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億年的進化過程中,水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必需品,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的希望。因此,水對人類大腦對水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只看到水或靠近水也能給人帶來舒適和愉悅的感覺。
城市居民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我們渴望工作及居住在“有水的地方”。然而,很多情況下,我們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好濱水區,或者沒有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即使在上海,如果你經過一些濱江路段,你或許也有同感。
濱江區是公共區,是藝術區,是居民區,也是創新區。以下這6大案例,希望帶給大家一些靈感與啟發。
南波士頓海港新城
在過去十年中,南波士頓海濱區域曾經破舊的碼頭和廢棄停車場,現在逐漸成為辦公、商業和住宅的首選目的地,聚集了大量的初創公司和知名公司,包括GE,PwC、Reebok、亞馬遜,各家銀行,酒店和高檔餐廳,當代藝術研究所與波士頓市的新會議中心也匯聚于此。
2010年,隨著城市開始從大衰退中復蘇,時任市長托馬斯·梅尼諾(Thomas Menino)開始發起了一項被稱為“波士頓海濱創新區”的計劃,“創新區”計劃開發約1,000英畝(約400公頃)區域,并致力于創造一個“工作/生活/娛樂”的混合社區,旨在吸引和促進創新區內的產業創新。2011年,Vertex Pharmaceuticals簽了一份10億美元,為期15年的租約,并將整個劍橋地區的員工都搬遷到這里,占地100英畝。接下來,多米諾骨牌效應便開始了,GE、銳步、普華永道等等公司都計劃遷移至此;各類開發也就此加速。疫情前,這里已吸引了亞馬遜、Foundation Medicine、Crimson Hexagon、Puretech Health等諸多科技公司,特別是在生命健康領域的發展更是超越預期。
為了防止大企業發展太快之后,導致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企業無法生存的情況,波士頓海港新區規定,大企業要幫助中小企業承擔一部分房租。
除了大企業帶中小企業的這種機制,海港新區還有很多廉價的空間——至少有80%的舊建筑物被重新定位為新的住宅,零售,辦公,特別是辦公空間,是相對廉價的B類建筑辦公空間,對于技術,廣告,媒體和信息(TAMI)領域的初創企業非常有吸引力。除了辦公空間,海港新區的住宅配套也提供了很多二三十平米的這種創新型的小的居住空間,這無疑更進一步地增加了它對中小型企業、創業企業的吸引力。這里除了辦公與開放的公共空間,還有符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各種配套:酒店,時尚零售,每日健身課程、溜冰場以及從快餐休閑到高級餐廳的各種餐廳選擇、保齡球館/夜總會,電影院等,而且每年都會舉辦數百場藝術和表演活動、社區聚會和家庭活動。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絕對是吸引人才的扛把子。
德國漢堡港口新城
談到漢堡,不得不說到港口新城,占地面積157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126萬平方米。根據概念性規劃,它將融合居住和辦公文化休閑商業和旅游的不同功能,打破內城單一的商務和購物區的格局。
洪澇是島嶼狀的這片新城區所面臨的最基本的隱患,最需要合理的基礎建設來應對。濱水的道路、廣場、碼頭仍大致保持原本的地基高度(水平面上4-5.5米)。
在新城的“綠肺”羅瑟公園(Lohsepark),廣場還特意降低高度,層層向下延伸至與水齊平。
整個港口新城有超過10公里的濱水岸線,需要豐富多樣的濱水空間把這點優勢發揮了出來。規劃中,依水而建的公共開放空間約占了新城1/4的陸地面積(28萬平方米),港口與易北河的廣闊水面帶來的清新空氣讓人耳目一新。
除了這些連綿的公園、廣場和步行道,新城還有另外13%的面積屬于私有公共空間(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通常產生于城市與地產投資商的協議,由廣場、小公園、建筑中庭等組成)。
所有這些公共空間都禁止車行,用完善的自行車和步行系統進行連接。
芝加哥湖濱水岸
