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合柴1972:從監獄舊址到網紅文創園區

來源:睿途旅創       作者:睿途旅創       時間:2023-01-12



合柴1972 文創園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作為曾經安徽省面積最大的工業監獄,合柴 1972 開創了將監獄舊址改造為文化展示空間的先河。自1954年創建以來,它首先是在監獄的基礎上,由監獄轉變為合肥磚瓦廠,再轉變為合肥柴油機廠,最后轉變為合肥輕工業制造廠。這三次的轉變大相徑庭卻又輔車相依,從一個直觀的角度展示了這近70年合肥工業演變的進程。但隨著時代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各類磚瓦廠、柴油機廠、制造廠逐漸無法適應現代化工業的轉型,留下一座座老廠房、老機床、老煙囪,這讓工業遺產保護越發顯得迫切。


文化導向下再利用的基礎

1、深厚的文化價值。

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文化。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內核,工業文明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其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這近 70年間的三次轉變中,合柴 1972 在它自身的發展歷程中衍生出了家電文化、工業文化和監獄文化等。這些文化不僅僅保留了老一輩人的工業印象,還記載了合肥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隨著工業的不斷演變發展,原來的工業遺留漸漸成為一些工業城市的獨特印記,成為城市文化特殊的一部分,彰顯著城市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工業生產的堅實基礎。


老廠房

2、廠房改造的自身需求。

隨著后工業社會的發展,一些污染較高、對城市環境影響較大的重工業漸漸被遷出城市中心,原有舊廠房面臨著土地利用低效、設施落后、空間品質差等一系問題。低效工業用地改造和再開發已成為城市建設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據統計,我國老舊廠房空間資源達30 億平方米,改造潛力巨大。

作為城市產業升級的空間載體,舊廠房和存量低效工業用地可以為城市產業升及提供充足的建筑資源和土地資源,具有較高的潛在開發價值。如何讓城市中大量存在的舊廠房和低效工業用地通過再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城市更中較為重要、緊迫的研究課題。

3、政府政策支持。

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安徽省保留了較多的工業遺產,安徽省政府和經濟與信息化部門對全省980前修建的廠房、機械設備車間、礦井等進行了摸排,結果發現,安徽省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明清民族時期的工業作坊、長江沿線的造船廠等其中,已經有霍山佛子嶺水庫、合肥鋼鐵廠、涇縣宣紙廠等世界級工業遺產納入國家重點工業名勝項目。

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采用“保護優先、以用促保”的方針,不僅要防止因過度開發導致保護失責,也要避免限制過分而難以利用。這年來,合肥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工業遺產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的新模式,努力建設一批集城市回憶、知識傳遞、創意文化、休閑經濟體驗為一體的“生活秀帶”。


當前更新利用的現實問題

1、功能模式單一,改造方法趨同。

由于國際工業遺產改造發展較早,我國工業遺產改造相對落后,因此國內眾多工業遺產改造沒有考慮本國國情和工業遺產目前所處的狀況、發展特點,一味地參考甚至完全照搬美國紐約蘇荷、德國魯爾工業區等國外工業遺產改造的成功案例而且改造后的功能模式趨同。一時之間,國內出現了不少破敗廠房、老舊工人宿舍、廢棄倉庫改造成為文化創意園區的案例。因此,如何突出各工業遺產的自身優勢、展現獨特價值是在工業遺產改造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改造利用模式千篇一律的情況下,要更加注重發展地方獨特的文化內涵,以其特有的文化背景為基礎,聯系周邊的物質環境,避免生搬硬套。

2、弱化文化體驗,缺失場所活力。

工業文化遺產和其他文化遺產不同,不具有賞心悅目、清潔美麗的良好形象,大多數公眾對于工業文化遺產的印象還停留在過時淘汰的廠房、破敗陳舊的車間、銹跡斑駁的器械、污染嚴重的工業環境上,而更深層次的工業文化和有趣的文化體驗還有待利用和發展。在改造利用的過程中,可以規劃制定明晰的游客游覽路線,將零散的、孤立的工業遺產串聯,激發工業遺產的場所活力。


3、重視經濟價值,忽視文化內涵。

當前存量規劃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與物質文化遺存的保護之間產生了分歧。由于市場經濟的盲目性、商業性,以及一些政府官員片面追求城市發展速度、政績效果以及經濟利益,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將城市中的工業遺產保護改造項目交給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沒有為城市的長遠發展而考慮。這種片面追求經濟價值而忽視文化傳承的工業遺產更新保護方式,容易忽視文化保護和社會利益,導致物質開發與精神性資源開發失衡。但實際上,工業文化能夠反哺城市發展,城市發展能夠兼顧文化、經濟,并且實現雙贏。例如,將工業遺產保護與商業經營結合能夠利用消費帶動周邊地區消費,盤活城市經濟,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文化導向下合柴1972更新利用策略

