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老工業遺址都能鳳凰涅槃,但是首鋼做到了。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北京老工業區石景山被賦予了經濟轉型的重任,卸下工業的重擔,未來的石景山區將聚焦“現代金融、數字創意、科技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商務服務業”,以及“銀行保險、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數字創意”等新經濟產業。
作為這片老工業區的核心——全國產量第一的首鋼代表的是新中國工業時代的輝煌,曾經這一片紅色的鋼鐵海洋托起的是中國經濟的直線騰飛。而伴隨著石景山區向新經濟的轉型,首鋼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轉型后的新首鋼既要擔負起“新產業”傳承的底色,也要以更為普羅大眾的“新商業”作為媒介,來向年輕的一代講述中國經濟發展的故事。而作為首鋼園承載產業與商業的主要空間組成,首鋼園·六工匯注定要肩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
同時,作為這場百年城市更新運動所孕育出的產商融合新模式,首鋼園·六工匯所迸發出的強勁內生引力,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解讀。
以花園式辦公體驗 打造新產業磁極引力 沿著長安街向西,視野會不自覺地被一個個充滿鋼鐵質感的建筑物吸引,三高爐、冷卻塔、大跳臺、北七筒、空中棧道……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誰也不會想到還會有這么一片特別的存在。 當然,這里早已不見昔日鋼鐵淬煉的巨響和機器的轟鳴,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人的呼朋喚友、是無人駕駛汽車穿梭的車水馬龍、是周末家長與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今天,新首鋼作為北京西部轉型發展的核心區,其智能產城都市區的藍圖已經暈染開來。其中,首鋼園·六工匯正位于新首鋼北區的核心位置,總建筑面積22.4萬平方米,由六幅互通的地塊組成,包括11棟獨棟產業、11棟獨棟旗艦商業和一座購物廣場,是一個匯聚低密度的現代創意辦公空間、復合式商業、多功能活動中心和綠色公共空間的城市更新地標項目。 從交通通達上來看,首鋼園·六工匯的交通條件足以覆蓋全城。 路網交通方面,項目正處于長安街西沿線,距離天安門僅約16公里,毗鄰的新首鋼大橋大大便利了石景山和門頭溝客群的導入性。 在軌道交通方面,1公里內有5條地鐵線在此交匯,1號線古城站、6號線金安橋站、11號線、S1磁懸浮金安橋站及R1線,從南到北,由東至西的串聯起城市幾大核心區,承接起整個北京城的產業和消費需求。 而作為“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一部分,首鋼園·六工匯的產業磁極對標的正是技術研發、科技應用、文化類等頭部企業。 不同于傳統產業的生產要素驅動,這些新經濟產業脫胎于科技+創意的靈感碰撞。而有研究指出:“融合自然、工作、生活的多元復合‘場景’與社會化的社交‘場景’,更能激發這些新經濟產業人的創新靈感。” 立足于此,首鋼園·六工匯的辦公空間創新性的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模式,從山水自然、生活休閑的融合角度出發,打造了一個個高品質、生態自然、智能化、街區性以及可訂制的獨棟辦公空間。 從周邊環境來看,項目北鄰秀池、三高爐,南鄰群明湖、滑雪大跳臺,西鄰石景山景觀帶、首鋼園香格里拉,東鄰首鋼工業遺址片區,加之充滿陽光的室內全景天窗購物中心與室外下沉活動廣場(原沉淀池遺址),完美營造出兼具奧運文化和自然元素的花園式辦公體驗。 在此基礎上,為了給企業及員工制造更多社交的可能,首鋼園·六工匯在建筑及空間設計上釋放出大量公共空間以及共享活動空間。比如寫字樓大堂設計成多功能的休閑與會客空間,為入駐企業和訪客提供靈活的互動氛圍等等。 伴隨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規模轉移到人才,辦公空間也隨之照顧起“人”的感受。尤其是后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尋工作中的身心健康,一種融合工作與生活的新辦公模式——workcation應運而生。“在度假中工作”,其本質正是為了在更為開放的大自然中尋覓精神的“詩和遠方”,紓解壓力、放松身心。 而首鋼園·六工匯的產業辦公空間正為企業與員工提供了這樣一處近在咫尺的“詩和遠方”。在首鋼園·六工匯工作,抬眼看到的是百年工業遺址、綿延十公里的高線公園;享受的是豐富多元的商業配套、餐飲、以及各種娛樂設施;一半是山水自然的悠然自得,一半是都市生活的五光十色,構建出一種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花園式工作生活新體驗。 以雙循環商業生態 打造潮流精致生活策源力 作為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首鋼必然要肩負起“傳承”的任務,首鋼園·六工匯產業的舊貌換新顏是對產業的傳承,而能廣泛觸達大眾、完成廣域傳播的一定是商業。 所以,你會看到,即便是商業空間,首鋼園·六工匯也是不遺余力的保留百年工業遺址的DNA。項目內共包含了6個工業遺存。 原首鋼第二泵站現為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東側主入口,改造完整保留了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木制結構,極具縱深感、引導性的木桁架,也成為主入口最具昭示性標志。 