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阿那亞、烏鎮、大涼山......戲劇如何讓小鎮化身文旅地標?

來源:巔峰智業       作者:巔峰智業       時間:2023-07-14

而回望歷史,從先秦的百戲到元雜劇、明清南戲,戲劇在中國源遠流長。當小鎮遇見“戲劇”,既提升了城市“文化首位度”,為觀眾提供更多旅游體驗,也為戲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好景配好戲,能夠讓小鎮成為一座座新的文旅地標。

提到國內的戲劇節,繞不開一北一南兩個重要的大規模戲劇人盛會:烏鎮戲劇節與阿那亞戲劇節。今年是阿那亞戲劇節舉辦的第二年,烏鎮戲劇節也將迎來自己的第十年。兩個戲劇小鎮開啟的“小鎮+戲劇”的奇妙藝術之旅,已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其旅游目的地打卡,也讓小鎮化身新的文旅地標。除此之外,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同樣是戲劇助力小鎮出圈的經典案例。本文將圍繞以上四個案例,結合特色亮點進行分析解讀。

“海邊”+“戲劇”

面朝大海的天然劇場

提到海邊+戲劇,讓人不難聯想到阿那亞。

作為秦皇島市第三屆旅發大會重點項目,阿那亞年均接待游客達200萬人次,經由互聯網的現象級傳播,阿那亞收獲了前所未有的話題度,同時也帶動秦皇島地區的經濟增長。周邊曾經荒蕪的景象不復再現,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商業、餐飲、民宿等配套設施及建筑,阿那亞已從一個地產項目轉型為全資源濱海旅游度假綜合體,成為了文旅地產的標桿。

今年6月底,時隔兩年再次開辦的阿那亞戲劇節圓滿落幕。據官方估計,戲劇節期間,阿那亞接待了近4萬觀眾和30萬游客。阿那亞戲劇節的密集演出,大部分不是發生在常規的演劇空間里,在意想不到空間里的臨時戲臺上,一種雙向奔赴的“造景”達成了:戲劇節是社區吸引游客和潛在置業者的景觀,而社區內原有的景觀改頭換面后進入了演出。


這里不僅有市集、酒吧、高爾夫球場畫廊、書店、運動中心……滿足居民生活剛需的同時,還建立了一系列藝術地標對游客免費開放,把阿那亞從普通地產變成了網紅旅游打卡之地。曾經網上有一條視頻“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更是徹底帶火了阿那亞,創下6億的點擊率,讓最孤獨圖書館變成了最熱鬧的圖書館。

從2021年開始,首屆阿那亞戲劇節采用了“海邊+戲劇”這一特色主題,匯聚來自國內外的一流戲劇,為秦皇島市帶來了全新的文旅商機,這個占地3300余畝的先鋒性人文社區,一躍成為新中產文藝青年的“詩和遠方”。


事實上,阿那亞戲劇節融合了文旅和戲劇兩個元素,試圖打破時間和空間制造的邊界感,廣闊的海域賦予了其將自然與藝術合二為一的權利,讓人感覺這個戲劇節擁有了一個無邊無際的舞臺。與其與其想著文旅項目原本的設計和裝置為修建劇院讓步,不如考慮如何共創共生。通過戲劇節這種文化表現的新形勢,以大海景觀做帷幕,創造一幕海邊戲劇烏托邦。以戲劇文化助推地方文旅產業,在實踐中發現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但能推動戲劇藝術的自我更新,還有利于實現戲劇與文旅的融合共生。

“古鎮”+“戲劇”

古巷深處的中外好戲

悠悠古鎮,一眼千年。當烏鎮邂逅戲劇,東方與西方、古老與現代,在此撞擊出火花,有交融,也有沖擊。烏鎮戲劇節,以傳統風貌作為戲劇節的承載,不斷提取屬于本土的文化內核,讓古鎮不再“古板”,也使擁有小鎮的藝術節不再“高冷”。


