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是一個多業態、多品牌、多門店、多功能的商業綜合體,主要以豐富的業態和品牌組合吸引客流,但近年受電商的沖擊和反復的疫情干擾,許多購物中心都遇到了不同的難題,如獲客難、留客難等,嚴重影響了購物中心的運營發展。
下面我們從6個角度對購物中心的運營細節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奪人眼球的“高顏值”外形
“顏值經濟”當道,為顏值買單的行為成為了新世代人群的特性。購物中心也不能例外,門面擔當的外立面或中庭如果是“高顏值”的,即使在幾千米之外也能吸引人們的目光,能引導顧客走進來、留下來、盡可能促成消費,還可以刷新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讓人過目不忘,從而形成二次消費。
瑞典Emporia購物中心
瑞典Emporia是馬爾默迄今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建筑面積2.7萬㎡,是一座集商業、辦公、住宅于一體的混合功能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的設計構想來源于想將整個建筑完全融入城市肌理中,建筑整體外形全部采用金色玻璃幕墻,凹凸有致的曲線使整個造型非常夸張且引人注目;拱頂造型呈現出青銅赭石的色調,非常有意境;入口處采用雙曲面玻璃幕墻覆呈對角線覆蓋,在這個視角可以感受到云層涌動的殘缺美感,吸引眾人來此觀看拍攝。
項目大膽的的構思和獨一無二的設計打破傳統“盒子”的僵硬線條,精致的細節制作使項目讓人回味無窮,為商業建筑的設計方向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日本銀座東急廣場
銀座東急廣場,是一座面積5萬㎡的大型商業建筑,位于日本最繁華著名的商業街。項目設計思路基于“光之船”的概念,外墻主要由玻璃組成,可以對外展示建筑內部動向,日照時隨著時間和天氣的變化產生各種光影效果,周圍的建筑物和景觀也會倒影在這艘玻璃船上,使整棟建筑自然的融入銀座的城市氛圍中。
獨特的技術將玻璃框架隱藏,使玻璃面從周邊環境中脫穎而出,效果更加迷人,通過建筑和城市的環境之間形成了密切的聯系,為城市空間提供了一種新的互動方式。
更舒適的“高便捷”空間
打造購物中心的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慮,小到出入口空間是否足夠,大到停車場是否免費,公共空間利用率高不高,有沒有休息區,環境是不是不夠友好等等因素,都決定了購物中心是否有足夠的人流量,而為人們提供輕松省時、方便快捷的購物空間是必不可少的吸客法則。
三亞國旅海棠灣國際購物中心
國旅海棠灣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商城之一,承擔了國內國際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項目設計靈感來自象征三亞地區的海棠花造型,建筑室內空間由主題中庭引導串聯,北側的主入口、南側連廊以及大型自由體屋面連接兩座建筑,形成了一個整體。
兩座建筑中間有一條50米寬的公共軸線將北面、南面與海邊互通相連,項目跨度50米、高35米,下面由三組巨大的鋼拱支撐,由1900塊金屬板和3200塊玻璃板通過曲線圍合而成,營造出方便人群進出的交通通道和公共活動區,兩座建筑分別圍繞了下沉式中庭庭院,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消費空間和欣賞海景的場所,提升了商業整體空間的商業價值。
韓國百樂達斯娛樂廣場
韓國百樂達斯娛樂廣場的建筑設計格外夸張,是一座外墻沒有窗戶的建筑,但是從周邊建筑的立面找到不同的設計元素,映射到自己的外墻上,由此產生了非常有趣的效果,吸引著消費者前來觀摩打卡。
項目的商業綜合體“沙盒”與俱樂部具有統一的語言,在建筑周圍回響,成為整體的一部分。俱樂部的入口廣場和外墻有一個巨大的金色光圈投影,突出了入口的位置,金色的光圈與漆黑的室內空間形成鮮明對比,又很融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流動性的美感。
脈絡清晰的“高合理”動線