原首鋼7000風機房現為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特色中庭,改造完整保留了建于上世紀70年代最東側的建筑部分(建筑外墻與主體結構),內部則保留原排架結構空間及天車等裝置構建。 原首鋼沉淀池現已被改造成為首鋼園?六工匯戶外下沉活動廣場,與鄰近的兩個冷卻塔作為景觀構筑物保留;首鋼園?六工匯五一劇場也已改造為商業空間對外使用,另外還有兩處遺址被改造為品牌租賃空間。 站在這些原汁原味的工業遺址上,任意一個角度都能拍出一張高銳化、高對比度、色調黃且暗的硬核工業風大片。也因此,首鋼園·六工匯成功解鎖了新的流量密碼,以足夠話題度的風尚內容成為了新的城市級打卡地標。 從某種角度而言,首鋼園·六工匯也以這樣一種新的方式,向世人傳承與講述著中國昔日的歷史與工業文化。 但商業歸根究底還是要服務大眾,特別是在首鋼園·六工匯8.8萬平米辦公與7.7萬平米商業面積的對比下,這就意味著,這座產商融合中的商業決然不止于產業的配套。 若要成為一個具有廣域輻射力的地標級商業,首鋼園·六工匯就必須要打破地域的限制,以強目的性成為人們碎片化時間里的假期生活目的地。 而首鋼園中聚攏高端品質商旅客群及高端家庭的五星級首鋼園香格里拉,全球創新、創意首發中心首鋼三高爐,國家冬奧項目運動隊訓練場以及高線公園、滑雪大跳臺、秀湖與石景山的湖光山色等出行目的地正成為了首鋼園·六工匯不可比擬的區域聯動優勢。 以此為強大基底,首鋼園·六工匯將商業、休閑、文化與運動相結合,并且在品牌引入方面,提供更多元、更新潮的生活方式理念與消費選擇。 在餐飲方面,項目引入了眾多京西首店,如品質西餐廳THE WOODS,早C晚A的Seesaw咖啡與九本居酒屋,還有喚起小時候記憶的北平制冰廠等。 高端日料天燚天婦羅餐廳則入駐了由原首鋼加速澄清池改造的獨棟商業。 在零售方面,項目匯集了來自英國的MCC|brompton - PINARELLO,來自美國的TREK直營店等城市騎行與公路車品牌,以及NIO蔚來、smart、理想等新能源汽車品牌。 在家庭娛樂方面,原首鋼制粉車間落架大修,被改造成首鋼園?六工匯主力店——總面積超過7300平方米的奈爾寶科技館,打造成為一站式國際化家庭親子成長空間。 這些代表品質、潮流、美好生活方式的品牌矩陣的落地,一方面填補了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商業空白;一方面也為項目本身搭建起自帶強大吸客力的消費規模。 以整個首鋼園區為底色,以運動活力、家庭娛樂等目標性體驗類旗艦店為商業亮點,首鋼園·六工匯傳承百年首鋼工業遺址,并借助作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六個商品消費提檔升級重點項目之一的東風,一步步成長為具有時尚工業風的京西商業新地標。 以精準社群運營 凝聚假日目的地向心力
如果說品牌與租戶是一個項目的骨血,那么運營才是這個項目生存的靈魂。 今天的消費者最需要什么?答案正是社交。 互聯網時代,看似頻繁的線上社交非但沒有深化人們之間的情感,反倒因減少了面對面的交流,從而加深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獨感,也令今天的消費者更渴望從對味的現實圈層中獲得認同感與歸屬感。 自今年6月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對外亮相以來,已經舉辦了大大小小近百場活動,且每一場活動都是有的放矢的契合著各個圈層的精神需求。 針對產業客群,通過落地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互聯網3.0峰會工業元宇宙論壇等各種行業內的大型活動,項目著力于促進企業與員工的高頻次交互。 對于商業客群,首鋼園·六工匯則進一步細分客群畫像,深挖精神消費訴求,通過網羅最新潮、最主流的社群圈層,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圈層與社群歸屬。 比如,這里有MCC騎行俱樂部攜手BROMPTON帶來的騎行活動,有摩托車品牌VESPA組織的車友活動,更有跑團、飛盤俱樂部、橄欖球等各種細分運動的專屬社群。 此外,為了最大化發揮首鋼園·六工匯戶外的空間優勢,原首鋼沉淀池改造的戶外下沉活動廣場,每到假期都會化身歡騰的露天游戲場,竭盡所能的豐滿人們的娛樂生活。 對首鋼園·六工匯而言,產業集群為項目帶來的是自流水,獨有的商業內容為項目注入的是外來泉,而盤活這池春水的則是項目優質的“運營力”。依托于精準的社群運營,首鋼園·六工匯在建立起牢固消費粘性的同時,也深化了消費者的品牌忠實度。 到這里過周末,已經成為了年輕一代與品質家庭不約而同的出行選擇。 結語 當下的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百年難遇的大變革,商業正在走向物競天擇的自我進化,融合破土而出。作為產商融合的首鋼園·六工匯正是城市更新中市場煥新的產物,但“新”也意味著這是一條開疆辟土的荊棘之路,首鋼園·六工匯既非傳統的產業園區,也非單純的辦公寫字樓或是商業體,從建立伊始,他的運營就充滿各種不可預見性與挑戰,但同樣的,這亦是時代給予的機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首鋼這場史詩級的城市更新運動中,時間是不可磨滅的先決條件,無論是產業還是商業的運營都需要面對時間的堅持與打磨,首鋼園·六工匯亦然。 有幸的是,依托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新產業與區域人口源源不斷的導入,首鋼園·六工匯的雛形已現,他正猶如一位朝氣蓬勃的青年,揮灑著努力的汗水與挫折的淚水,在漫長歲月的洗禮中一天天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