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POP MART作為以盲盒為主的潮流文化公司,已經形成了以設計師、零售渠道和產業鏈為支點的品牌優勢,凝聚強大優質的粉絲群體。為了突破發展,品牌方推出子品牌葩趣,并正在籌備泡泡瑪特主題游樂園等新業務方向。
盲盒IP——品牌聯名翹楚
近日,肯德基聯合泡泡瑪特頭牌IP“Dimoo”打造限定主題盲盒,并在盲盒愛好者中掀起了不小的風潮。本次盲盒共有6個常規款和1個隱藏款。造型也分別根據肯德基經典產品進行定制。每個IP形象也有屬于自己的昵稱,“冰雪圣代、晚安薯條、香甜粟米、就是可樂、漢堡飽飽、飛行上校”。
據了解,人氣聯名限量發售套餐一經發售則位居微博熱搜第四,閱讀量達9161.7萬;小紅書筆記量7400+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限量聯名活動的隱藏款按比例估算僅有3665只,因此引得dimoo粉絲“擲千金”購買套餐獲得隱藏款,引起社會熱議。若僅討論品牌營銷,盲盒聯名在線上線下產生的效益著實可觀。但實際上,這并不是泡泡瑪特與大品牌的首次出圈合作。
泡泡瑪特的品牌聯名跨度極大,從中國航天ASES、電子競技俱樂部EDG、潮流雜志《SUPER世界青年》、蛋糕品牌好利來、彩妝品牌MAKEUPFOREVER等強強聯合到上海CIFI TOWER、上海虹橋天地以及上海世茂廣場等商業中心活動。制造多重噱頭、吸引消費目光。
近日,泡泡瑪特又聯手MONCLER推出MEGA珍藏系列1000% SPACE MOLLY × MONCLER合作款,身著全新MONCLER GRENOBLE 2022新春特別膠囊系列,以未來感銀白為基調,點綴經典黑金,呼應膠囊系列單品的五色細節。全球限量2000體,將于1月14日在MONCLER及泡泡瑪特官方渠道同步發售。
子品牌 “ 葩趣 ”——盲盒轉型第一步
泡泡瑪特自創立以來,其知名IP品牌以“MOLLY、Dimoo”為主,在市場中逐漸形成特色,建立了固有印象,因此風格化產品引入泡泡瑪特并不受消費者青睞。為了能夠融入多元化消費市場,子品牌“葩趣(PAQU)”則順勢誕生。
早在2016年,葩趣APP就已經上線,旨在給潮流玩具愛好者提供一個舒適、有趣的交流環境。以不同的玩具社交圈子為載體,讓玩家能夠更容易的找到與自己愛好相同的伙伴。同時提供最前沿的潮流玩具資訊、活動情報與最全面的玩具庫,幫助玩家更快捷的收藏分類自己的玩具。
2022年1月1日,葩趣首家旗艦店在上海美羅城正式開業,這不僅是線上至線下的首次登陸,也是潮流玩具社交平臺到中國新銳設計師孵化平臺的一次轉變。
葩趣不僅是潮玩手辦的賣場,更是潮流社群的聚集之地。通過潮流藝術展覽、頂尖藝術家簽售、多元潮玩主題沙龍、生活方式品牌聯動等活動方式將空間打造成包容性強的多元化場所。因此,在這個近300平方米的店面內,除去商品售賣區,有超一半的空間都被用來開設藝術展覽。
據了解,葩趣旗艦店一期計劃開設30家門店,重點布局一線和新一線重點城市。依托泡泡瑪特強大的供應鏈和多年沉淀的IP運營,并在新銳IP的挖掘上深耕。目前簽約的IP包括“KUBO、焦綠貓”,未來葩趣將會繼續進行挖掘,為值得合作的新銳設計師提供產品開發、綜合運營、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多元包容的發展平臺。
泡泡瑪特主題樂園——不止是盲盒
在泡泡瑪特的發展路徑上,聯名、線下店轉型都只是其中節點。2021年,泡泡瑪特分別在動漫、漢服、潮牌、展覽等領域進行投資,囊括“貓星系、兩點十分動漫、十三余、 Solestage、木木美術館”等產業。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IP的價值,泡泡瑪特還將觸角伸向了主題樂園市場,并與北京朝陽公園達成合作協議,使用園區內的歐陸風韻項目及其周邊街道、森林,打造全新的潮流文化樂園,目前已經完成概念設計。而在此前,泡泡瑪特已經在北京環球度假區開設首家全球概念店,稱為“買門票進環球借鑒學習”。
2021年更多項目品牌加速在國內落地。北京環球影城的開業之潮、上海迪士尼樂園IP“玲娜貝兒”的塑造以及樂高在四川、深圳、上海項目的相繼動工也顯示著主題樂園市場的巨大競爭。而對于泡泡瑪特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打造一個屬于國人的主題IP樂園,并在行業中嶄露頭角,也值得市場期待。
持續布局——泡泡瑪特的發展藍圖
泡泡瑪特成立于2010年,發展近十年來,圍繞全球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潮玩文化推廣、關聯產業投資整合五個領域,并以“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為品牌文化構建一個綜合運營平臺。目前線下直營門店已有250多家,深度覆蓋了全國103個城市,并入駐23個海外國家及地區。
據了解,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后,泡泡瑪特的股價就達到77.1港元,約合65.1元人民幣。并在2022年1月15日于倫敦開設首家海外POPMART門店,坐落倫敦西區80 Shaftes bury Avenue,總店面395平方英尺。作為歐洲首家旗艦店,能夠通過英國倫敦首家店鋪從而建立穩固的粉絲群體,打開市場知名度,以便在歐洲進行下一步擴張。
目前,泡泡瑪特已在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布局擴張,并以機器人商店、快閃店、電商等多個渠道進入市場。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泡泡瑪特海外銷售收入2689萬元,占比1.6%,至2020年,銷售收入增至7417.2萬元,占比上升至3%。
實際上,泡泡瑪特最初成立時是一個小型賣場,售賣品類囊括多種。在發現自己店內IP玩具sonny angel的銷量遠遠領先于其他種類商品后,開始探索IP潮流玩具這一市場,并在Molly走紅后獲得眾多品牌的青睞,進行聯名合作,拉高品牌定位、帶動銷量增長。
泡泡瑪特為了摸索這一趨勢,讓品牌從貨架上的盲盒跳出來,從而建立能夠源源不斷吸收新元素以及聚合社群的商業場所,使商品獲得藝術沉淀。但線下店轉型并不能滿足泡泡瑪突破行業天花板的意向,主題公園則是其踏出的一個大跨步,使IP形象走出社群,走出圈層,深入更大的市場。海內外聯合布網,逐步成為影響世界的知名品牌。
從盲盒聯名到店面轉型再到主題樂園,泡泡瑪特由小至大、不斷布局。在這些步伐背后,不僅是泡泡瑪特對于品牌發展道路的積極開拓,也是對市場更迭以及自身發展局限的考慮。
文章來源:商業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