文化是工業遺產更新改造的導向與動力,在更新與再利用的過程中,文化在提升文創園區精神內涵的同時,也為曾經衰敗的場所注人了新的活力間。因此,應當以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原則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利用,讓工業遺產與城市發展相協調。合柴 1972 在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將文化與功能、空間、活動相結合,以此豐富街區業態、營造文化氛圍、激發場所活力,進而實現街區的再生與重構。

1、功能結構--文化主導,實現功能混合。

?文化與業態結合對于廠房功能完善的作用

為保留地塊周邊的街區記憶,活化利用衰敗上地。合柴1972抓住合肥老工業城市更新有利時機,利用現有的工業文化、家電文化、監獄文化,結合老廠房建筑特色和地緣文化特色,引人藝術展示、文化消費體驗、原創文化演出等業態,打造極具價值的工業文化體驗區。

從柴油機廠缸體鑄造車間到“合肥當代美術館”,從原金工鑄造車間到“合肥家電故事館”,從燃料倉儲室到線下文創體驗店,合柴1972的每一處更新改造不但富了整個園區的功能業態,而且展現了合柴自身的特色與風貌。一些保留下來的環境要素都是打造藝術空間的有利條件。合柴1972 利用極具設計感的舊廠房建筑結在不改變合柴原有肌理的基礎上,對遺存下來的紅磚瓦墻、煙囪、屋頂、車間等工業要素進行改造與利用。目前合柴還在不斷更新中,在不久的將來,它將繼續承載歷史的記憶,并且賦予新的文化內涵,指引片區新的發展。合柴 1972 文創園不僅是新的商業模式,而且還為城市提供了一個極具藝術與美的場所空間。除此之外,園區還引入了創意辦公,特色體驗商業等業態,逐步形成以文化為主導,系統化的、多功能混合的文化創意園區。


?明晰的文化功能布局對于廠房功能混合的作用

合柴1972在功能布局方面,將文創園區片區分為多種不同功能,各功能片區賦予一定的文化特色,以打破原廠房功能單一的狀態。合柴 1972一共分為五個功能片區,分別是大廠房藝術創意區、草坡商業及觀演展示區、鄰里中心區、文教體育區、青年共享生活區。其中,大廠房藝術創意區包括家電文化展示、藝術展示功能草坡商業及觀演展示區包括接待中心、音樂公園等功能;鄰里中心區包括文創辦公主題酒店等功能;文教體育區包括教育培訓、藝術設計等功能;青年共享生活區包括藝術街區、藝術公寓等。合柴 1972 在休閑娛樂、藝術培訓、創意辦公等功能板塊的基礎上,將居住功能融人其中,使得文創園區更像是一個獨立社區,既可以緩解因土地減少而帶來的用地緊張壓力,也可以滿足除休閑游覽以外的平時生活消費的需求,這對于其他類似的工藝遺產改造也具有借鑒意義。



2、開放空間--文化場所,營造活力氛圍。

?多類型的游覽路線體驗

合柴 1972 利用多條游客游覽路線將主要的工業遺產景點串聯在一起,提供多類型的文化游覽體驗。在改造之前,柴油機廠、原金工鑄造車間、燃料倉儲室等主要空間都是零散分布在基地內的各個角落。后經過改造利用將其變為若干個展示合柴 1972 工業文化、監獄文化、家電文化的活力片區。改造后的合柴1972可以羅列歸納出四條主要游覽流線:藝術創意流線、音樂觀演流線、鄰里生活流線、文教體育流線。根據不同的人群需求,將游覽路線進行串接,優化游覽體驗,使游客在游覽的過程更加自由。此外,針對不同受眾人群而提供不同的場景供游客選擇、互動,也有利于實現合理引導、有效銜接、趣味互動的設計意圖。


?多樣化的趣味文化標志

在工業遺址中,歷史場地風貌最能夠彰顯文化場所的特征,歷史環境與遺址建筑是構成歷史場地風貌的主要部分。重新設計與更新改造后的合柴 1972 利用了老舊廠房、倉庫、鋼架、穹頂、大面積開窗、工業風格鋼架、煙囪、大型構筑物等歷史工業元素,與現代裝飾符號相結合,形成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氛圍,成為合柴1972 的文化標志。例如,曾經的監獄圍墻繪滿了“越獄”主題的藝術涂鴉,寬闊的草坪上安置著風格迥異的雕塑、開闊的展廳里擺放著耐人尋味的工業風格構筑小品。以及地面隨處可見的印有屬于合柴的文化品牌 LOGO。可見,對于工業遺產來說,利用充滿藝術價值和歷史特征的文化元素,不僅塑造了豐富有趣的文化標志,也有利于工業文化品牌的塑造。


