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批量消失的文旅特色小鎮

來源:勁旅網       作者:勁旅網       時間:2019-07-12

要么灰飛煙滅,要么涅槃重生……

 

不斷加長的名單

 

 

 

這是一份在持續加長的文旅特色小鎮消失名單,每一個小鎮名稱的出現,都成為這股曾經洶涌澎湃浪潮中,過眼云煙一般的絕美浪花。僅僅5年時間,滄海桑田,從批量制造到批量消失,它們都經歷了什么?

 

時間回到2014年10月,風起。

 

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強在考察“云棲小鎮”時,首次提出“產業特色小鎮”概念。隨后,“特色小鎮”時代正式開啟。

 

2016年,“特色小鎮”迎來歷史性的一刻,在得到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后 “特色小鎮”戴上了改革先鋒的王冠,“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等一系列榮譽紛至沓來。

 

文旅產業成為這新浪潮大軍中的急先鋒,旅游、文化、康養、體育……一批又一批打著文旅旗號的特色小鎮前仆后繼,遍地開花,百億、千億、萬億……夢想有多大,產值就有多高。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5年過后,特色小鎮的經營現狀可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文旅小鎮更是慘不忍睹。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6月底,全國范圍內至少有50家文旅小鎮處于、倒閉、爛尾以及降格、淘汰狀態。

 

2018年9月13日,浙江省公布了前三批108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的2017年度的考核結果。

 

其中,29個小鎮考核合格, 14個小鎮考核警告, 7個小鎮考核降格,由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降格為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

 

在警告、降格名單中,不乏平湖國際游購小鎮、甌海生命健康小鎮、上城南宋皇城小鎮、龍泉寶劍小鎮等以文旅為主題或者打文旅擦邊球的特色小鎮。

 

批量制造的特色小鎮正在批量消失,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么?

 

同質化、盲目跟風

 

2016年1月1日,陜西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開園迎客,文化村以著名作家陳忠著作《白鹿原》為原型打造,在影視劇的帶動下,開業當天就接待游客12萬人次,紅極一時。

 

在當時,西安新任書記王永康曾多次到民俗村進行調研,并將其推舉為通過“旅游+”打造民俗特色小鎮的典范。

 

如今,白鹿原文化村正在遭遇游客數量驟減的困擾,在長達數百米的小吃街上商戶大門緊閉。

 

景區方面曾表態“正在升級改造中”,但有不少商戶通過社交媒體及點評網站反映,游客數量驟減導致高額租金難以應付,不得不搬離……

 

就在白鹿原文化村102公里之外的和仙坊已經宣告關門大吉;和袁家村同在禮泉的東黃小鎮過往熱鬧的街區如今空無一人,幾乎所有商戶已經關門;馬嵬驛投資的蒲城重泉古鎮商鋪比原來大約關閉三分之一……

 

陜西省大批特色文旅小鎮遭遇滑鐵盧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若以西安市為圓心畫一個半徑為200公里的圓至少可以圈出5家模仿袁家村的文旅特色小鎮、特色鄉村。

 

陜西省文旅特色小鎮、鄉村的策略就是模仿袁家村。但較為遺憾的是,只學到了皮毛,沒有學到袁家村的成功真諦。

 

“不知道從啥時候起國內的人文景點基本就是小吃城。”網友“那少少”在大眾點評中留下了她在白鹿原民俗村的游后感。

 

位于四川成都市成華區的仿古特色街區龍潭水鄉,總投資約20億元,開業之初被譽為成都的“清明上河圖”。

 

如今,成都的“清明上河圖”絕大多數商鋪大門緊鎖,游客接待中心的座椅和前臺積滿了厚厚一層灰塵,與剛開業時門庭若市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起初,龍潭水鄉以西南唯一的江南風格特色文旅產業化項目作為定位,實則盲目跟風江蘇周莊、湖南鳳凰等古鎮模式,并無配套產業、市場、人口支撐。

 

當下,游客早已對粗糙的古鎮游產生審美疲勞,再加上國人旅游目的地日趨多元化,那些歷史積淀欠缺、定位不清、服務品質低劣的仿古小鎮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消失的特色小鎮各有各的不幸,但究其原因則是萬變不離其宗,“同質化嚴重”、“盲目跟風”、“缺少規劃”這些擺在面上的原因已經人盡皆知。

