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風口之上的風口,中國O2O在一年的時間里嘗盡了春夏秋冬。速途研究院昨日發布《2015年中國O2O市場領軍企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近兩年O2O整體市場的增速開始放緩,餐飲、社區、出行依舊占了最大的市場份額。
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下,一批O2O企業衍生、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有一大批在錯誤的商業模式和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敗亡。當資本寒冬來臨,O2O行業整合加速,行業泡沫也逐漸開始減退,更加垂直化、多元化的O2O市場迎來良性的發展周期。
經濟疲軟是O2O迅速侵入傳統行業的主因
傳統行業在2012年之后遭遇了嚴重的行業危機,在此之前其實已經顯現出疲軟的態勢。因為從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蔓延全球之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自然不能獨善其身,主要依賴出口和外匯支撐GDP增長的中國,也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遭受了嚴重沖擊。
在這樣嚴重的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國的經濟一直處于徘徊不前的狀態,各行各業發展停滯不前。兩年之后,即2010年,O2O正式進入中國,而就在這一年,繼阿里巴巴、淘寶網等企業后,眾多行業開始紛紛試水電商,包括家電連鎖、百貨超市、傳統品牌企業。2010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電商元年。借助電商時代紅利,O2O模式迅速和電商進行結合,成為了電商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倚借和重要支撐模式。
在經歷了一年的磨合期之后,新型的“O2O電商”形態初步建立,并迅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在2011年,O2O市場上發生了幾筆大的投資事件,基本上集中在2011年中旬。例如2011年5月,鼎暉和清科創投等機構共同投資窩窩團,金額為兩億美元; 2011年7月,紅杉中國、阿里巴巴、華登國際北極光創投共同投資美團網,金額為5000萬美元;摯信資本和紅杉資本共同出資1億美元,于2011年4月投資大眾點評網;麥頓投資、泰山創投等機構也在2011年4月出資1.11億美元,投資拉手網。O2O電商被投資機構重點關注,并被注入了海量資本,因此迅速在中國快速蔓延開來。具有代表性的商業形態,就是團購,可以說,團購是O2O進入中國之后最先試水并最終獲得成功的商業形態。
據了解,在當前中國的O2O市場,餐飲、社區和出行依舊占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分別占比13.8%、7.3% 和6.4%。美妝、汽車和醫療分列四至六位,占比均超6%。小于6%比重的行業中,旅游、票務、洗染、母嬰、金融分列其后。進入下半年以來,O2O市場內融資項目減少,行業整體市場發展速度減緩,各細分領域市場也不斷有企業死亡或生存艱難,所以市場垂直O2O領域的占比較上季度變化不大。其中,美妝領域市場縮水相對較大,大批企業難以生存。市場開始變得理性,主流的O2O垂直市場已經開始邁向成熟,贏利模式探索多樣化。
O2O市場的三國時代
提起O2O就不得不提混戰之中的BAT。對BAT而言,O2O的混戰從今年年中正式開始。6月,百度CEO李彥宏宣布對百度糯米持續投入200億元,隨后,阿里拿出60億開始重新打造旗下的口碑網。而當這些互聯網大佬紛紛宣布直接進入O2O戰場的壓力下,一直疲于跟競爭對手打消耗戰的美團終于按捺不住,新美大的合并可以視為百度和阿里施壓下的被迫選擇。雖然后來我們也看到阿里和美團的合作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騰訊不差錢的投入讓新美大也顯得很有底氣。在幾輪合并案例的背后,騰訊似乎在O2O方面的布局更加順利。
整體來看2015年O2O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在瘋狂中開始,在合并中落幕。從滴滴快的、58趕集、去哪兒攜程再到美團大眾點評,合并為BAT在O2O市場的三分天下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認為,中國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緩慢,互聯網產業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O2O市場作為風口,很快被資本點燃,而在爆發之后行業泡沫也逐漸隱現,同質化現象嚴重。當資本寒冬迎來,O2O市場也伴隨著行業整合,大批O2O企業走向死亡,成為試錯,同時一批優秀的O2O企業被市場篩選出來,引導行業發展。O2O市場逐漸開始回歸理性,朝著健康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