動線設計在購物中心的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需要綜合考慮項目位置、定位、對標客群及主力店等各種因素來對癥下藥。動線設計對于商業而言好比我們身體內的脈絡一樣重要,好的商業動線使錯綜復雜的環境保持通暢,增強商鋪的可見性、可達性,增加明顯的記憶點,讓顧客在商業中停留更久時間,達成更多消費目的。
東京猿樂購物中心
猿樂購物中心是由一棟棟供出租使用的建筑體組成的,外形設計是以山丘為靈感,將一棟棟小型建筑設計成像山丘一樣,讓建筑空間如同山谷空間一般,消費者與零售店可以在山谷中不斷流動,山脈狀的建筑讓人擴大了視覺效果。
看似分離的建筑物,其中相互連結互通,讓消費者身在其中感受到奇妙的空間感,在多層次的空間中體會到多元性的體驗感,在隔開的建筑上開通了許多窗口,使人在游逛時清晰的看到商店內販賣的商品,促使消費的達成。
香港IFC MALL
香港IFC商場總面積80萬平方尺,商場設計簡約雅致,外部采用落地玻璃幕墻引入天然光線,使顧客游逛時得到自然光的照射,在商場內部角落放置不同的大型藝術品,營造出華麗貴氣的購物環境。
商場的動線結構采用了典型的環形模式,店鋪可以被更均等的瀏覽,不需要走回頭路,迴游性可幫助提高交易成功率,明確的向心性讓中庭空間更加矚目,室內結構布局極富空間感,為消費者營造出便捷悠閑的購物環境。
豐富多彩的“高體驗”空間
現下購物中心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那么如何才能破局?在硬件和品牌都非常容易模仿的情況下,一些購物中心另辟蹊徑,通過跨界合作、主題街區、IP聯名、元宇宙等多元化的互動體驗內容,從情感細節出發,細化到消費者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增加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好感度,從而實現商業價值的提升。
寧波阪急 ——“對稱的自然:世界花園”陳粉丸2022全國大型藝術首展
今年的4月7日至5月22日,寧波阪急引進了90后藝術家陳粉丸2022 年大型藝術首展「對稱的自然:世界花園」,意在讓被封印在壓抑快節奏的都市人群盡享自由呼吸的綠色園地,用新穎的剪紙藝術打造了一座城市中的花園。
不同于傳統的剪紙依靠對折、裁剪收獲對稱圖案,其用新的視角和方式脫離基礎工藝,用1200+張環保紙手工著色,加入概念、科技等手法完成鏤空剪紙,使每張紙呈現的色彩紋理都大為不同,用強烈的視覺沖擊為剪紙藝術帶來新的詮釋。鮮明自由的花園將人們從繁瑣生活中抽離,在沉浸式的展覽中得到藝術、文化的熏陶,得到環保與自然的啟發。
武漢華發中城商都——抱住“綠馬”
后疫情時代,綠碼成了人們社交出行必備的利器,只有綠碼在手,才能萬事不愁。有話題就有創作,于是“綠馬”吉祥物誕生了,一時間各種“抱住綠馬”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許多購物中心引進“抱住綠馬”展覽,向消費者傳遞“保住綠碼”的愿望與決心,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緊張情緒。
今年的4月13日,武漢華發中城商都引進了“保住綠碼”相關公益宣傳,通過一座6米高的大型“綠馬抱綠碼”氣模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去拍照打卡,白綠相間的綠碼俏皮可愛,在武漢解封兩周年進行綠馬展覽極具紀念意義,也為商場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引導人們思考疫情下的人生百態。
巧妙轉化“高黏性”私域流量
一般購物中心的引流方式都是通過各種線下營銷推廣來完成,疫情的反復讓購物中心開始重視線上引流途徑,從周邊社區的自然客流到淘寶、抖音、朋友圈等線上線下雙渠道的公域流量引流,但如果不對這些客流進行留存、管理、轉化的運營,流量也只是過眼云煙,很難二次觸達、轉變,達成消費。
從獲取公域流量到流量沉淀、運營,再到轉化交易、分享裂變形成私域流量,可以用直播帶貨、社群運營等方式與顧客產生關聯紐帶,雙線獲客、雙線銷售可以額外增加流量,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更能直接、深層次的洞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打造私域流量池,實現雙渠道流量變現、消費生態的閉環。
愛琴海
在疫情發生后,愛琴海是最早一批開始嘗試私域運營的商業,項目與品牌商家線上線下聯動,通過“私域社群+會員到店平臺+到家平臺”的專屬私域布陣,僅用了兩個月就增加了1.5萬+用戶,單日業績提升近500%,在2020年的黑天鵝事件影響下,愛琴海通過私域流量達到了千萬量級的增長。
