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時間:2021-08-18

在物質基礎扎實的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所帶來的身心健康問題逐漸顯現,健康養生已成為民眾迫切而廣泛的追求目標。國民知識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健康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簡單的有病就醫,而是轉向到如何擁有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身心狀態。人們也更關注職業病、慢性病等疾病爆發前的身體亞健康狀態,這一大眾觀念的改變推動了保健、護理、養生行業的蓬勃發展。

 

01.

研究背景——人口老齡化與亞健康

 

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指出,預計到2022年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達到老齡社會的劃分標準。到2050年時,我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65歲及以上人口將接近3.8億,占總人口的27.9%,那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2019-2050年中國人口數量及年齡結構變化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2019-2050年中國人口數量及年齡結構變化

 

目前全球亞健康人群比例高達75%,以十四億人口計算,意味著我國約有10.5億人口為亞健康。[2]。

 

隨著老年人口基數的不斷增長,疾病與亞健康的年輕化,可以想見亞健康及老年群體對生態保健、健康養生、康復療養具有迫切需求。他們的經濟需求和潛在購買能力將帶動可觀的市場消費,帶動健康養老行業、護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旅游行業關鍵詞也逐漸轉向“慢節奏”、“養生”等健康相關領域,旅游地點也由熱門大城市轉移至市郊、鄉村。

 

02.

康復景觀的概念

 

康復景觀(Healing Landscapes),是景觀與康復醫學相結合的產物,通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讓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獲得改善的戶外空間,是一種適合推廣在各類公共場所的活動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康復的定義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優化有健康問題者的身體功能和減輕其殘疾,改善他們與環境的互動”[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帕特里克(Patrick Francis Mooney)表示“‘康復’這個詞意味著具有恢復或保持健康的能力,與‘景觀’或‘花園’這些詞結合起來就得出‘能恢復或保持健康的環境’的概念”[4]。

 

03.

文旅規劃中康復景觀的構建策略

 

1.滿足用戶的身心需求

旅游愛好者當中,老年人群的占比不容小覷,在構建康復景觀時,應以最需要被關懷的人群的需求為標準,保證所有入住者在庭院內通行順暢,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就座與活動。

 

從生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肌肉會減少,骨密度降低,導致平衡出現問題,更容易摔倒。因此,老人會越來越喜歡久坐,所以重要的是讓他們擁有便于使用的戶外空間,可以安靜地交談,吸引他們打發時間。而每天曬10-15分鐘的太陽,就能夠刺激維生素D的生成,從而提高骨密度。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老人的睡眠時間變短,不少老人經常起夜、淺眠易醒或難以入睡,也更容易抑郁。而在戶外感受自然可以改善情緒,減輕抑郁。日出時候的光線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促進產生血清素,對食欲和情緒都有積極影響。若康復景觀能夠吸引老人一早就下樓進入庭院,將會對形成良好的睡眠模式大有幫助。在花園中散步也能夠幫助人們應對壓力,緩解焦慮,改善認知功能,降低血糖,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

 

2.保障庭院安全與舒適

庭院使用安全的保障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設計目標。花園中的設施應更注重細節上的把握,讓入住者感受到被關懷、被愛。人性化設施可提高庭院使用時的舒適感,延長人們在庭院中的停留時間,有助于景觀康復作用的發揮。

 

花園內道路應該清晰明確,容易辨認方位(如圖一),不應設置有太多轉折的道路,易致人迷路。確保路面的顏色一致,老年人可能對于反差太大的路面顏色反應不過來,誤以為是路面深度發生了變化。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圖一 美國麻州綜合醫院花園入口

 

在設置遮陰的設施時,如喬木、格架或涼棚,避免它們在路面投下條狀陰影,這些陰影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凹槽”,或是路面深度的改變,如圖二的陰影看起來像一段向上的臺階。以上兩類情況容易使老人造成視錯覺,產生不安和困惑感。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圖二 條狀陰影產生的視錯覺

 

主路上應每隔8m設置座椅讓人休息。對體弱者來說,座椅間距在4.5-6m為宜。為方便人坐下與起身,應配置帶靠背和扶手的座椅。高度應比普通座椅稍高一點,以45-48cm為宜,最大座深為50cm,扶手高度在63-66cm為宜。

 

