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旅游發展大會上作出“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隨著中國旅游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各地各部門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探索“旅游+”“+旅游”等創新模式,打造出諸多文旅亮點和消費熱點,不斷刷新地方文旅經濟成績單的同時,更為百姓提供了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豐富載體。
在此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特別策劃的“文旅經濟盛典”日前播出,盛典圍繞當前國內外文旅業面臨的科技之變、消費之變、文化之變等重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盛典以“創新文旅 幸福共享”為主題,盤點了“2024文旅經濟十大熱點新聞”,發布《中國文旅經濟創新·創造力報告(2024)》,分享“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并啟動“文旅創新 共進計劃”。其中,“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聚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從“創新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理念+”“創新空間+”和“創新融合+”五個維度,展示了文旅經濟的創新力量,推動中國文旅經濟向新而行。
創新文化+
案例一: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圍
亮點一:打造“非遺+”跨界組合文旅新玩法
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圍熱潮帶動福建文旅,促生多種“非遺+”新玩法。名人明星體驗簪花造型,助推熱點持續;結合新中式國潮,推動非遺簪花發展;簪花元素亮相時尚活動,提升影響力。2024年以來,泉州蟳埔簪花圍已吸引超450萬人次游客,線上話題量破百億,傳播至多個國家。
可以說,五彩繽紛的簪花承載著昔日漁家女的情感與希冀,也成為如今年輕人拍照打卡的“時尚單品”,吸引四方游客慕名前來體驗。
亮點二:在全國率先探索女性元素的營銷方式
福建文旅廳率先探索女性元素營銷,推介福州“三條簪”、泉州“簪花圍”、莆田“帆船頭”,推動國潮與非遺結合。利用新媒體平臺,提高傳統文化知名度,福州“三條簪”抖音關注度超千萬,泉州“簪花圍”話題超15億次。
創新文化+
案例二:甘肅省博物館文創
亮點一:完美結合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設計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產品深入挖掘了甘肅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絲綢之路、敦煌壁畫、彩陶藝術等,通過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將這些傳統元素重新詮釋并融入到產品中。
比如,甘肅省博物館文創團隊以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為原型打造的文創玩偶成為“網紅”產品。截至2023年年底,該系列文創產品銷售額達700萬元。2024年,相關團隊緊跟“天水旅游熱”,圍繞甘肅地域和飲食文化,推出的“甘肅(不)土特產”系列毛絨文創產品,成為新款“網紅”。
亮點二:跨界合作與多元融合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積極尋求與其他行業、品牌的跨界合作,如與時尚品牌、科技公司、教育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新產品、舉辦活動或推出聯名產品。不僅拓寬了文創產品的應用領域,還提升博物館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
創新理念+
案例三:河北唐山宴
亮點一:商旅文綜合體模式創新
? 集多功能于一體
唐山宴是一座集特色餐飲、民俗傳承、文化展示、休閑觀光、研學實踐于一體的文旅商業綜合體,實現了餐飲、文化、旅游和商業的深度融合。
? 創新消費場景
通過復原歷史場景、實物展示、傳統文化演繹等方式,創新融合了餐飲、文旅和購物三種消費業態,打造了一個集“餐飲+演藝+文化”的新消費場景。
亮點二:沉浸式文化體驗
? 獨特設計
唐山宴以“五街兩巷一條河”為設計主線,巧妙融合仿古建筑與現代元素,營造出獨特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 融合地方文化
將唐山特色美食、民俗風情、文化展覽、實景體驗和教育研學熔鑄于一體,讓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深入體驗唐山的地方文化。
