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來臨,在激情盛夏里正是商業引流促銷的最佳節點時期,消費者渴望商業體能在夏日里提供諸多的清涼體驗,商家渴望在這個節點時期,吸引客流發揮影響力,面對這種供需,作為商業體的東家,如何利用運營策略來提起消費者在夏日里來的興趣和消費欲望?本文簡單的探討一些看似普通但是卻有著不錯的效果的方法。
1.夏日購物狂歡活動。
夏日商業促銷狂歡活動,品牌商業聯動,組建一站式購物體驗活動,全場9折、8折、半價等折扣活動不再話下,設置一些可以在商業項目內部使用的優惠券禮包,參與活動可獲得掃碼抽獎活動,伴隨著購物同時進行的,可以舉辦喜慶活動、文化表演活動,免費試吃活動等,促進消費者互動,最終的目的消費者獲得良好的購物體驗感,項目實現引流、商家獲得商業影響力。
案例:勒泰集團旗下購物中心上線信息化無感積分項目,會員服務全面升級。
信息化無感積分項目在勒泰集團旗下石家莊勒泰中心、唐山遠洋城、唐山勒泰中心同時上線。此項目同時擁有微信和支付寶兩大自動積分技能,開啟了購物中心會員積分新時代。石家莊勒泰中心開展多重精彩演繹活動,SAE星榜樣選拔賽,紅色印記巡展,“CF”團賽大戰,童心向黨建黨100周年書畫展等活動,活動現場人氣爆滿,氣氛高潮,引流效果明顯。
2.周年店慶促銷活動。
周年慶是商業體誕生的生日宴會,也是促進銷售業績、提升項目客流、增強消費者粘性的大好時機。近年來,不少購物中心也抓住時機,利用周年慶推出各檔花式活動、營銷活動趨勢發生變化,從滿減、折扣、多倍積分、抽獎等多種促銷活動升級到舉辦生日趴、打造IP主題展、快閃店等人氣活動,給消費者帶來更精彩的購物體驗。
案例:南昌王府井購物中心“王府盛世,潮玩新生”2周年店慶
活動內容:嗨玩更精彩,嗨購更鉅惠,此次活動全客層、全業態聯動,全場品牌低至3折起,餐飲勁爆優惠,大宴全城;除此之外,此次店慶的最大亮點當屬優惠力度超大的300團500團券活動,該活動已成為王府井標志性優惠活動,全場近300知名品牌集結爆款產品以超大力度的促銷活動及購物中心勁爆福利鉅惠回饋消費者。
實現業績:此次活動創造了開業以來的銷售新高,全場總銷售超2000萬元、客流突破25萬、小程序總訪問量3.5萬、會員新增1.5萬。
3.IP主題展活動。
IP主題展,雖然是圈層文化活動,受眾人群卻非常廣泛,較為熱門的IP主題展會吸引以90后、Z世代為主的年輕消費者,把客流做起來,與消費者產生深度互動,情感交互,增強商業體的熱度。關于商業體進行IP展,龍湖北京長楹天街總經理彭先生表示,之所以選擇與知名IP合作,在項目內搭建一個IP樂園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國際化IP,是消費者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IP品牌,有比較好的市場基礎;第二,增加了很多互動體驗,能夠保證顧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案例:上海南翔印象城“公主力·不定義”閃耀公主限時展。
上海印象城與迪士尼中國一同打造的“公主力·不定義”閃耀公主限時展。展出的IP造型人物有:花木蘭、長發公主、貝兒公主、小美人魚愛麗兒、茉莉公主、白雪公主與灰姑娘。強勢的IP展出,聚集人氣,引流效果事半功倍。
4.發力夜經濟,規劃夜市。
中國的消費者,在傳統上普遍有著豐富的夏季夜生活。夏季白天較熱,消費者一般不會選擇出門,消費欲望轉移到了夜間,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規模超過30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0%,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36萬億元,2022年將突破40萬億元。可以看出,夜經濟不但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引流的最佳來源地。不少購物中心布局有諸多的夜間業態,如24小時業態,24小時健身房、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書店、24小時的營業快餐店等吸引客流。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有著2189.31萬的龐大人口,消費市場龐大,北京市針對夜間消費進行過一次調研:
夜間消費人均消費額:
月均夜間消費頻次:
夜間選擇商場的影響因素:
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消費者在夏季夜生活和消費欲望強烈,商業場所離家的遠近和品類齊全度是影響夜間消費者最大的兩個因素。90后、Z世代普遍夜生活需求旺盛,商業體,可以根據他們的消費需求規劃夜市。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設立安義夜巷,帶動靜安嘉里中心銷售額增長約30%,累計吸引客流150余萬人次。
場地規劃:安義夜巷將靜安嘉里中心南北區之間264米的安義路封路做夜市,再加上南區小廣場搭建的舞臺,總體設置超過70個攤位。
具體細分品類上,安義夜巷的餐飲攤位會避免重油煙食品,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西餐小食,比如炸雞、薯條、漢堡;二是清涼飲品,比如冰淇淋、凍酸奶、椰青等。
結語:
以上4點引流建議,表面上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看似普通的玩法里面卻有著另一番操作天地,有著諸多細節待發掘,細節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市場痛點,這些痛點放在不同的商業體里面有著諸多不同的操作思路,總結本質:聚焦青年人美好生活方式的經營,比消費者快一步的創新性思維,圍繞年輕化、社交化、體驗化等場景布局,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引起共鳴。商業體要是抓住了這些,落實在實際操作當中去,或許這樣可以達到引流的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