合柴1972趣味文化涂鴉墻

?多主題的空間場所定位

合柴 1972 設置了多主題的文化情景,在對原有的建筑風貌進行充分利用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特色、居民文化需求以及現代建筑工藝手法,將其內部改造成為家電博物館、當代美術館和創意集市等主題場所,活化利用工業廠房的內部空間。其中,家電故事館內設有不同主題的體驗場景:20世紀80年代合肥無線電廠流水線、合肥市百貨大樓、迪斯科舞廳、復古場景街、十五里河家電維修、舊物時光展廳……各分區各功能,以其獨特的裝飾風格獨立存在于粗獷的工業風格之中高大穹頂、機械車間、直立煙囪、紅磚瓦墻、獨特的廠房空間結構,讓人們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感知時代的變革、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在工業遺產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利用廠房的空間構造,通過環境營造多種感官的仿真、搭建類似的視覺平臺、賦予空間特定的文化定位的主題設計策略。并且用一個中心主題統領各個片區,整合各個工業遺產資源,形成較為連續且整體的空間。


合柴1972多主題展館

3、活動策劃--文化節事,激發場所活力。

?藝術展覽

作為目前合肥最新銳的文化代表之一,由合肥柴油機廠缸體鑄造車間和模具車間改造而成的“合肥當代美術館”承擔了合柴 1972 的眾多藝術展覽活動。原合肥柴油機廠車間具有層數高、進深大、面積足等特點,屋梁采用中國古代橋梁建設的雙曲拱橋結構,穹頂屋面完全以自鎖空心磚榫卯構成,沒有使用一根鋼筋,建筑風格全國罕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的需求高漲,并且舊工業建筑和展覽空間具有共性,這些條件為合肥柴油機廠轉變為美術館提供了可能。

“合肥當代美術館”的設計理念是在維持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地優化調整內部結構,使空間得以充分利用。目前,“合肥當代美術館”主要承辦各類藝術展文創快閃、國際國內知名時裝秀等活動,以適應現代化的展示模式。各類藝術展覽活動不僅能夠重現工業遺存的活力,也豐富了市民的公共活動與日常生活,將“人人都是生活家,人人皆為藝術家”的理念貫徹落實。



?音樂活動

除了藝術展覽之外,合柴 1972 也舉辦了不少音樂活動,如街頭音樂表演、樂隊音樂演出、草地音樂節、經典快閃店鋪活動等。相比于藝術展覽,合柴的音樂活動以其新潮獨特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輕時尚的市民,與他們一起探索活潑且富有創造力的生活方式,尋找舒適的生活狀態。從而將藝術與時尚交融,讓工業遺產在深重的歷史記憶之外,還能夠擁有嶄新的時代特征。

?媒體宣傳

在改造之前,合柴 1972 對于新媒體宣傳方面戰略性重視不夠,工業遺址缺少策略性宣傳策略,只是單方面純粹宣傳工業遺址舊址、保留機械車間等物質文化方面內容,缺少和工業文化相關的內涵解讀,導致廣大市民參與少、了解少且不夠深人,這些都將制約著工業文化的傳承。

合柴 1972 將文化節事活動與新媒體宣傳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快速、便捷、高效的特點加大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例如,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介推送與工業文化遺產有關的內容。同時,也利用當今發展趨勢較好的短視頻等自媒體平臺,制作各類接地氣的、易理解的普及教育視頻,讓社會群眾了解到工業文化遺產的價值所在。小到合柴基本介紹、抵達路線安排,大到合柴招商信息、文化節慶活動宣傳等,合柴 1972 緊跟大數據發展的步伐,現已從原來的老舊廠房迅速融入到新型的文創園區之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文化宣傳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逐漸普遍,除了應用到工業遺產保護宣傳方面,也能夠應用到其他相關技術支持、綠色保護、生態發展等領域,甚至是除工業遺產以外的其他城市更新范疇。


結 語

在城市更新的大環境下,工業遺產改造源于其自身對文化、藝術、創意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工業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座城市表達文化內涵的方式,也是城市文化品質的重要體現。以文化為導向的工業遺產更新改造為城市的進步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對于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來說,以文化為引導的更新與產業升級將為城市帶來新的機會。在工業遺產更新改造的過程中,應當梳理其文化脈絡,分析其文化優勢,挖掘其文化基因和特質,置人以情驅動、文化耕耘的理念,促進工業文化與工業遺產發展的有機融合。本文從合柴 1972 的利用基礎、現實問題等方面出發,對合柴 1972 在文化引導下的更新利用策略進行研究,進而探討我國其他城市的工業遺產在改造中文化活力創造的可能性。文化導向下的工業遺產更新利用模式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僅對于城市文化內涵的表達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夠充分體現城市文化品質。在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以文化引導工業遺產開展保護與再利用工作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城市更新模式,還可以彰顯城市發展特色,提高城市發展質量,為城市發展贏得更多的機遇與可能。

文章來源:睿途旅創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