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住宅市場緊縮的當下,產業地產已被視為開發商的另一條出路,然而這條出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從住宅地產轉型而來的開發商們對于產業地產本已先天不足,又缺乏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如何走好產業地產這條路對于所有覬覦這塊蛋糕的人都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By 曾伏虎,搜狐公司副總裁、搜狐焦點CEO
2、展望未來,中國產業園區的發展重心,將從招商引資向優化管理轉變,從零散方向向拓展產業鏈和服務鏈轉變,從園區建設向園區創造轉變,從單一產業功能向產城融合、產業鏈集聚轉變,從原先的競爭向園區合作共建轉變。
By王旭,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
3、中國經濟現在像一個基本的選手,這個選手在過去很成功的登上了泰山,很多的國家都可以比較輕松的從低收入的國家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很多國家都能做,但只有很少的國家能夠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到高收入國家,進入到高收入國家的歷程,就像是爬珠穆朗瑪峰一樣,這個不太容易。
By趙曉,著名經濟學家
4、我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推算,假如我們要政府放權到位,取消現在的投資審批權,取消了壟斷行業的市場準入審批,打破行業壟斷,并且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可以給國家投資創造上百萬億的空間。
By 馬宇(博客,微博),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
5、總結硅谷三句話,第一結構松散,第二無為而治,第三持續發展。三類人創造硅谷奇跡:第一,夢想家;第二,領導人;第三,干活的白領。
By談鋒,北京中關村(000931,股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硅谷聯絡處主任
6、我困惑的是今天創新全球化、資金全球化、技術全球化,人才全球化情況,如何定義內生?我困惑的是硅谷一年100億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區內的風投和PE,可是來自華爾街和全球的也很多,這個來自區外算不算內生?所以我更傾向于用“自我可持續發展”描述。
By趙慕蘭,北京(樓盤)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特聘顧問
7、“內生”和”外源”是開發區發展的兩個關鍵詞,也是暗合開發區的發展脈絡,即內涵式發展到外延式發展;也是開發區的發展模式,內生式發展模式和外源式發展模式;同時也是發展階段,從外源式發展階段到內生式發展階段。
By程詩,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辦公室
8、產業園區轉型有三大障礙,需跳出三個圈子:第一個跳出原有產業技術的圈子,有什么做什么;第二個是跳出原有發展路徑,操作流程的圈子;第三個跳出當地資源約束的圈子。
By尹躍,江蘇鹽城市商務局副局長
9、企業搬遷不是租一個廠房那么簡單,很多投資、人員,甚至產業鏈,對企業來講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我們也是希望政策的穩定延續,對于企業能夠在這里面更有信心的長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不是這一任領導給你所有的條件,下一任領導來了新的政策又出來了。
By董世杰,Cummins亞太區企業不動產負責人
10、跨國大企業還在不斷布局,總體投資沒有前幾年增加這么快。我們現在經常接觸到歐洲中小型企業,很多是家族企業,他們在某個特定領域里非常有競爭力,大趨勢是往中國布局。這類企業使用的資源不是很多,但產生的經濟效益挺高。
By徐祖明,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及商務咨詢合伙人
11、企業的選址、投資不是由公司總經理來定的,對于一個公司來說不僅考慮選址和建造成本,還要考慮日后的運營維護,而能耗恰恰是將來運營維護最大的成本之一。
By錢江 全球企業不動產協會、大中華區與日本地區總監
12、威睿(VMware)從2005年開始一直幾經搬遷,但是就沒有離開過中關村這一塊。威睿在高速發展前期會一直不停的更換辦公室的地點,重新選址,但是大方向還是在中關村區域。對威睿來說,人才的考慮,政策的考慮,稅收的考慮一直企業選址最大影響因素。
By豐收,Mware大中華區企業不動產經理
13、縮小辦公面積和移動辦公正成為趨勢。這種情況對開發商提出了新要求,開發商需要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未來趨勢。以什么樣的方式,能夠在不影響企業最基本運營的層面上滿足具有選址需求客戶的發展要求,是我們現在所要思考的。
By邵華,高緯環球企業租賃策略部董事