芝加哥的湖濱水岸(Chicago Riverwalk)是非常寶貴的城市公共空間資產,自2009開工建設以來,隨著各方不斷努力的改造工作,它變成了城市水系中18.5英里的1.5英里的線性公園,展示了密歇根湖的美。
項目的二期和三期由sasaki與rose barney architects合作完成,后者在這個項目上花費超過10年的心血。
開放的路徑呈幾何編織形狀,各種各樣的“房間”創造了一系列不同的新功能,從獨特的餐飲場所,公共活動的策劃、公共藝術展覽等,“房間”的形式讓不同類型的功能及活動得以開展。
新加坡榜鵝水道
榜鵝水道全長4.2公里,是新加坡重建局建設的首條人造水道,被譽為"榜鵝威尼斯",耗資2億2500新元,于2012年建成。
榜鵝水道雖地處季節單一的赤道熱帶,卻可以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重建局沿榜鵝水道設計了三條各具特色的路線,分別是以了解水道生態環境和歷史為主題的3公里探索路線、可以全面探索整個水道的8.4公里探險路線和以家庭休閑及騎行觀賞日出為主的3公里鄉村路線。
這三條路線為各類人群感受榜鵝新鎮生態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提供了多種選擇。沿水道漫步,人們可以觀賞樹林、草原、湖泊、濕地等各種自然形態。在水道最東邊的漂浮濕地和淡水紅樹林等自然景觀,已成為人們觀賞日出的好去處。
榜鵝水道及榜鵝城市建設獲得了新加坡設計指標金獎、國際宜居社區金獎、國際水協會“全球卓越成就獎”和“最佳規劃獎”等諸多榮譽。
目前榜鵝新鎮正面向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擁有良好環境的綠色智慧新市鎮的目標邁進。
布魯克林navy yard
濱水科技社區
navy yard是美國最古老的海軍造船廠之一,占地約1平方公里,位于海濱區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是海軍建造基地和存放武器彈藥庫的地方,建造并啟航了美國最著名的戰艦,包括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亞利桑那號艦和美國軍艦。
經過五年的設計改造,變成了一個工業4.0現代工業為主的科技產業生態。這里有約380家企業,雇員約10000人,每年產生約2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聚集了大量的有社會責任并以技術驅動的公司。
紐約布魯克林navy yard鳥瞰
首先是政策支持:紐約市政府在2014年宣布了一項以科技振興經濟的計劃,提出了布魯克林科技金三角(Brooklyn Tech Triangle)方案,Navy Yard被劃為高科技實驗區,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引進更多的高科技公司。
既然是科技金三角的一角,navy yard的主要工作放在培養現代工業生態上,工業類別的用戶是bnydc的優先級,它推動了紐約的經濟活力,創造和保持質量的就業機會,并促進諸如設計、工藝、電影/媒體等相關聯行業的戰略發展,并鼓勵中小企業、初創企業等在這里孵化安家。
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New Lab(新實驗室)。這里是城市制造業的典范空間:制造業已經不再像生產線,而是向創新打樣和新設計看齊,研發、設計、制造、市場銷售完全可以在一個空間內實現。
new lab內部辦公場景
德克薩斯珍珠區
最后,我們看一個中小型規模的濱水社區——要說小城圣安東尼奧最紅的辣子雞是哪里,那肯定要是更新的珍珠區(pearl district)。
著名的圣安東尼奧河濱步道在改造的過程中,也將啤酒廠所在區域作為步道延伸的重點。
珍珠啤酒廠成為了一項非常成功的中型城市更新項目。憑借一己之力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振興,成為了城市有機更新的成功典范。
更新的珍珠區(pearl district)擁有324間公寓,15間餐廳和咖啡館,13家零售商和18家居民企業,不僅是美國烹飪學院、珍珠農貿市場、Emma酒店及其餐廳Supper的所在地,還是圣安東尼奧西班牙裔商會、大自然保護協會、RBC證券、CE集團等著名企業的辦事處。
整個改造區域內,公園和廣場比比皆是,當然,也消解了人與建筑間的隔閡。
此外,設計師還特別注重建筑底層的設計,在這里加入了各式各樣沉浸式消費或體驗機會,吸引行人駐足琢磨、主動嘗試。穿街走巷,人們可以自由地到處集會、玩耍,有了類似的“人群集會空間”,碰撞出來的火花才能打破舊有的、固化的體系,創造出新的生態。
文章來源:TOP創新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