愛琴海的三個私域布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私域流量價值閉環,通過社群鎖定用戶需求,深度開發核心產品,找到精準目標后,最后完成轉化消費。通過私域的深度發展,未來將會輻射到更遠的社區,發揮更大價值。
深圳印力中心
深圳印力中心作為引力集團的標桿中心打造了“小象AI屏”,以多形態的AI模式為線下觸點,通過視覺、聲音、觸摸、體感等AI交互能力,將購物中心的會員服務、休閑娛樂、活動宣傳、商場導航等功能集合,增強趣味性與互動性,簡單觸碰就可以將場內所有品牌的禮券和優惠一網打盡,讓羊毛黨們一次薅個夠,同時也提升了顧客游逛時長,增加轉化率。
最新推出的功能——小象探店,更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小象探店將線下種草方式“互聯網”化,以關注、發現、甄選等不同板塊展現多元內容,消費者也可以自由投稿展示,形成一個線上線下互通交流的商圈,還能收獲點贊+評論,用品牌種草+素人種草雙重方式創造了零售的更多可能。線上+線下全場景實現會員與線下連結,不僅將公域流量更多地轉化成私域流量,更能持續輸出對私域流量的深度服務,提高營銷效率,從而提升整體的營收。
誠意滿滿的“高品質”服務
如今的購物中心不僅是簡單的零售場所,還背負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于是服務就成了消費者更加注重的一環。良好的服務意識、服務態度和服務形象,可以為顧客帶來良好的心理感受,對消費產生促進作用。在商業內卷嚴重的時代下,購物中心通過強化服務功能、細分服務種類、打造服務特色等方式提升自身差異化和吸引力,走在消費者訴求的前面,想在前面、高于預期、干在實處,用無形性、異質性的特征讓顧客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不同的體驗,無形中增加顧客忠誠度,獲得持久的粉絲黏性與消費收益。
海口萬象城
海口萬象城建筑面積近12萬㎡,以“海島共浪·盡享非凡”為精神內核,從“非凡場景”、“非凡品牌”、“非凡體驗”、“非凡服務”四大維度引領城市高品質消費與生活方式的全面煥新。
在“非凡服務”層面,引入了“mama care”母嬰服務體系,意在為帶娃媽媽提供細致全面的服務,充分滿足媽媽們在購物中心對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服務體系由“硬件設施+軟性服務+落地認證機制”三大模塊組成,包括私密哺乳間和爸爸等候區,嬰兒休息床、嬰兒專用護理臺、溫奶器、奶瓶消毒機、尿不濕、隔尿墊等,增加100+項設施的定制化制作與服務品質標準,為母嬰客群在場內購物、就餐、休憩、停車等各類活動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場景。項目后續還將成為首個落地“lady care”服務體系的重奢項目,在關注女性情感沙龍和服務層面發力,為不同群體的高端會員帶來與眾不同的尊享體驗。
商場還全新推出商場級“手環柜”,成為全國范圍內首個通過消費者自我標識來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購物中心。場內共11個手環展架,提供三種莫蘭迪色的手環可供選擇,粉色的代表“我有時間,請慢慢接待我”,紫色的則是導購勿近的“我想自主選擇購物”,灰色說明“我想快速購買所需商品”。為逛街時不想被打擾的顧客提供了應用價值。
凱德mall
凱德集團自主研發的O2O會員服務平臺——凱德購物星,為消費者在商場的的體驗感加成,平臺中有各種新鮮有趣的優惠活動、貼心展示各層各類業態分布與品牌排列情況、提前線上選好餐廳并線上排號、消費記錄上傳自動累計積分換取停車券或卡券等,為顧客的全生活鏈條提供貼心的關懷。
結 語
綜上所述,想要做成一家高質量購物中心,顏值、品牌、服務、新鮮的內容創作等都必不可少。
新消費模式的興起、消費者習慣不斷的變化,為市場需求和內容場景上提供了新的賽道和發展思路,購物中心需乘風破浪,從業態布局、場景重構、特色空間等方面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為消費者創造多元化價值,做一名“實干家”,用個性化創意、有料的內容與消費者進行情感鏈接,持續探索消費新場景。
文章來源:和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