14、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物流設施市場投資面臨新的挑戰:第一,物流樞紐的土地供給緊張,且拿地成本非常高;第二,物流設施開發屬長期持有運營,從長周期來看,利潤并不高,因此,選址變得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利潤就會被全部吃掉;第三,物流地產網絡擴大之后,往往會形成格局,單個項目之間互相借用的整合效應有待發揮。
BY朱琦,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15、恒生科技園的競爭戰略就是搭一個平臺,從物理平臺到虛擬平臺,整合各種資源為入園企業進行服務。所以恒生就是一個搭舞臺的,可以做導演,做場地,做美工,做編劇……服務于入園企業,以企業為演員,培養他們成為明星。
BY楊萍,恒生科技園集團總裁
16、協信提出第四產業的理論,己走出第四產業園開發運營的道路。
BY張勇,協信集團產業事業部總經理張勇
17、我用八個字來形容產業地產的行業現狀:群雄逐鹿,危機四伏。
BY蘇智淵,戴德梁行董事、中國區工業及物流地產部主管
18、硅谷的形成,是市場之力形成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創新區域,而非政府推動,中國現在恰好相反,政府力量太強,市場力量在政府力量壓制下,很難尋到最佳的創新點。
BY莊捷,北京蘭格加華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產業園有三個市場層次,一是土地開發,其中有大量商機;二是內容運營,即通過招商形成最好的企業組合;三是可持續的園區服務市場—三層市場都做好,產業地產商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BY劉桐渤,總部基地全球控股集團中國區副總經理
20、產業地產應有一個夢想,就是推動產業的發展。
BY張南,北京電子城(600658,股吧)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21、大家一擁而上的時候,對產業園區有些誤解、曲解,甚至還有一些“利用”,比如,有一部分開發商打著園區的旗號,行住宅開發之實,給行業環境帶來了壞的影響。
BY胡斌,武漢(樓盤)光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22、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多聽聽產業園運營者的聲音。
BY劉芷均,北京天安科創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23、給開發商六點建議:1、重新發現中小城市的價值,在京津冀范圍內尋找并投資小城市。2、中小城市是城鎮化重點,充分利用好國家有關部委政策。3、與近在身邊與遠在天邊的一切合作伙伴,共同設計改革與合作方案,推動園區產業、空間、人口的轉型。4、SBD(special blended district ):城市最特別的混合功能區。5、特色的營銷,讓園區馬上聯通世界。6、充分利用科技、文旅資源、生態資源,建設綠色、人文、智慧、低碳型園中小城市。
By馮奎,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
24、除了政府間的博弈,巨大的資金缺口,人口流動及保障不足,可能是京津冀未來發展會遇到的重大問題。對新型發展地區的產業發展能力進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By鄭亨林,搜狐焦點區域總經理
25、要講區域經濟的發展,就一定要講經濟地理。京津冀實際上還是一個海洋經濟的風口。天津(樓盤)武清、寶坻區都是物流企業選址高地。
By陳震,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
26、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作為園區引領者,要依托自身優勢,清晰定位,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適合自身發展的區域,并與入駐園區的企業共同發展。
By王琿,萬德興業科技(002674,股吧)有限公司副理事長
27、產業地產是一種跟旅游地產、商業地產區別的一種開發形式。產業作為地產的支撐,地產作為產業的基礎和依托。產業和地產互相依存,對立統一。對于產業地產的開發來說,因為有產業在這兒,所以地產一定要圍繞著產業來做文章。
By孫星華,北京福泉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28、產業地產,不管它是個偽命題也好,真命題也好,我們覺得要拋棄它的出身,不管它姓資姓社,它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軌跡。我認為產業地產,地產只是載體,產業是它的內容,更是它的靈魂。
By成威,協信集團產業事業部副總經理
29、產業地產應更多轉向增值服務,甚至包括產業鏈的上下游配套。從四次全球重大轉移的經驗來看,這都將造成傳統地產的重新洗牌和重大顛覆。傳統地產商面臨著這樣一個機會,就是從傳統的空間服務商向包括品牌創新、金融、人才等這些更深層次產業鏈環節去轉變的機遇。
By張建軍,電子貿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
本文來自搜狐焦點產業新區,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