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媒體報道,預計到2022年底還將有數十家新開購物中心項目面市,在實體商業與消費市場深受疫情影響的第三年,如何才能讓新開商業迅速占位、搶奪先機、快速實現收益,有四個創新細節不可忽視。
貫通交通組織
疫情之后,商業體將不再拘泥于“盒子”或者“商業街區”兩種形態,所以,打破固有的建筑意識與交通組織,“能開放就開放,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開放”已經是成為新開商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根據城市綜合交通系統進行前置規劃,與城市外部交通高效結合,優化周邊交通環境、不僅可以使消費者能夠多入口、多方式、多動線,快速到達項目,也有效提高與區域生活的高度連接。
多個不同區位的廣場入口、地鐵站入口、步行街入口以及主要交通干道入口不僅幫助商業體與市政環境相融合,同時,商業的廣場、景觀、綠植、藝術品設置等也可以成為城市共享空間,實現有效匯聚客流。
在項目建筑體內部,科學的垂直交通可以使消費者形成便捷高效的空間流動,與平面交通進行有機連接就能夠將各個空間串聯起來,形從而成完整的內部回游,同時也可以利用垂直空間進行全新的環境打造,將內部建筑骨骼與商業場景相融合,帶給顧客全新的空間體驗感。
另外,如何可以在內部結合智能設備,裝置立體字母裝置、LED互動投影設備、互動通廊、多用途街燈等設備,將為消費者帶來全新虛擬融合現實的美妙體驗。
永遠向“年輕”靠攏
追求年輕客層,配置年輕業態,已經是新開購物中心的風向標。但是,消費者追求的并不是絕對的年輕化,而是使自己看起來相對實際年齡更為年輕的商品、服務、以及生活方式、所以,購物中心業態不僅要符合區域、定位、客群需求、更要堅持業態流動原則,以核心顧客層對于年輕化的理解來進行業態配比。
對比無比鮮明的潮流、時尚、文藝、個性化等標簽,具有生命力與新鮮感,不斷進行更新、更為符合消費者預期的“年輕化”的業態方向將更受追捧。
人間煙火最為暖
相對于前幾年城市化進程時期對于歐美式“城市中產”家庭樣本的追求,在疫情之后,消費者對于生活、家庭、自我的認知都發生了微妙的改變,生活氛圍、煙火氣息、熙熙攘攘這些關鍵詞正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意識主流。
中國消費者天生具有趕集、逛街的“種族優勢”,所以大部分消費者在品質生活的同時,來自于土地的、市井的、煙火氣的元素最為能夠打動人心,這也是為什么在今年后半年,露營、集市為什么火爆的根本原因。
將多元文化帶進社交生活空間,結合多類別跨界元素,增強商業體的社交屬性,激發消費者傳播熱情,從而與消費者連通社交價值鏈。
精準把握情緒
現代人熱衷于為“情緒”買單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隨著情緒經濟的發展,目前已經逐漸細分成圈層經濟、萌寵經濟、微醺夜經濟、孤獨經濟等多種類型。
以場景刺激消費者感官,激發消費欲望;以體驗引發消費者共鳴,實現社交傳播、社交裂變;讓商業與年輕消費者形成深度鏈接,促進其內在互動,提升附加價值。新開商業設施,尤其是城市核心商圈面向年輕客層的新開商業設施應該盡量弱化“硬性”商業氛圍,滿足情緒消費邏輯,使其擁有良好的“心情”體驗,才能讓項目成為商圈中最為與消費者“貼心”的必選項。
文章來源:加得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