興秀洲區委書記吳炳芳表示,產業創新綜合體將成為小鎮接下來的發展目標。而作為嘉興的新興城區、長三角的黃金腹地,秀洲也將為小鎮提供更多底氣支撐。
光伏小鎮
“從無到有”光伏小鎮的成長之路
在嘉興,鮮有一個地方,如秀洲光伏小鎮這般,數年的日新月異,如此引人矚目。
沿著康和路直走,道路兩邊的一塊塊太陽能面板惹人注目,路邊的路燈、路口的交通信號燈都由這些精致的小面板供電發亮,光伏垃圾桶、光伏停車棚等一系列節能環保的設施分布其中,這便是如今的光伏小鎮,一個極具光伏特色的高新產業集聚地。
對于小鎮變化,已經在這里深耕數年,目睹著小鎮成長的嘉興市秀湖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邵堅,體會深刻。“這里以前是荒地,人煙稀少。現在的改變完全是天翻地覆。”
除去顏值提升,小鎮的產業集聚速度同樣令人“刮目相看”。
旭科新能源副總經理劉杰鵬回憶,三年多前其來到小鎮時,這里還稍顯冷清,而現在小鎮已經成為同行爭相落戶的選擇。
如其所說,僅僅三年,從無到有,直至166家光伏企業入駐,秀洲光伏小鎮的成長速度可見一斑。
“秀洲光伏小鎮已形成光伏產業的特色高地,構建起了光伏產業生態圈。”秀湖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顧佳煒說,對于其“成功密碼”,他強調著“硬實力”與“軟實力”的作用。
在節能環保領域,英國的小鎮托特尼斯世界聞名。顧佳煒看來,在國內,秀洲光伏小鎮作為中國分布式“光伏新高地”,在先天條件上同樣具有“硬實力”。
“我們有光伏產業的基礎特色,形成了光伏生產到運維的閉環。高鐵到上海是半個多小時,國際人才會議交往密切。公共服務配套方面,也頗為完善。”顧佳煒舉例。
同樣成為他信心來源的,還有光伏小鎮的“軟實力”。
以招商團隊為例,這里按照“店小二”服務標準,不僅提供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實現了“辦事不出鎮”。此外小鎮團隊數年的深耕,也讓他們成為了光伏產業的半個專家,借助政府主管機構和服務平臺,他們可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貼心服務。
“小鎮會客廳”——秀洲光伏科技館展廳
小鎮“先進性”步伐加速引期待
于光伏小鎮而言,要實現“國際一流”,產業引領是必須面對的命題。在集聚特色產業方面,小鎮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不久前,由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973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首席科學家肖旭東教授在2015年創建的旭科新能源,自主研發出國內首創的銅銦鎵硒柔性太陽膜電池。
“它的厚度只有0.3毫米,可以隨意彎曲,輕薄便攜。”旭科新能源副總經理劉杰鵬介紹,其高轉化率、高穩定性的特點,不僅適用于飛艇、無人機、衛星等高端市場,還能應用于太陽能帳篷、太陽能背包、太陽能充電屏幕等個性化光伏產品。
“光伏小鎮的運營團隊深耕行業數年,了解其現狀、環境、趨勢,對小鎮的未來有深入思考。”顧佳煒說,小鎮一邊堅持“高與新”結合,完善“招商地圖”;一邊強化政策,出臺了10億元光伏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計劃。
如今,通過集聚光伏運維企業總部,秀洲光伏小鎮引進韓國OCI、晶科家庭能源等大型企業成立了覆蓋東南亞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區域總部;培育出新耀光伏發電系統運維服務平臺為國內2000余座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運維服務。
“小鎮會客廳”——秀洲光伏科技館展廳的光伏幕墻,白天吸收光能,晚上則自動進入儲能系統。
展廳里的大屏幕上,嘉興光伏電站的發電數據實時監測:截止4月11日,秀洲光伏科技館累計發電量為4.34萬kWh,減排二氧化碳47.15噸,節約標準煤17.54噸,減少樹木砍伐119棵。
這項互聯網+新能源的監測控制系統由入駐小鎮的朗新新耀嘉興能源云中心研發并投入使用。
除了發電數據統計,針對市場上分布式光伏的運維工作,該中心推出的光伏云產品,還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其技術總監繆鷺鴻介紹,通過這套運維系統,可以實現國內各地的光伏電站數據的監測統計,遠程遙控前方進行故障排查。
光伏小鎮效果圖
引國際人才光伏小鎮強支撐
光伏小鎮積極鼓勵優秀企業“走出去”面向全球競爭,同樣也在國際人才“引進來”方面付出努力。
“現在已經不經常回香港了。”從香港遷來小鎮的劉杰鵬,如今把家安在了嘉興,他說,小鎮這里離高鐵站半小時車程,去上海或其他地方交通都非常方便。
如其所說,近年為吸引國際化人才,秀洲在政策層面出臺了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16條和“秀湖雙百計劃”,對頂尖人才團隊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滾動支持。同時,加快推進嘉興(秀洲)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6000套人才公寓等配套建設。
此外小鎮打造的醫療、教育設施等一體化服務,也令光伏人才沒有了“后顧之憂”。
據悉,小鎮目前已引進16名泛光伏類“省千”以上高層次領軍人才,吸引國內外專業光伏人才數千名。如今,通過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上海交大等13家國內外一流大學、科技園區合作新建創新載體,“光伏小鎮”已實現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全覆蓋,培育了4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
具體來看,打造“打造產業創新綜合體”、“人才集聚”已成為小鎮的國際化思路。
圍繞這一目標,小鎮將突出“市場、技術、價值、品牌”導向,深化同國內外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以及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的合作,打造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光伏技術研發、技術應用、產業化生產的一體化綜合性國際化平臺。“要全面形成光伏創新產業的承載地,美好生活的發源地,建設國際一流的光伏小鎮。”吳炳芳說。
從南湖紅船到光伏小鎮,人們從過去的輝煌中看到了將來的發展。而展望未來,國際化正讓光伏小鎮匯聚著更多期待,也為嘉興打開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嘉興秀洲國家高新區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