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年以來,旅游市場就熱力十足,春節期間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創歷史新高,國內游預訂量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旅游的熱潮一波接著一波,年初哈爾濱的“討好型市格”吸引全國游客前往打卡,一躍成為旅游頂流,天水緊隨其后憑借麻辣燙“異軍突起”,自3月1日至26日,天水市市累計游客接待量高達353.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0.5億元。
這潑天的富貴也讓許多城市“眼紅”,當前旅游是各地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為了成為下一個出圈者,各地文旅部門紛紛“抄作業”,在營銷上“卷生卷死”,其實核心就是一點: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因為年輕人是旅游市場的主力軍,以天水為例,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天水市旅游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21倍,其中00后游客最多占比近一半,90后占比18%,不僅是天水,當下全國旅游市場年輕人占比早已超過了半壁江山,馬蜂窩發布《2023年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出游人群中,從年齡分布來看,00后和90后占比達到了68%,他們的旅游習慣和偏好將決定未來旅游市場的走向。
年輕人更是旅游熱點和網紅城市的“推手”,他們善于制作視頻或者圖文的旅游攻略、美食分享、景點打卡,并通過社交媒體的分享式擴散傳播,催生了一個又一個旅游熱點,從圍爐煮茶、露營到特種兵旅游、寺廟旅游、citywalk,這些熱點背后都是年輕人的身影,在2023年進淄趕烤、貴州村超的出圈離不開年輕人的話題參與。
想要得到年輕的人的青睞,首先得了解他們愛玩什么、想玩什么,以及他們旅游背后的共性。
放松身心,取悅自我。對于許多年輕人而言,趁著假期去一座城市旅游就像去“桃花源”,可短暫逃離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種種壓力,更有甚者會開始gap(間休)幾個月或一年,擺脫原有的壓力環境和社會時鐘的束縛,通過旅游來放松身心,這也是大家喜歡寺廟旅游、跟著演出去旅行、因為《去有風的地方》去大理的背后原因,那種輕松愜意的氛圍感可以讓自己全然放松,此外,能夠刺激多巴胺分泌的運動和音樂也是年輕人“悅己”的重要方式,近一兩年走紅的項目、業態,像飛盤、沖浪和溯溪等,這些運動逐漸成為了旅游的關鍵一環。
并且許多年輕人旅游主打一個“我樂意”,不在意是否是熱門旅游目的地,僅僅為了一道美食、一個超市就去一座城市打卡,柳州螺螄粉、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走紅的案例不勝枚舉,像“胖東來”原本只是許昌的商超,憑借極致的口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此一游,現在已成為了城市地標、網紅打卡地。
好奇驅使,體驗為上。年輕人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渴望對新體驗、新文化、新美食等一些新的東西進行探索了解,但是他們并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游覽,而是希望能夠深度參與、親身體驗去感受這些東西。
為什么以前冷清的博物館近一兩年突然火了起來,因為以前很多博物館都是將文化、文物“束之高閣”,與大家有距離,而現在這些場館將文化通過技術、表現形式進行活化,讓大家通過體驗來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歷史,例如河南博物院的文創“考古盲盒”、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沉浸式展覽,從景區、商場再到街區,各類沉浸式體驗場景盛行的原因也在于此。
不僅是景區、景點豐富旅游產品,城市文旅更需要在場景上下功夫,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處處皆場景、處處皆體驗”,像一些公共場所菜市場,在保留煙火氣、人情味的同時,進行升級改造,融入新的業態,延伸社交和生活場景,讓游客感到快樂、樂于互動、沉浸其中。
社交互動,情緒價值。如今線上交流雖然提升了效率,但是減少了情感連接,并且日常工作除了同事也沒有交流圈,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看展、運動拓展社交圈,構建新的人際關系。這些圈層因愛好而聚,可讓大家純粹地表達自我、展現個性與熱愛,像此前無論是飛盤還是后備箱集市,“強社交”屬性都是其爆火的關鍵。
情緒價值也是年輕人在意的核心,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Z世代群體的消費行為常常受到情緒主導,58%的Z世代和52%的千禧一代認同存在情緒化消費行為,從淄博、哈爾濱到天水,潑天的富貴也離不開全方位的“寵客”行為。
并且年輕人往往更加容易被旅行中的驚喜所打動,也期待遇到更多的“小確幸”,例如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保安自學拍照給游客拍大片,可以說將游客情緒價值拉滿,所以節假日期間經常有游客拍著長隊等著拍照,所以城市旅游產業升級不僅是產品上,更要在服務上超過游客的預期。
“旅游得年輕人者得天下”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戰略思考和市場布局。旅游行業要緊跟時代潮流,抓住年輕人的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未來的市場先機。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