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江邊集鎮,曾經的化工重鎮,正在蛻變為引人注目的特色小鎮!1月23日,閔行吳涇鎮舉行區域迎新主題活動,邀請了吳涇特色小鎮專家顧問團成員、重點園區和納稅百萬以上企業負責人、基層“三長”代表和群團骨干們近400人來到現場,共同見證并分享這個科技時尚特色小鎮“成長”中的喜悅和憧憬。
在現場,吳涇鎮不僅為“浦江第一灣公園”正式揭牌,還對外發布了“特色小鎮產業地圖”和“特色小鎮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據介紹,去年6月,吳涇鎮完善并實施了《吳涇鎮科技時尚特色小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去年一年,在特色小鎮的土地上,蓮花南路主軸上的森馬二期、拉夏貝爾產業園建成啟用,衣戀二期完成樁基施工;同時,紫竹研發二期、智能醫療基地和元江路地鐵上蓋項目有序推進。另外,蓮花南路東側地塊控規釋放進展順利,塘灣老街風貌保護區方案不斷完善;“浦江第一灣”概念深入人心,先后舉辦了中秋賞月音樂會、“今·致生活”上海時尚文化節、國際少兒模特大賽等時尚文化活動。
產業發展方面,去年吳涇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93億元,科技和時尚兩大主導產業占比不斷增加、集聚效應逐步凸顯,全年完成稅收占全鎮稅收總額的82%。目前,全鎮有時尚服飾類企業8家,品牌40余個。全年新注冊1325家企業,新增67家納稅超百萬的企業……隨著區域統籌發展的推進,吳涇鎮與紫竹高新區、華誼集團、閔行區濱江管委辦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去年,紫竹高新區在年度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上升至第13名。
一批重大項目也快速推進。目前,在吳涇鎮境內,地鐵15號線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23號線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該鎮還完成了東川路等9條暢通路的建設,進一步方便了居民出行。此外,寶龍藝悅和萬怡酒店正式營業,600畝蘭香湖全面開挖,紫竹研發二期和半島東區開發有序推進。
對于特色小鎮建設,當地百姓越來越有感受度。他們發現,吳涇的環境更美了,和平村順利完成市級“美麗鄉村”驗收,放鶴谷一期開園,和平大院和紫竹半島鄰里中心啟用,櫻桃河成為上海市“最美河道”。他們還發現,吳涇的社區更安全了,成功獲評“上海市安全社區”和“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區”。此外,華師大(閔行)基礎教育集團積極助推吳涇教育快速發展,吳涇醫院成功轉型“閔行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籌)”。
根據新發布的吳涇鎮產業地圖,該鎮將聚焦“科技+時尚”兩大產業集群,逐漸形成“一軸兩帶三區”的產業布局。
“一軸”即蓮花南路科技時尚功能軸,主要依托蓮花南路兩側的龍頭企業和載體資源,加速集聚科技和時尚領域的優勢企業、高端要素和創新平臺,打造上海南部重要的科技創新動力軸、時尚產業功能軸。
“兩帶”即黃浦江創新生態活力帶、北吳路秀美鄉村體驗帶。其中,黃浦江創新生態活力帶根據全市規劃,將建設成為上海南部的公共中心,其核心功能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區、上海未來的時尚創意展示區、黃浦江上游的生態休閑宜居區。北吳路秀美鄉村體驗帶,以塘灣老街歷史風貌保護與和平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實施放鶴谷二期、燕秀生態種植基地、櫻桃園、塘灣野生動物棲息地、綠亮生態園、上海市學生學農基地等六大鄉村振興項目,打造留得住鄉愁的吳涇秀美鄉村。
“三區”,則包括南部卓越科創城區、西部魅力時尚新區和東部未來產業社區。其中“南部卓越科創城區”,重點依托紫竹高新區既有的研發一期和全力推進中的研發二期、大學校區等資源,加強基礎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科技龍頭企業,高標準配套創新創業環境、生活服務功能;“西部魅力時尚新區”,圍繞時尚主題延伸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拓展價值鏈,打造集研發設計、創新孵化、展示體驗、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全鏈條、高品質的時尚功能集聚區;“東部未來產業社區”是全市重要的戰略留白區域,去年底發布的《上海市產業地圖》將此區域的產業定位明確為“人工智能+科技時尚”,目前市政府已啟動控規釋放的研究工作,吳涇鎮將全力做好各項配合保障工作。
為適應產業政策的規劃和實施,更好實現人才對特色小鎮的推動作用,吳涇鎮新發布的“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重點打造“一個平臺、一項工程和一個體系”。其中,“一個平臺”,指的是以高端人才為引領,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專業對口的高校人才到吳涇干事創業的人才集聚平臺;“一項工程”,指的是面向企業精英、行業領軍、園區高管、名師名醫、黨政干部、專業社工等開展學習培訓的人才賦能工程;“一個體系”,則是集群化人才服務、社會化人才服務和市場化人才服務“三位一體”的人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