亮點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
? 融入消費場景
唐山宴將冀東文藝三枝花—皮影戲、評劇、樂亭大鼓等非遺文化元素融入消費場景,通過活態化的展示和體驗,讓游客在享受文旅消費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唐山的文化底蘊。
? 保護與傳承
保護和挖掘了20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剪紙、糖畫、皮影雕刻以及特色美食制作技藝等,為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提供了展示和傳承的平臺。
亮點四:品牌打造與文創產品開發
? 品牌培育
唐山宴已培育和打造了唐山宴有禮、姥姥家、明遠齋、最福樓等品牌近百種,提升了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文創產品開發
通過研發推廣一系列文化特色濃、有個性、有溫度的文旅產品,成功實現了文化傳承與商業發展的雙贏。
亮點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 經濟效益
自2018年開業以來,唐山宴持續火爆出圈,年均接待國內外游客500余萬人,最高單日接待5萬余人,營業收入超億元,推動了購物消費多元化融合發展。三年內帶動直接從業人員3500余人,實現人均增收30%的顯著增長,有效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穩步發展。
? 社會效益
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和創業機會,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通過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創新理念+
案例四:黑龍江哈爾濱冰雪文旅
亮點一:冰雪景觀與數字技術的融合
? 光影秀
雪映流光投影秀:依托先進技術,將虛擬與現實高度融合,通過數字新媒體助力,以“龍騰冰雪?逐夢亞冬”為主題,用數字科技構建《中國冰雪畫卷》光影大秀。
龍騰之韻光影秀:以龍年中國龍的雪雕造型為背景,通過3D Mapping技術,運用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段,以創新多元的新視角,塑造數字中國龍景觀。
? 互動景觀
浪漫連漪:運用感應冰面技術,形成浪漫連漪炫彩冰面,增加了景觀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炫彩LOGO:為游客特別打造的互動感應冰面,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LOGO作為展示圖案,運用振動波傳感器技術,讓冰面與游客產生交互。當游客走過感應冰面時,炫彩LOGO的色彩會同步變幻,趣味十足。
雪城樂章:利用數字投影與互動捕捉技術設計建造,游客在雪城樂章的冰面上行走,冰面上就會投射出多種光影場景,讓游客朋友體驗到冰雪環繞的互動體驗感。
亮點二:冰雪文化與音樂藝術的結合
? 冰鋼琴
深度刻畫哈爾濱“世界音樂之城”文化底蘊,用冰雪“雕刻”旋律,以冰塊作琴鍵,打造冰鋼琴景觀。游客踩踏冰塊時,就會發出優美的旋律,奏響百年音樂歷史之城的優美樂章。
亮點三:冰雪旅游產品的多元化與個性化
? 冰雪大世界
不斷擴大規模,豐富產品內容,如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就包括了九大分區、7大網紅爆點、24條超級冰滑梯、300米長的防風暖棚等,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冰雪旅游體驗。
? 冰雪嘉年華
圍繞特定主題,對園區進行升級,推出更多娛樂項目和雙語標識等,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文化交流、賞冰樂雪于一體的世界級狂歡冰雪樂園。
? 太陽島雪博會
在規劃面積內建設賽事及藝術雪雕,并打造“2+6”規劃布局,設定多個拓展區和主題景觀區,開展傳統節慶、互動體驗、運動竟技等板塊文化活動,提供多種觀賞模式和游樂項目。
亮點四:冰雪旅游與體育賽事的深度融合
? 亞冬會
哈爾濱作為亞冬會的承辦城市,不僅提升了冰雪旅游設施和服務水平,還通過賽事活動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促進了冰雪旅游的發展。
? 冰雪運動樂園
如“心律動”冰雪運動樂園,以冰雪體育運動為特色,主要面向青少年兒童,通過個人競技和團隊配合,體驗冰雪運動的快感。
亮點五:智慧冰雪旅游的發展
? 數字化轉型
推動冰雪旅游景區的數字化轉型,如中央大街等熱門景區鋪設了5G-A網絡,確保游客手機網絡的暢通,并推出了更多數字化產品和服務。
? 新技術應用
哈爾濱在冰雪旅游中引入了5G-A、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游客提供更快、更便捷的網絡服務和更智能的旅游體驗。