 

過度房地產化

 

“塞拉維·花海小鎮”(以下簡稱“花海小鎮”)是個典型的過度房地產化導致失敗的文旅特色小鎮案例。

 

該項目今年正式宣告爛尾,其實控人黃繼偉也因無力償還債務被告上法庭。

 

在規劃中,花海小鎮的主要收入來自兩方面,一部分是別墅和花園洋房的房產銷售收入;另一部分,是未來花海小鎮的門票收入。

 

若以規劃來看,“塞拉維·花海小鎮”是以“花海”為產業支撐繼而發展房地產并形成帶動,但現實情況卻是,時至今日花海小鎮仍處于投入期,大片區域甚至連花草樹木都未種植,也從未對外開放。

 

北京域見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婷婷在接受勁旅君采訪中表示,房地產開發商從來都是踩政策風向標的,特色小鎮概念一出來,大量涌現出來的開發主體都是房企,它們不會先做產業,肯定是先做高周轉的地產買賣。

 

公開資料顯示,在運作“塞拉維·花海小鎮”項目之前,實控人黃繼偉并沒有特色小鎮的運營經驗甚至連地產項目開發經驗也沒有。

 

以建材生意起家的黃繼偉在2013年成立塞拉維置業后,先后拿下數千畝土地,開始運營“花海小鎮”項目。

 

于是,“塞拉維·花海小鎮”成為了“真地產,假小鎮”的代表,在盲目跟風入局后,過度地產化以及地產先行的舉措加速了它的消失進程。

 

PPP陷阱

 

除了過度地產化,“PPP陷進”也成為加速特色小鎮爛尾的內在原因,金城集團就是最為顯著的案例。

 

所謂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國家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很多“特色小鎮”建設也采取PPP模式。

 

根據官方信息顯示,成立于2008年的金城集團旗下設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業務板塊。截至2018年,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

 

在資產端,金誠集團一直向外推介的“特色小鎮”項目是其核心業務之一,并宣稱旗下的“特色小鎮”采取PPP模式。

 

最新數據顯示,集團已經擁有分布在浙江、江蘇、江西、河南、安徽等10個省共59個特色小鎮。

 

曾有前金城集團員工向媒體透露,金誠的業務模式可以理解為基于“兩條線”:一邊跟一些地方政府對接,自稱可以引進產業,以及有若干會員單位,可以解決資金來源,幫助當地政府做PPP項目;另一邊金城集團對外宣稱已經跟一些地方政府談妥,儲備了市政項目。

 

客戶可以認購相關產品,參與項目,“隨便一個市政項目,至少都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規模”。

 

遺憾的是,金城集團在與當地政府合作的PPP項目里存在著超募、挪用、轉移資金等種種行為繼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合作特色小鎮也因此爛尾或是停工,王屋山福源小鎮、遂昌電商小鎮等就是其中代表。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教授、旅游PPP行業專家魏翔對此分析:“PPP項目的核心樞紐在于銀行,開發商的資本金不足,常違規繞道銀行,被‘穿透’審查后資金鏈會出問題。”

 

如何破局?

 

作為特色小鎮發源地,浙江省已在2017、2018年相繼公布兩批特色小鎮名單,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兩批名單中僅有7家獲得正式命名。

 

分別為: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余杭夢想小鎮、西湖云棲小鎮、余杭藝尚小鎮、諸暨襪藝小鎮、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桐鄉毛衫時尚小鎮。

 

通過名單我們不難發現,能夠成為“正式命名”的特色小鎮均為產業小鎮,文旅特色小鎮全軍覆沒。

 

特色小鎮不同于房地產項目,他的最終目的是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的區域平臺,而“產業”就是整個小鎮的支柱。

 

浙江省成功案例頻出,就在于浙江的小鎮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產業生態,有的主打黃酒,有的專門生產襪子,細分的產業足以吸引足夠多的人口和企業。

 

“優秀的特色小鎮里面產業小鎮比較多,浙江不少特色小鎮都是建立在過去自身有很好的產業基礎上的。”彭婷婷認為“特色小鎮”的核心就是“產業”。

 

文旅特色小鎮的頹勢已成不爭的事實,而國家層面也多次發出預警特色小鎮或將出現爛尾潮。

 

那么,處于爛尾期的特色小鎮還能否起死回生?