古鎮環境為烏鎮戲劇節提供了枕水人家獨有的歷史底蘊與江南意境,整個西柵景區內藏著大大小小快十個劇院,有標志性的烏鎮大劇院,老街上的國樂劇院、沈家戲園、秀水廊劇園、蚌灣劇場,還有露天的日月劇場和水劇場。與此同時,戲劇元素也融入了小鎮的橋頭巷陌,不僅拓展了小鎮的文化內涵,也將戲劇深深嵌入了小鎮的文化生活之中。游客從踏入烏鎮的那一刻,就仿佛置身于戲劇的烏托邦,一步一景皆是戲,來自各地的游客共同見證了戲劇藝術在這座擁有1300年歷史的舞臺上的匯聚、碰撞與共生。


現在的烏鎮不僅僅是江南小鎮的小橋流水,而是將當代藝術、傳統手工技藝、互聯網技術等其他元素融合,升級更新了烏鎮的文化產業鏈條,擴展了美好的生活空間,繪制了藝術文旅的理想藍本,給游客深入立體的文化體驗。

十年磨一劍,烏鎮因戲劇節而聲名鵲起,讓悠長的青石板巷和臨水的倚門木窗走進人們心里,既打造了城市文化地標,也讓更多的戲劇精品在此自然生長。

“麥田”+“戲劇”

麥田之中的戲劇聚落

麥熟城開,靜待君來。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以厚重深遠的中原文化為題材,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獨特的建筑為載體,向世界講述河南故事。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擁有21個大大小小的劇場、總時長近700分鐘的劇目、近千名演員,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演出時長最長的戲劇聚落群。戲劇圍繞“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為主線,以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為基調,通過戲劇藝術、東方建筑作為表現手段和載體,實現了文旅文創融合新突破。兩年來,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雖然經歷五次閉園、六次開園,依舊高水平接待來自全國235個城市的155萬名游客,成為中原地區一張璀璨的文旅名片。


從千城一戲到千戲一城,從旅游景區到戲劇聚落,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無疑是全新的演藝概念和模式,它帶給人們新的思考:高雅、嚴肅的戲劇藝術形式也可以這樣被作為“被消費主體”,而不是景區配套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品”。它具有超前的、引領性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啟示文旅從業者將演藝與城市深度鏈接,由此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認同感,并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大山”+“戲劇”

山水之間的戲劇旅行

溫暖之期,神奇之地。絕美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文化,著名的航天城……這是人們眼中的西昌,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誕生,讓全國乃至世界的人們重新認識了這里。

從2019年開始,每年冬季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都會如約而至。在有“月城”之稱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西昌,因為“戲劇節”IP而多了一個讓全國各地游客為之向往的理由。藝術“暖冬”、民族風情,正在為這個地方的旅游注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鮮活力。


4年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廣泛贊譽,在國際國內形成良好影響力和品牌效應。118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176個國內外藝術院團、41所國內藝術高校、31家國內劇院(場)與演出機構赴涼山參加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活動;12個國際戲劇類別、5類國粹劇種、10個國家的114部知名劇目、2263名中外演員在涼山實現演出997場次。打造五彩云霞“云上戲劇村”,實現線上瀏覽量28.8億次,其中全球首創直播帶戲,收獲10億關注流量。現場參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活動的市民游客超過20萬人次。

放眼整個大涼山,景區和周邊路線早有規劃,基礎設施、配套酒店效能、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專屬于涼山的文化藝術中心、1200座的大劇院、城市音樂廳、圖書館、演藝空間、博物館群落以及西昌國際陽光體育公園等文旅綜合體,為國際國內賽事活動筑巢引鳳。這些平臺不斷牽引和支撐,加上高鐵“加速度”,將在大涼山形成一股強大的文旅牽引合力,為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為涼山建設全省文藝副中心,貢獻源源不斷的動能。

小鎮辦大節,既需要在“場景”上下功夫,拓展戲劇的邊界,豐富劇場的樣態,也需要在“戲劇本體”花力氣,讓一出出好戲成為“小鎮文旅”的金字招牌,讓游客流連忘返,讓文化歷久彌香。

文章來源:巔峰智業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