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樂購曾拖華潤后腿 “華潤系”能否自解零售之囧?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中國日報       時間:2015-10-12

    繼旗下華潤創業因整合樂購而直接虧損9.06億港元,全面剝離零售業務并更名為“華潤啤酒”后,華潤集團而今在其零售業務板塊上又有新動作。

  上海聯交所10月9日最新的掛牌信息顯示,華潤集團旗下華潤深國投投資有限公司計劃以33.35億元的掛牌價,轉讓所持有的21家沃爾瑪35%的股權項目和相關債權。

  此前9月30日上海聯交所的掛牌信息也顯示,華潤深國投擬以3.24億元轉讓其所持的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35%股權及所持4264.32萬元債權。

  如此大規模地轉讓股權,使外界不禁猜測,華潤系的零售業務是否再次遇到了困境。

  有業內人士對飆馬(中國)商業地產分析,華潤此次動作這或許只是一種投資行為,而不能簡單理解為零售業的問題。“目前中國超市已經過了黃金時期,站在一個投資者的角度,選擇適時地出售股權,變現退出以減低自己的投資風險,從長遠來看這是合理的。”

  樂購曾“拖了”華潤后腿

  事實上,在此次“甩賣”沃爾瑪股權之前,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創業已有過剝離零售業務的先例,而主要原因則是整合樂購中國不及預期。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資料獲悉,在2013-2014年整合樂購中國之后,華潤創業擁有啤酒、零售、食品及飲料等業務,其在2014年5月26日披露的一季度財務與業績中,期內零售業務的營業額為280.81億港元,同比增加8.3%;應占溢利4.71億港元,同比下降10.3%。

  資料顯示,由于樂購中國的整合導致店面增加,因而期內華潤創業營業額增長15.33%至1689億港元;但核心利潤卻由盈轉虧13.6億港元,其中,華潤創業與樂購的整合直接導致公司期內應占虧損9.06億港元。

  在華潤創業2014年披露的業績中,樂購中國的整合對其產生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

  2014年華潤創業在零售業務的營業額為1095億港元,同比增長15.1%,占公司總營業額近七成;應占虧損8.73億港元(2013年應占溢利為10億港元)。期內,零售業務的同店銷售同比降幅為2.6%。

  華潤創業于今年5月5日發布公告稱,同意華潤集團以280億港元回購其經營的非啤酒業務(包括零售、食品及飲料);并于9月11日將公司更名為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專營啤酒業務。

  有市場分析指,剝離非啤酒業務的背后,反映出華潤創業業績不佳的事實。華潤創業曾表示,經營環境嚴峻,拖累公司非啤酒業務分部,而且非啤酒業務面臨業務整合問題,將需要大量時間及資金的投入。

  對此,投行巴克萊分析表示,如果不剝離零售、食品等業務,估計華潤創業至少未來兩年都無法扭虧,將拖累公司近兩成的盈利。

  事實上,當初樂購進入中國市場,也存在著“水土不服”的困境。業內人士也大都認為華潤系收購樂購中國并非明智之舉。

  據其時消息,距離華潤創業收購樂購五個多月之后,截止2014年11月2日,入駐山東的6家樂購商城,已確定全部關閉。

  對此當時就有市場觀點認為,山東樂購的全面退市將是樂購中國退市的開端。

  而從樂購2014年10月23日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來看,其在中國的銷售并不樂觀。上半年銷售額下降4.6%,營業利潤下跌41%至9.37億英鎊,營收下降4.5%。稅前利潤比同期更是減少了超過90%。

  相關熟悉華潤萬家的業內人士則表示,“TESCO虧損主要是因為它在中國的規模太小,導致例如倉庫,物流的平均成本比較高。”

  “華潤系”自解零售之囧?

  那么,當年華潤收購樂購中國是否就是完全失敗?對此,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采訪時有不同的見解。

  他指出,如果是用當年的利潤去評價當年的收購,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收購的價值和利益;樂購在中國的選址不差,也有成長的潛力,所以要用長遠的眼光去做一個投資的估算,他還是比較看好樂購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

  在被問及華潤系的零售業是否陷入囧境問題時,郭增利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華潤憑借其自身的資金實力以及品牌價值,它都有能力去強化或者弱化其某個領域的主導權。

  如今華潤轉讓沃爾瑪股權,并不意味著華潤會放棄零售業務,這對它來說也只是“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在一定周期內釋放更多價值的產業中去”,未來也不排除會加大對這個產業的投資。

  郭繼續指出,長期來看中國的消費品、服務貿易業仍是一個有成長潛力的重要行業,會有三五年的調整過程,在這個時期付出的轉型成本有沒有必要,到時才能得出結論。

  只是現如今的中國零售業也處于困境時期,據中信證券2015年度中報總結,上半年60 家商業零售行業上市公司實現收入3810億元,同比增長7.9%。受宏觀經濟減速、消費意愿低迷、電商分流等不利因素影響,上半年行業景氣度低位運行。

  郭增利表示,現下全國零售業經營也有分化選擇的問題。一方面,中國的消費增長是客觀存在的,未來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中國仍有大量的市場需要超市。

  但從另一方面看,中國的傳統零售業缺乏創新,更多地依賴市場的經濟增長以及人口增長的紅利,但其自身的管理條件以及管理水平并不強,所以當市場出現波動,紅利減弱的時候,中國的零售商們有點無所適從,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零售業就不行了。

  因此,他就認為,眼下華潤在面對零售市場出現倒逼現狀時,需要根據逐漸細分的市場需求,結合本身的經營模式去應對變化的市場。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