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發商跑路的新聞,近些年來比比皆是。這可能也是每一個購房者所擔心的問題,那么關于開發商跑路的原因是什么,怎樣在購房時確保房屋的安全性?我們接下來通過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
湖南安徽四川相繼出現爛尾樓
2011年,長沙的樓盤“利璞金立方”一再延期,至今仍未完工。幾個月前還一派繁忙景象的售樓部如今一片狼藉:資料隨意堆在紙箱里,樓盤模型被推倒,追討無門的業主還在玻璃門上用紅漆寫了“還我房子”幾個大字。
有傳言稱,開發商因資金鏈斷裂導致在建樓盤停工,為保全資產,這個項目的房產已被凍結,不準網簽交易。也有傳言稱,開發商已經逃跑。盡管該說法被該樓盤營銷經理否定,但其承認,該樓盤確實因為湘潭項目抽調資金,而出現了“暫時的資金困難”。而樓盤的施工方則透露,開發商還欠其四五千萬元工程款。
事實上,這并非近期長沙唯一因資金鏈問題而停工的樓盤。湖南景上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石湘中名下的資產被查封凍結,其中就包括尚未完工的星沙樓盤“景上•東方航標”。
類似的事件最近在其他城市也屢屢出現。8月30日,樓盤“東北角藝術公寓”因開發商跑路爛尾,500多名天津業主涌進售樓處靜坐,并組織QQ群要求維權。
同年7月,安徽宣城市就爆出“房產局官網首頁刊登賣房廣告”的尷尬新聞。因資金鏈斷裂,該市拱極路的樓盤“山城名居”開發商法人代表不知所蹤,施工人員兩個半月拿不到工資,逼得房管局出面才繼續施工。最后,房管局甚至不得不在自己的官網上公告賣房,以此“督促他們盡快籌集資金,盡快向業主交房”。而隨著樓市調控和信貸收緊的壓力逐漸顯現,房地產開發商開始感受到陣陣寒意,不少尚未出現資金鏈斷裂的中小開發商也紛紛謀求轉型。
通過以上幾個樓盤的案例我們大家不難看出,資金鏈的斷裂時導致開發商跑路的最主要原因。那么怎么樣在前期購房時確保萬無一失?
對此,購房者首先要對房地產的形勢有一定的了解。這幾年經過一輪快速的發展,目前房地產項目遍地開花,供大于求,但是從價位來說,合肥的樓市房價整體處于中等水平。雖然存在一定的虛高。但是整體的房地產發展較為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和崩盤的基礎,此外合肥的經濟高速發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其次,就是關鍵的房企背景,就是所謂的開發商綜合實力。每一個房企的性質、實力、開發運營經驗等都不盡相同,對大多數購房者而已,一般很難對一家房企的綜合實力,特別是對資金狀況有深入的了解。房企有國企背景的、央企背景的、集團式背景的、多結構性背景的、專業房企的、新成立的公司等等,購房者應盡量多了解和搜索開發商的相關資料,為自己置業提供材料性參考,降低風險。
從現實中的行為來看,很多購房者對樓市形勢以及開發商實力都不盡了解,或者興趣不高。他們置業的選擇往往根據現實看到情形,如售樓部人氣、口碑、項目整體規劃、外立面、價格等,以及根據開發商實力,比如大房企、品牌房企等,這些都屬于直觀式印象,風險同樣存在。
一般而言,我們都建議選擇那些開放實力強,影響力大,口碑好的房企項目,但是在房地產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大房企也會出現問題,通俗來說,這里面還含有運氣的成份,因為你不知道你選擇的大房企是否也出現資金問題而跑路或影響工程開發。但是,相對而言,那些有影響力有口碑的房企,可信度較高。
除了通俗的認定開發商的實力,還有更具體和針對性的分析。從實際案例來說,出現問題的項目往往都是新開的項目,由于開發商資金跟不上而停工。所以,購房者在選擇新品時要注意考察和了解房企的情況,特別是該房企此前開發的項目是否出現過問題,以及整體運營等,可到網上搜索了解。如果選擇,也建議從大房企項目中選出購房項目。
新開項目意味著更多的地段和房源選擇,但是成熟項目則相對風險更低。因為已經開發到中期的項目,開發商的資金得到了回籠,后期開發較有保證。特別是那些高人氣項目、入住率高、規劃完善的項目,說明該項目開發運營順利,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給置業者購房信心。
看了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對開發商跑路的原因,規避方法都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那么開發商跑路你還怕?希望你已經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