座椅的材料不宜過保熱或保冷,避免使用鋼材、石材、塑料和混凝土。座椅也不應該產生反光,避免使用鋁材、白色和其它明亮會反光的表面材料。木頭冷暖適宜,不反光,且是取自自然的材料,大多數人會把它和花園聯系在一起,因此木材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為保障通行安全,可設置雙層扶手。低層扶手以650mm為宜,可供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層扶手以900mm為宜,可供正常使用(圖三)。扶手和墻壁之間的距離,考慮失去平衡時不擦傷手指,應為40-50mm。扶手末端應向內拐到墻面或向下延伸10mm,這樣可以使末端圓滑,保障安全[5]。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圖三 雙層扶手效果圖 ©竺初陽

 

3.維護景觀環境生態性

 

已有充分研究證據表明,自然景觀比城市景觀具有更明顯的康復效果,這是人類天生的親生物性決定的。因此在康復景觀設計中,應模擬自然、營造自然,減少人工痕跡,如做園藝造型等。

 

良好的自然環境可以吸引小動物來環境內活動,豐富入住者與自然環境的互動與體驗。鳥兒的啾啾聲、魚兒的浮水聲、松鼠在樹間穿梭、夜晚昆蟲的鳴叫聲等,可以使人入迷,忘卻生活中的煩惱,愉悅身心。

 

軟質鋪裝與硬質鋪裝的比例大約為7:3時,能確保庭院看上去像一個花園,而不是表面堅硬的廣場。確保植物設計和所用材料能提供層次豐富的多感官體驗,例如種植季節性的芳香植物,注意植物和設施間的色彩和質地的搭配,營造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圖五)。多樣化的景致可以保證,無論什么季節和時間,花園內總有能夠吸引人的景觀。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圖四 五感種植池效果圖 ©竺初陽

 

在植物配置上,以易打理、安全性為原則。應充分考慮機構中用戶可能患有的疾病類型,如避免孩童誤食有毒植物,避免花粉過多的植物導致過敏或哮喘發生。花園內大部分植物以多年生常綠植物為佳,可搭配部分落葉喬灌木,打造四季景致變換。注意落葉落果植物易致地面濕滑,種植位置應遠離道路。

 

一年生植物大多色彩絢麗,觀賞性極佳,但因其需要頻繁打理,不適宜種植在庭院內。可將其用于園藝活動,體驗種植樂趣。芳香植物和觸感奇特的植物在康復景觀中尤為重要,香味不宜過濃,或帶有不良效果,例如梔子花香味清幽持久,但可能會造成過度亢奮,讓人失眠不能入睡。夜晚也能散發香味的植物可種植在靠近建筑物的地方,豐富用戶夜間的感官體驗。

 

除營造自然環境外,園藝療養也是康復景觀中的重要手段。在庭院中不適合種植的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每季都需要換盆、換土、修剪、施肥等頻繁維護的這一特點,正適合作園藝活動的對象(圖五)。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圖五 園藝活動效果圖 ©竺初陽

 

4.營造地域特色與人文環境

充分了解當地文化,在花園內加入地域文化元素,能讓游客感到親切、了解當地文化。比如圓形和紅色在中國文化中都象征著團圓、好運。可選取其中一些地域特色,提取出文化符號,用于花園中道路鋪裝紋樣、景觀墻壁畫、景觀小品造型等。

 

景觀環境應視野開闊,保持植物自然生長,不過多做人工造景處理。可在植物身上或附近設置植物標簽,作簡單介紹,引導人們展開話題。在散步道、跑步道上設置距離標記,使游客明確自己的運動情況。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植物配置 ©竺初陽

 

種植來自當地生態系統的植物,可以減少維護成本,確保成活率,會強化人與自然環境的情感聯系。除了最具觀賞效果的花卉外,觀干、觀葉、觀果植物在康復景觀中也同樣重要。它們不僅更易打理,還能讓人在散步、坐談的不經意間發現有趣的植物細節,如形狀奇特的葉脈、色彩特殊或觸感豐富的葉片、樹干等。

康復景觀設計如何滿足老年人的康養需求?

園藝活動植物配置 ©竺初陽

 

04.

展望

 

在老齡化日益嚴重和慢性病逐漸年輕化趨勢的現實背景下,健康和養生成為熱門話題,這種人們自發的需求使得康復景觀理念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和接受。

 

國內康復景觀的研究已開展十余年,在充分接受和了解了自然景觀能夠帶來的康復效果后,學者們正在致力于找出有益于舒緩身心的具體植物元素和搭配形式。房地產行業已經嗅到老齡化趨勢帶來的商機,大型養老社區正被建成與推崇,醫護、健康行業也會因此不斷完善服務質量。我們終將找到適合我國的康復景觀模式,為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帶來福祉。健全醫療養護、健康養生的高品質行業環境,提升全民幸福指數。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