 

從目前案例來看,大房企兜底介入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模式。

 

對于小鎮運營方來說,大房企進入可以有效兜售不良資產及時止血;而對于大地企來說,可以用最低價格入局特色小鎮領域或是獲取片區土地移作他用。

 

此前,因資金周轉不良、操盤不善而一度遇冷的麗江雪山藝術小鎮現已被陽光100正式接盤,在執行“去小鎮化”戰略后將原有雪山藝術小鎮調整為街區綜合體以嘗試盤活。

 

除此之外,還有融創接盤云都美濃小鎮、恒大接盤潘安湖生態小鎮等案例。

 

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文旅特色小鎮出現爛尾往往是在立項最初階段就存在問題,很多項目出發點就是套路勾地,沒有產業、過度地產化等。并且在前期階段缺乏最基本的可行性研究和定位,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鬼鎮的失敗結局。”

 

對于如何盤活爛尾小鎮,周鳴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部分區位尚可或周邊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小鎮,可以對項目定位和業態結構調整作出調整,在立足產業的基礎之上,做產業集聚、配套、增值服務和產業升級,需要在經濟可行性和產業整合方面都有一定研究和落地能力的機構,輔助在整體商業模式設計、定位、內容導入、資源整合及運營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以嘗試盤活。成為真正意義上有特色產業、能帶來產業結構升級的特色小鎮。”

 

采用 “優質IP引入”的方法或將是重振吸引力以及幫助爛尾特色小鎮起死回生的另一個出路。

  

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表示,這是常規手段,但是有一大部分項目很難通過這樣的手段改變,所以需要非常規的手段,需要從體制政策上來調整,對于地區重大項目來說可以與當地政府溝通嘗試改變土地屬性,此外可以嘗試通過眾籌、信托、ABS等方式,但是這對于政企關系要求很高。

 

對于文旅特色小鎮產業發展來說,企業的自救或是被接盤只是“治標”,如果想要徹底改變“畸形”的特色小鎮還要從政策“治本”,行業急需從政策層面讓投資者、從業者變得頭腦冷靜。

 

針對文旅特色小鎮過度地產化等亂象,國家有關部分已經多次更新政策以進行收窄。

 

201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室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特色小鎮修改創建規則,縮小申報規模,并對過去已創建小鎮進行整頓清理。

 

同時在通知中還明確創建規則,從過去一經授予,一般不予摘除的“命名制”,改為實行動態考核機制“有進有退”的“達標制”,特色小鎮不再是一勞永逸的評選,“防止各地區只管前期申報、不管后期發展與糾偏”。

 

并且對“假小鎮”、“真房產”也做出相應規范,對于住宅用地占比過高、有房地產化傾向的不實小鎮;政府綜合債務率超過100%市縣通過國有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舉債建設的風險小鎮;特色不鮮明、產鎮不融合、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小鎮采取淘汰制度。

 

2019年7月11日,大理的雞足山禪修小鎮因過度地產化、地產預售以及建筑密度大,綠化率小,容積率高等一系列問題被淘汰出云南省特色小鎮的創建名單。同時,當地政府也收回了1000萬啟動資金。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7月8日上午,2019年北京世園會“湖南日”常德主題活動舉行。

 

活動現場,常德副市長龔德漢重點發布了世外桃源文旅綜合體等六大文旅康養產業招商項目,規劃投資總額117.5億元。

 

在此之中,文旅特色小鎮再度登場。

 

據項目介紹顯示,太陽山森林特色小鎮項目依托太陽山豐富的森林資源、景觀資源,規劃投資總額20億元,計劃將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森林康養綜合體、國內頂級森林特色小鎮。

 

常德是文旅特色小鎮的老玩家。在此之前,常德德國小鎮、常德桃花源小鎮也因定位不清晰、管理混亂等問題相繼陷入困境。

 

文旅特色小鎮批量消失于批量制造的故事看來依然是繼續,至于未來,且行且看……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