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傳統商業街區是一個充滿生活氣和煙火氣的地方,是一座城市濃縮的“歷史記憶”。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消費環境和消費審美更迭煥新,大部分城市傳統老舊街區面臨發展滯后、沉寂衰落、與居民生活體驗不匹配的情況,街區改造更新刻不容緩。
隨著“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級品質”成為各大城市的發展核心,城市老舊街區的改造也成為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在這里一個過程中,一些老舊街道通過改造煥新,對保護傳統文化、提升城市品質、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讓老街區“活”起來,成為城市更新典范。
本文將聚焦探討老舊街區未來發展方向和更新成功案例,為城市更新模式下的“老街新改”提供參考。
老舊街區發展的趨勢
隨著城市更新的不斷推進,老舊街區改造將繼續成為國內商業下一階段突破新生的重要方式。城市更新下的舊改商街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向:
1、傳承創新
堅持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讓老舊街道煥發新的活力。
2、多元融合
鼓動各類商業、文旅、產業、藝術、生活等環節融合創新,打造一站式消費體驗生活區。
3、公共空間
鼓動城市公共空間煥新升級,增強實用性和參與感,讓空間成為居民生活和城市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4、持續發展
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以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為出發點,推廣低碳出行、環保采購等綠色消費觀念,打造綠色的商業環境,提高文旅商業街的社會影響力。
街區更新案例:上海ART愚園街區
上海百年老街煥新
變身“現代美學生活聚集地”
上海愚園路始建于清宣統三年,這里見證過康有為、傅雷、錢學森等名人風光,也留存了錢學森舊居、108幢老洋房、60幢優秀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等歷史遺物,是上海歷史風貌區的精華段。
以“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為理念,以城市更新為契機,上海愚園路于2015年啟動改造更新工程,聚焦愚園路百年人文歷史底蘊與“文化、藝術、生活”的更新風貌,將“傳統街區”轉變為“生活美學街區”。
愚園路改造更新圍繞提升街區風貌、優化商業轉型、引入新潮業態、建設公共文化空間等方面,多維度建設文、商、旅相融合的創新型歷史風貌保護街區。成為上海文化藝術生活融合的時尚標桿地,更成為城市更新的“新樣板”。
提升街區風貌
愚園路街區依托愚園路的建筑歷史風貌,形象提升圍繞“文化、藝術、生活”三大核心理念,借助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生活美學街區”,煥新百年老街的歷史風貌。
優化商業轉型
愚園百貨公司從“百年老郵局”變身“百貨公司”的案例,成為愚園街區最具代表的更新項目。愚園百貨公司,前身是施蟄存先生故居,也是江蘇路郵局物流中心,在更新改造過程中,保留這座老建筑的拱門、立柱等內部結構與裝修風格,并融入了時尚創意元素進行重新改造。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一個時尚潮流品牌和當代藝術的生活方式體驗店,能夠滿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元購物需求。
引入新潮業態
街區瞄準“商業+藝術+文化”等跨界融合方向,在業態引入方面強調“藝術愚園”的品牌基因。吸引眾多年輕新潮的上海市民及游客關注打卡,以及主力店品牌、網紅品牌、潮流主理人等品牌入駐。
引入潮流界知名生活方式集合商店Element、國潮球鞋護理品牌CircleClean線下實體概念首店、時裝買手店MoneyShops等時尚創意及潮流品牌、以及凡幾潮流集市等業態,打造成一個匯集觀光、購物、餐飲、娛樂、文創等多元業態的潮牌生活方式體驗區。
公共文化空間
愚園街區打造“愚園公共市集”、“非遺媽祖文創空間”、“粟上海社區美術館 ”等藝術文娛空間,讓居民在家門口吃喝玩樂的同時體驗社區美育的藝術熏陶。
此外,名人墻、故事商店、網紅小店等體驗空間散落在街區四周,這種“混搭”的全新模式,形成煙火氣息的弄堂藝術生活體驗空間。公共空間的多樣創新,對愚園街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改造后的愚園路保留了百年歷史情懷,以及老城區的人情味和生活氣,也有隨著城市更新發展而涌現的時尚新店,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愚園街區成為上海新潮網紅街區之一,擁有極高的人氣名氣和商業經濟價值,獲評“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總而言之,在城市更熱潮下“老街煥新”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些老舊街道通過改造更新,吸引大批潮玩青年和網紅品牌入駐,成為了城市備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商業中心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源地,成為有效提振商業能級和城市經濟的最佳助手。
老舊街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只有堅持在地化、差異化、創新化發展思路,構建可欣賞、可游玩、可共享的文化商業,才能有效激活老舊街區的新生命力,成為街區永保活力的關鍵。
文章來源:原粹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