創新科技+
案例五:安徽黃山AI伴游
亮點一:全程AI伴游,提升游客體驗
黃山景區推出的AI旅行助手,如“黃小松”,能夠為游客提供全程的AI伴游服務。從游客進入景區開始,AI助手就能根據游客的空間定位變化,主動提供攻略、講解、叫車、周邊美食、商家推薦等服務。
亮點二:智能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
黃山AI伴游服務不僅提供了基礎的旅游信息服務,還通過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例如,AI助手可以根據游客的偏好和興趣,為其推薦適合的游玩路線和景點。同時,AI助手還能提供實時的天氣、交通等信息,幫助游客更好地規劃行程。
亮點三:創新技術應用,推動文旅產業升級
黃山AI伴游服務的推出,是文旅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應用先進的AI技術,黃山景區實現了旅游服務的智能化升級。這種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景區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還推動了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亮點四:示范引領作用,推動行業發展
黃山AI伴游服務的成功實踐,為文旅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其創新的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其他景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推動了文旅行業在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方面的探索和創新,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亮點五:案例榮譽與認可
黃山AI伴游服務成功入選2024年智慧旅游適老化典型案例,體現了其在服務老年游客方面的獨特優勢。
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發布中,黃山AI伴游服務作為唯一獲選的互聯網行業案例,彰顯了其在文旅經濟創新方面的卓越成就。
創新科技+
案例六:浙江新昌山海經奇沉浸式奇幻秀
亮點一:前沿科技的融合應用
激光雷達、景深體感、RFID射頻、分貝傳感、紅外感應等技術:這些技術共同作用于游客的體驗過程中,使游客在靠近某些場景時能夠觸發相應的特效或音效,大大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山體投影技術:作為項目的一大亮點,山體投影技術在幾百米寬、幾百米高的山上進行投影,呈現出了逼真的3D效果。
亮點二:獨特的文旅資源和夜游體驗
依托穿巖十九峰的自然生態:穿巖十九峰擁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國內最大規模的丹霞群之一,也是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江南小桂林”。這樣的自然景觀為“山海經奇”項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背景。
全長2.6公里的奇幻夜游路線:項目打造了包括“混沌世界”、“怒觸不周山”、“英雄現世”、“化熊抗水”、“緣起青丘”和“山川命名”在內的六大場景,游客可以沿著這條路線感受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上古世界。
亮點三: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以《山海經》大禹治水為故事主線:項目深入挖掘了《山海經》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其呈現給游客,讓游客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光影、置景、影像、音樂的全方位融合。為游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全方位體驗。這種全方位的融合使得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而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中。
亮點四:互動性和趣味性
線上線下游戲交互體驗:項目不僅提供了線下的實體場景供游客參觀體驗,還結合了線上的游戲元素,使得游客可以在游玩過程中進行互動和游戲,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豐富的互動環節:如游客可以在新手村領取耒耜道具,憑借這個道具參與多個場景的互動,如操控水流逆流、召喚精靈樹屋里的水精等。這些互動環節不僅增加了游客的參與感,也使得整個游玩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創新空間+
