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015年上半年,中國百貨業關店25家,萬達、馬莎百貨、天虹商場、百盛、華堂悉數上榜,從北京到廣州到武漢遍及東西南北。
一方面,百貨業體驗了近五年來最大一次關店潮;另一方面,大商集團、步步高這些區域龍頭在移動端推出了試衣間、跨境,玩出些新花樣。
一時間,被唱衰多年后,傳統零售被低估的論調喧囂塵上。
是真的從頹勢中看到新希望?還是自娛自樂的炒作,只為賣個好身價?看思想者從本質揭穿百貨業態最后的新裝,喚醒春夢中的百貨們。
邢科春:嘰嘰科技創始人,醫藥電商七樂康董事。在跨國企業談笑過風聲,在傳統零售做過電商探路者。現在,他作為一個創業者,思考和改變著傳統零售未仆的前途。
在零售的“人貨場”三角戀中, 隨著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商業的變革,傳統的“場”將面臨滅頂之災,要么夕陽紅舒服死了,要么刮骨涅槃,蛻變求生。
本質上,百貨業態的產品是“場”,是出售物理空間、統一收銀,向商戶收取扣點作為毛利潤。整個百貨業態不擁有品牌商和單品,換言之,傳統百貨沒有進入SKU級別。
由于是統一收銀,消費者購物資金沉淀在百貨企業賬號,通常是45天后匯入商戶賬號。所以在過去,百貨公司的現金流非常好,紛紛投資房地產,成為房地產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在房地產興旺的日子里,過著非常舒坦和幸福的時光。但是這一切都是昨日時光了。
剖析百貨業的“場”,有三個層面:客流、 統一收銀和實體體驗。
先說客流。百貨做的是“人群”生意,數人頭,批發流量,不同的樓層位置賣不同的價錢。而不是 做“人”的生意。百貨不知道每個消費者姓甚名誰,什么時間來,什么時間走,喜歡什么,購買記錄,個人標簽和畫像……
在數字化的今天,不少百貨采集數據的方式,好比人類石器時代的結繩計數,停留在復古的時空。
不了解用戶,當年輕族群,甚至跳舞的大媽們,都開始習慣線上購物、送貨上門時,百貨們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著用戶離去。而由于國家對電商的稅收政策與線下尚未統一,“一國兩制”的稅收模式下,利用庫存和價格戰,線上平臺圈用戶的能力當真是掩耳不及迅雷之勢。
對于品牌商,一方面,傳統百貨渠道20%~30%扣點,天貓5.5%扣點,渠道成本立見高下,節省的渠道成本可成為品牌利潤,也可讓利給會員;另一方面,品牌商在移動互聯網格局下紛紛發展自己的會員,直接與消費者雙向互動(Direct To Consumer),并且可以通過微商城、品牌官網,對會員提供更精準的互動和銷售。品牌對渠道的依賴將會越來越弱,自主性越來越高。
再來看“統一收銀”。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大規模進入實體商業,將不僅僅擊穿傳統百貨的底褲,甚至連骨髓和血液都會吸走。
當支付寶成為越來越普及的實體購物支付習慣后,支付寶公司可以獲得:消費者身份信息、賬號信息、購物時間、地理圍欄、交易金額,支付寶最后的攻擊點則是商品SKU信息,而商品SKU信息和目前大多的百貨企業一毛錢關系也沒有。
大量的傳統百貨爭先恐后的引入支付寶,讓筆者想起愛斯基摩人在北極的冰雪中放置的冰刀,憨厚的北極熊所舔的,都是自己流出的血。消費者的各種線下數據進入支付寶的數據倉庫,聯合天貓、淘寶的品牌和SKU資源,請問傳統百貨的弓弩手們,你可以對付阿里巴巴精準的激光制導導彈嗎?
阿里巴巴投資銀泰百貨,無疑是一個漂亮的空軍落地計劃。這是推翻傳統百貨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銀泰的本質已經是“阿里商業”,成為阿里巴巴進入傳統百貨的“帶路黨”,把戰火從空中引到地面,燃燒了自己,把淘品牌帶入銀泰的實體店,碰撞和沖擊著傳統思維和經營。
短期內,這將以諸多傳統百貨的轟塌為代價。但從更長的時間軸看,銀泰將觸發傳統百貨的救贖和變革,無論在行業內如何看待銀泰百貨的功過是非,最終它都將催化新生態的建立。
阿里巴巴收購和控股石基、富基融通等ERP企業,則是背后襲擊。國內大多數百貨和零售商有限的數據量,是基于石基和富基融通的ERP系統,阿里巴巴從后門包抄,用極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取百貨的數據。
敢問大多數傳統百貨有自己強大的數字團隊和數字能力嗎?即使有,數據的體量和質量,如何與支付寶抗衡?
第三,傳統百貨的實物體驗,則是最后的價值。之前消費者會因為購物而順便吃飯,現在年輕族群懶得做飯,導致了“因為吃飯,排隊時順便購物”的現象。餐廳成為百貨和Shopping Mall的客流來源。看外婆家的火爆,讓多少百貨老板競折腰。
但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的擁堵,霧霾的肆虐,又有多少人愿意到實體百貨呢?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2-5年,大量的傳統百貨會進入虧損和資本兼并,這將是一個波次接連一個波次的循環“塌陷”。一旦部分商戶撤柜,實體商業的“破窗效應”,則會進一步加速客流的下滑。
隨著客流的萎縮下滑,在居高不下的商業地產租金成本和粗放的傳統模式運營成本之下,百貨業的盈虧平衡很快將被擊穿。傳統百貨,沒有塑造起自己的數據靈魂,只能慢慢的坐等老去,欣賞一眼裁員、破產、重組接踵而來前最后的夕陽榮光。
如果變革,傳統百貨依然具有優質的實體資產,最寶貴的到店客流。但必須結合最先進的思維和商業模式,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和數據工具,經歷和其他產業一樣的涅槃,才會獲得重生。但留給傳統百貨的時間,最多2-3年。
輝煌的好日子結束了,To be or not to be,you got no choice。
(來源:億邦動力網 作者:邢科春)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