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即將新開的餐飲品牌里,有不少都主推時下流行的“輕餐飲”概念。這些新品牌的背后,又有不少是成熟的餐飲大牌旗下的副牌。
大牌餐飲品牌細化
輕餐飲的概念在北京、上海、廣州已流行了一段時間,現在杭州城里也刮起了這陣杭兒風。輕餐飲源于國外,指的是兩頓正餐以外的非主餐時間里,能夠給你一些能量的食物。這些食物大多數作為一種消遣形式存在,既不會讓你感到太飽腹,又與正餐區別開來。
輕餐飲餐廳的最大特點是,店面不大,店里沒有嘈雜的人群,只有簡約的長桌、舒適的軟椅,簡單而又合口味的吃食。不用花太多時間和太多錢,就能吃完一餐飯。環境清新雅致,菜肴往往低鹽、低糖、低油,更健康。這對膩煩了吃大餐的時尚人士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014年杭州涌現了一撥排隊餐廳。從小豬豬到Thank U Mum炸雞,從炭火混混燒到鍋內鍋外,再到爐魚、動手吧……這些新開餐廳看似年輕、時尚,背后都有著一個成熟的餐飲團隊在支撐。
今年這樣的餐廳越來越多了。不久前,在朋友圈流行的一份“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杭州新開餐廳”名單里,有近一半是所謂的“副牌”。例如,外婆家旗下的宴西湖、鍋殿,小南國旗下的米芝蓮,泰瀾旗下的恬泰館,云水-神馬系旗下的窩酒館等等。
恬泰館是泰瀾的品牌負責人賴總籌備了近一年的品牌,直接從泰國的有機農莊采購食材,由泰國大廚主理并且售賣東南亞風味輕餐,4月份該店就將在杭州開業。店內的菜單很明晰,比如泰國最有名的冬陰功湯粉、馬來西亞出名的肉骨茶湯粉、新加坡出名的叻沙湯粉,還有以榴蓮、芒果、釋迦這些東南亞水果為原料的甜品。
做“小產品”,這是很多新開店達成的默契。賴總說:“恬泰館做的就是各種小產品,做小餐飲,人力和技術成本投入比傳統中餐低,這樣更加容易復制。同時,在裝修上也絕對不會馬虎,恬泰館請到的設計團隊就是設計悅榕莊的人馬。”與以往杭州的平價餐飲相似,新開的輕餐飲同樣注重裝修的品質。
賴總說,恬泰館的人均消費額在30-50元。而另一家“米芝蓮”的人均消費額更低,一杯現拉港式奶茶只要11元,區別于現在街邊的臺式奶茶,港式奶茶用的是黑白淡奶,喝起來更加絲滑,配有雞蛋仔、缽仔糕、港式沙爹之類的小食。
米芝蓮杭州地區的負責人王小姐說,這是小南國旗下的品牌,所有的品牌事務都由小南國直接負責。由小南國的中央廚房和中央倉庫支撐,比起街邊的奶茶店,食材安全方面有了保障。
輕餐飲的翻桌率勝過傳統餐飲
相比前幾年有了創業基金就開餐廳這件事,現在投身餐飲行業的門檻更高了。從2012年開始,由于受到線上消費的沖擊,武林路上的不少女裝店鋪關門歇業,轉行做起了餐飲,后來以餐飲娛樂為主題的皇后公園應運而生。
3年后再來看武林路女裝一條街,皇后公園的餐飲品牌換了一撥又一撥。傳統餐飲的盈利點越來越低,大家紛紛從傳統的中式餐飲轉向輕餐飲就成了趨勢。
杭州甚至還涌現了不少餐飲品牌管理公司,他們更像是餐飲界的獵頭公司,滿世界地找適合開連鎖或適合引進國內的餐飲品牌,其中一項要求就是小品類、易復制。
從去年的經驗來看,像外婆家、川味觀、小南國這樣的大牌都在副牌、輕餐上嘗到了甜頭。小南國去年開始實施多品牌發展策略,除了自創的小南國、慧公館、南小館、小小南國,還從國外引進了輕餐品牌。
商場餐飲利潤點較低,不能承受太高的房租,也沒辦法給商場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湖濱銀泰in77地下就已經向輕餐飲轉向,引進的品牌有巖手燒、章魚小丸子、奶茶、蛋糕、糖果、奶昔等消遣小食。
輕餐飲這種模式,一來沒有了營業時間的框定,隨到隨吃,直接提高了翻桌率;二來,輕餐飲的模式更易把控,比方說用到更多的是煮爐、電爐、烤爐。有做餐飲經驗的人肯定知道,一家餐廳要通煤氣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跟所有餐飲品牌一樣,輕餐飲也要拼知名度、拼口味、拼服務,但更重要的還是拼眼球。有了成熟品牌的支撐,副牌就有可能發展成并列品牌。而輕餐飲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易復制性,Thank U Mum炸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既省卻了高昂的人力成本,又打造了能迅速復制的餐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