案例七:寧夏漫葡小鎮·看見賀蘭
亮點一:西北文化體驗
作為銀川區域旅游的一大重鎮寧夏漫葡小鎮·看見賀蘭景區,地處賀蘭山東麓旅游帶核心區,通過挖掘當地賀蘭山文化,創造性地在本土空間中,融入西北文化要素。
亮點二:演藝體驗
演藝體驗是小鎮的核心,小鎮以沉浸演藝喚醒賀蘭文化。由銀川藝術劇院和外地團隊共同組成了小鎮的創作團隊,當地作家、編劇挖掘歷史題材、文學題材腳本,外地老師藝術化加工,推出16種精彩演藝、36出連臺好戲、168個穿越古今人物、268分鐘沉浸夜游,如室內史詩大劇《賀蘭山盛典》、特級秀《俠客行》以及持續40分鐘的盛唐大劇《靈州會盟》等等。
亮點三:空間功能豐富
在功能規劃上,街區現有煮酒漫行美食街區、文創藝術街區、賀蘭山·漫葡小鎮體育競技基地、天沐養顏溫泉、天沐養顏酒店+賀蘭山藝術宿集、《賀蘭山盛典》演藝、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互動體驗1號館、漫葡·音樂基地等八大功能組團。
創新空間+
案例八:重慶1949大劇院
亮點一:故事線豐富
一條講述了林家三兄弟之間的骨肉親情、矛盾糾葛和家國情懷;一條講述了以金秀、紅姐為代表的被關押在渣滓洞監獄的共產黨人、民主志士,忠于信仰堅貞不屈,最后英勇犧牲的故事;還有一條講述了重慶地下黨積極營救獄中同志,同時組織力量保護重慶的重要生產設施。
亮點二:技術加持內容 “聲、光、畫”沉浸式舞臺體驗
例如,磁器口碼頭的舞臺搭建是用磚石砌成72個臺階,用約2000根柱子搭建起18米高的世界最大室內吊腳樓建筑群,用160個獨立頂部懸吊電機組成燈光舞美裝置,用超20臺空中旋轉升降的燈光車來完成的……縱深的空間感,逼真的場景,完美再現40年代重慶城市風貌。演藝空間與觀演空間交相穿插。觀眾與演出融為一體,經歷一場身臨其境的獨特觀演體驗。
創新融合+
案例九:《我的阿勒泰》影視游
亮點一:展現出田園牧歌、詩與遠方的美好畫卷
《我的阿勒泰》有別于大多數劇集,它是基于散文作品改編拍攝電視劇的創新探索,內容層面并沒有強烈的沖突和矛盾,而是以鏡頭美學和情緒的流動為主,帶給觀眾獨特的觀劇感受,也更放大了大自然的悠然靜謐、人物的質樸純粹,顯現出一種田園牧歌、詩和遠方的愿景。同時,李文秀的成長,是一個年輕人陷入困頓之后,與家鄉的共處,她從沖突到和解,從迷茫到清醒,終獲自洽的人生,有著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的、普遍的心理動機。
亮點二:當地文旅部門積極布局
《我的阿勒泰》劇集引發了大眾前往阿勒泰旅游的意愿,當地文旅主管部門也迅速行動,推出劇中同款旅游線路,還原同款景點和人文色彩濃郁的民俗文化活動,將劇集粉絲最大限度轉化為阿勒泰的粉絲。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電視劇開播后的一周,“阿勒泰”搜索熱度上漲了562%,“阿勒泰”詞條飆升至同程旅行小程序搜索熱度前十名,“新疆”整體搜索熱度上漲了323%。
創新融合+
案例十:《黑神話:悟空》帶火山西·臨汾古建游
亮點一:發布三條“跟著悟空游臨汾”旅游線路
8月25日,臨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新媒體平臺發布了“跟著悟空游臨汾”3條旅游線路,分別為廣大游客設計了兩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線路,將我市隰縣小西天、洪洞廣勝寺、汾城古鎮、鐵佛寺、東岳廟等12處經典古建串聯起來,同時推薦游覽期間的特色美食及住宿,為游客提供臨汾游覽攻略。
亮點二:增加旅游直通車
游戲上線后,隰縣小西天和洪洞廣勝寺等景區一度被推上熱搜,為滿足廣大游客需求,兩個景區迅速增開旅游直通車次并及時通過各大媒體平臺發布。新增加的從臨汾市區直達小西天的直通車、從洪洞縣到達廣勝寺的直通車為游客提供便利。
亮點三:開放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讓更多的外地游客不“白跑一趟”、留下遺憾,臨汾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準備,調集人員,在保護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對游客開放文物保護單位。讓游客在“跟著悟空游臨汾”線路中有更好的游覽體驗。
亮點四:延長開放時間
線路沿線景區、景點、文保單位延遲閉園時間,滿足游客期待。隰縣小西天的保安大叔出現在游客的視頻中,樸實真誠地說“客人來了,哪有趕人走的道理”。廣大網友在網上紛紛發出“山西人犧牲了午休也要迎客”的贊評。
亮點五:360度宣傳,展現更全面的臨汾
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游戲上線第一天,臨汾文化和旅游局緊跟熱點,發布軟文、視頻。截至今日,8天時間里,共創作15條視頻、6條軟文在文旅局官方新媒體賬號發布,內容以黑神話悟空為切入點,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對臨汾豐富的文旅資源、美食等全面宣傳,為想來臨汾旅游的游客展示大美臨汾。
【免責聲明】本文由飆馬特色商旅文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