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特色小鎮,有旅游觀光型的小鎮、歷史文化型的小鎮,更有度假休閑的小鎮等,這些小鎮或以自然、人文景觀引人注目,或以環境宜人、休憩養生讓人駐足。那么“特色小鎮”究竟是什么樣的小鎮。
走在這個行業前面的浙江省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定義“特色小鎮”:“按照企業主體、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業融合原則,在全省建設一批聚焦七大產業、兼顧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
在《意見》中也說,“特色小鎮”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可見,“特色小鎮”,已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小鎮概念,而是一個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之功能于一體的一個新型聚落單位。
日常所言的“小鎮”,更多意義上是一種行政區劃上的概念,這種小鎮可以有產業,也可以沒有產業;可以有很深的文化積淀,也可以只是一個小規模人群的普通聚居地。而“特色小鎮”,很顯然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以產業為核心;以項目為載體;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一個特定區域。
特色小鎮,既稱“小鎮”,應該有多“小”?
根據浙江省政府關于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特色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而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而這個3平方公里的界限,是依據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規模情況分析得出的。一般意義上特色小鎮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10萬人口為宜,一般不超過3至5平方公里和3至5萬人的鎮及產業集聚區為主。
特色小鎮是產業之鎮
特色小鎮,首先是產業之鎮,是一個產業的空間載體。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與產業規劃統籌考慮,小鎮的繁榮,也必須要有產業去支撐。所以,小鎮的規劃和建設,關鍵在于產業的科學謀劃和定位,而且,特色小鎮建設的主體也是企業。根據既有資源優勢,謀劃創新,定位產業,集聚資源,組合項目,創新驅動,實現企業成長和小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兩個例子
如杭州市西湖“云棲小鎮”,是一個以云生態為主導的產業小鎮。建設僅僅一年,2015年實現了涉云產值近30個億,完成財政總收入2.1個億,累計引進企業328家,其中涉云企業達到255家,產業已經覆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阿里云、富士康、英特爾都是小鎮居民。
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以被譽為全球對沖基金“大本營”的美國格林尼治小鎮為藍圖和目標,計劃通過5年的努力,打造杭州版的“格林尼治小鎮”。去年累計入駐金融投資類企業300余家,包括敦和資產、賽伯樂投資、天堂硅谷、杭州聯創投資等一批龍頭企業,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800億元。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與現有的產業集聚區、產業園區不能混同:從產業本身來看,特色小鎮所承載的產業,如云計算、基金、互聯網創業等,更具創新性,而且需要以新理念、新機制和新技術、新模式來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這與產業園區的一般性集聚是有所區別的,將體現更強的集聚效應和產業疊加效應。另外,特色小鎮,還承載了除卻產業以外的文化、旅游等其他功能。
特色小鎮是文旅空間
特色小鎮,不僅僅是產業的集聚、融合,其地方文化、休閑文化的魅力,也將是特色小鎮的重要元素。
特色小鎮的文化特色,要注重結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內涵,形成小鎮個性文化,并將這種小鎮文化植入小鎮建設的各個層面和領域,從而增強企業與居民的文化認同感。一般來說,特色小鎮的文化建設,一方面要提煉和表現地方民俗文化,諸如古建筑、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神話傳說、民風民俗等;另一方面,注意營造生態、環保、養生、宜人的休閑文化。在園區規劃、建設布局、景觀設計、建筑風格等方面,體現生態環保的理念,強調人性化的設計,滿足多樣化的需求。這兩方面要和諧統一,形成整體一致的個性風格,成為小鎮企業和居民共同的文化標識。
同時,特色小鎮,一定是一個環境生態、景觀優美的地方。特色小鎮的優美景致,可以吸引企業和居民前來居住,為其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同時,還可以疊加旅游功能,以旅游開發來提升小鎮的景區水平。在浙江,省政府關于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規定,所有特色小鎮要建設成為3A級以上景區。若是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要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設。如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就有700年前皇帝躬耕祭農的八卦田,風景優美的江洋畈公園和玉皇山,據報道,當地官方已啟動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創建4A級景區項目,探索整合環鳳凰山、玉皇山,環西湖區域現有資源,積極與沿江、沿山規劃做好對接。
特色小鎮是宜居之地
特色小鎮的建設,應是高標準規劃、高起點打造,無論是環境設計、建筑外觀、功能布局、能源利用,還是生活設施、現代服務,都應從現代化、人性化的角度著手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位,既能吸引和滿足小鎮居民工作和創業的需要,也能使其感覺小鎮生活的舒適和自在,增加對小鎮社區的心理歸宿感。
如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就構建了一個完善、優質、舒適的生活圈。一個在“基金小鎮”數年的私募大佬這樣描述他眼中的小鎮生活:基金小鎮周邊,有不遠的傳統餐飲匯聚地高銀街、中山南路美食街,有創意餐飲集聚地滿覺隴、小鎮里的杭幫菜博物館等。小鎮周邊為杭州市高端生活區,特別是錢塘江北岸沿江大片的高檔住宅區,可以為高收入金融界人士提供理想的居住環境。與此相配套的醫療、教育等資源,更是令人頓生羨慕——上城區擁有全省最好的醫療資源,浙一、浙二、省婦保、省中醫院等三甲醫院密度全省最高,全省知名的中小學也遍布小鎮周邊,正大力打造的國際化學校,就在不遠處……
只有如此優質、優裕的小鎮社區生活,才會吸引國際化、高精尖、高水平、創新性的企業和人才入駐,滿足企業發展及其人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綜合來看,特色小鎮上述四個功能的疊加融合,才是特色小鎮的應有內涵。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四個功能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融匯于一體,優質的產業是小鎮立鎮之本,文化是小鎮之魂,旅游是小鎮之美,社區是小鎮之生,只有這四位一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以其獨有的豐富內涵和“小而美”的形態,成為經濟新常態發展下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創新和升級的一個創新平臺,雖然是一個小微的空間載體,容納和展示的卻是一個大產業和一種新理念。
文章來源:特色小鎮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