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旅游,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許多美麗絕倫的旅游勝地,豐富多彩的旅游線路,但在奔波勞頓之后,細細品味起來,卻會覺得“看景不如聽景”,千篇一律的風景,旅游線路幾乎是一模一樣,連各地的旅游商品、地方特產都看不出多少差別。
同質化嚴重是文旅景區在發展迭代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甚至可以是痛點問題,游客看到相似的燈光,吃到全國景區都可以吃到美食,導致口碑下降,不能形成新媒體的流量裂變,二消減少,如何處理變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1、景區同質化的危害
游客旅游追求的是不一樣的體驗。結果是一樣的感受。游客就基本上屬于一次游。當邊的游客都“抓”完了。只有把手再伸長一點“抓”異地的。伸手就是錢。抓客的成本越來越高。來的客戶又陷入一次游循環。最后入不敷出。
設備設施相同。游客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缺乏再來的動機。也使得景區變得蒼白,觀光游無特色。休閑游無內涵。缺乏長久的吸引力。磨沒了最初的新鮮感,從而影響口碑,傳播以及回頭率。
還會導致景區所做的活動方案也雷同;營銷部在渠道商面前處于弱勢;景區根本無法鑄造品牌。畢竟游客嘗新而來與慕名而來是兩個概念。
2、導致同質化的原因
第一、人員的不專業性:文旅項目從規劃設計,到最后的塵埃落定都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但是在追求時間利潤的情況下,人員通常魚龍混雜,不愿意找專業人員來對文旅項目進行專業的評估和打造,導致打造文旅項目中的人員復雜,缺乏經驗,思想古板,無法迎合更迭速度極快的新型產品。
第二、缺乏新意,難以捕捉到新機遇:文旅產品大多依托已有的景區,觀光旅游休閑為主,缺乏一定的活動內容,但是景色看得多了也都千篇一律。
年輕人的市場和老年人的市場定位是不同的,年輕人追求新意,若是朋友結伴而行會注重朋友之間的體驗感,若是情侶出行會考慮到氛圍是否具有浪漫氣息,驚喜等,老年人則大多選擇家庭游,選擇山水之處,修養為主。
現在的文旅產品定位并不清晰,希望抓住廣闊的市場下又希望吸引各年齡段的游客,最終導致顧此失彼。
第三、宣傳力度不足,營銷手段乏力:文旅產品在沒有足夠的營銷能力的情況下,希望能夠通過打造同類型的“網紅”產品來吸引游客。
尋找不到適合的營銷手段,讓文旅產品困在死胡同里,都希望借助“網紅”來帶動產品的知名度,又沒有能力創新“網紅”打卡地的新型內容,導致內容雷同,吸引力不足。
3、文旅產業的發展旅程進入4.0時代
在文旅產業 1.0 (觀光旅游)時代,主要依靠傳媒產業。在 2.0(以休閑和度假為主)時代,主要依靠互聯網產業。3.0 (注重體驗)時代,文旅產業通過科技和藝術融合人為的制造各種景觀,也因此出現了更多主題公園。
如今,已邁向 4.0的文旅產業,沉浸化、數字化的需求也使科技力量的加持越來越重要。
長此以往,不難看出,下一代文旅產業的發展不外乎三個方向。沉浸化、互聯網的泛社交化以及數字化。
隨著國家對數字化愈來愈重視,數字化在文旅產業的加持也使得旅游業變得越來越人性化、智能化,而如今,屢見不鮮的VR技術已經應用到諸多場景中。
眾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也是推動文旅升級的底層驅動力。尤其在創新技術應用方面,科技把新文旅的場景搭建以及用戶體驗推向了全新高度。虛擬現實技術以及近年來 5G 和人工智能的應用,更是催生了一系列的新技術。
而映照于文旅產業的各種新型數字化技術不僅改變了空間的屬性,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改變了人和機器之間的交流方式,也改變了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現實情況是:眾多景區觀光產品多,休閑產品少;同質化產品多,特色化產品少;大眾化產品多,專項性產品少;粗制濫造多,克隆復制多,高質量產品少。
旅游產業“千旅一面”的話題,一度成為整個旅游產業難以回避的難題,如何破解同質化的詬病,成為行內普遍關注的問題。
4、同質化旅游需要變革
當經濟社會發展從“短缺型”社會進入到“富足型”社會,旅游消費理念、形式、以及旅游深度都發生了升級變化,在此趨勢下,突破傳統的以景點觀光為主的旅游發展模式,全域旅游作為一種新物種,應運而生。
催生變化發生的,是要實打實花錢的游客。一方面得益于消費力的提升,另一則出于核心消費群自身審美的大幅度升級。
愛玩的游客們,需要更高品質的旅游目的地產品、體驗性內容。
因而,文旅項目自身所能給予的差異化、文化屬性、參與度、分享力,持續進化的能力等要素,都關乎旅游項目的興盛與覆滅。這意味著,獨樹一幟的文化價值與切身可感的旅游體驗,是文旅業未來長續生命力的重要一環。
5、大宋不夜城帶來爆點流量口
東平縣按照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理念,緊緊圍繞“山東夜間旅游新地標、山東夜游經濟新引擎、好品山東文旅特產展銷地”定位,總投資1.2億打造大宋不夜城。
該項目將水滸文化、運河文化、黃河文化進行全新包裝與升級,改造提升東平水滸影視城約25000平方米,結合東平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會生活等,創新街區旅游新業態,打造全省唯一集古鎮風情與宋文化街區于一體的全新旅游項目,為游客提供一個看得見、聞得到、嘗得著的真正具有煙火氣息的大宋古城。
以“山東夜間旅游和網紅打卡的新地標、山東夜游經濟的新引擎、好品山東文旅非遺產品的展銷地”作為項目總定位,做大“文化+”“旅游+”,全力打造繼東北不夜城之后,模式上以主街區+古城,集“食住行游購娛”閉合式消費產業鏈于一體的新一代不夜城模式。
同時推出東平湖美人魚、霧中仙、石中玉、三手棋圣等10余個行為藝術表演。充分做到本地人必到,外地人常來,游客群必游。以本地客群做口碑,外地客群做流量的思維進行高效整合運營,從而真正形成吃中有游,游中有購,購中有娛,娛中有秀的主題式商業街區。打造集演繹、美食、娛樂、科技、文化等于一體的高顏值、高體驗的大宋文化場景集結地。
項目按照一街兩巷多點的不夜城模式,包含國潮文化的華燈錦里不夜城長街,迎賓聚客活動功能的篝火擂臺,以及全新的水上無動力樂園英雄關闖關體驗、山野民宿與魔幻森林作為觀光住宿配套,打造集演繹、美食、娛樂、科技、文化等于一體的地域特色和宋風文化氛圍的綜合性文旅項目!
6、避免同質化的破局之路
單純依靠跟風復制、簡單的生搬硬套,只能獲得曇花一現的燦爛。景區需要通過資源盤點,找出自身優勢及特色。
并以此為核心,因地制宜,深耕特點,尋求創新點,利用文化力量賦能品牌升級,進一步深挖品牌精神和內在價值,形成差異化品牌競爭優勢。
同質景點只能“紅”于一時,應從規劃設計環節入手,將當地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元素融為一體,再根據當地的文化背景與實際情況進行產品設計,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項目。只有這樣,發展出自身的特色,景區才可能取得成功。
文章來源:旅游節慶營銷智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