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總說“我想去大城市看看”,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經過感受城市的燈紅酒綠,總想去感受休閑、安逸的鄉村生活,去體驗當地的人土風情,去感受濃郁的鄉土氣息,去感受大自然的芳香。所以一些新的旅游形式就出來了。而鄉村旅游就是其中一種新模式,也正是因為這樣,全國的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異常火熱。
但是,從目前國內的鄉村旅游發展現狀來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因此,如何規劃出具有吸引力的鄉村旅游迫在眉睫。那么,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呢?
豐富多彩的鄉村風俗民情
我國民族眾多,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懸殊,各地鄉村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經濟狀況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國有56個民族,如云南的傣鄉、貴州的苗鄉、廣西的壯鄉、湖南的瑤鄉、新疆的維鄉等都具有引人入勝的民俗風情景觀。
這些少數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熱情奔放、或含蓄內在,或以種植為主,或以游牧為生,或過著原始的漁獵采集生活,或以獨特的生活習慣世代繁衍生存。
而且每個民族都具有極具民族特色的節日、活動,使得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變得豐富多彩。這樣的鄉村旅游不僅讓旅游者能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能讓民族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播與傳承,具有較高的旅游價值。
各具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
由于鄉村所處地理位置及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我國的鄉村具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山鄉云纏霧繞,梯田重疊,山清水秀林美;水鄉平疇沃野、水網交錯,棉海稻浪菜花飄香;海鄉依陸臨海、海闊天高,陽光海浪沙灘迷人;內蒙古草原的牧鄉,地勢坦蕩,羊群如云;大小興安嶺的林鄉,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氣魄宏大……
另外,我國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在鄉村自然景觀表現上亦更加豐富,如廣東、四川盆地的蔗鄉,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的果鄉,長江中、下游的竹鄉,江、浙、皖、閩的茶鄉,華北平原的棉鄉,新疆吐魯番的瓜果之鄉等無不以其鄉村風光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中外游人。
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
我國的鄉土文化藝術古老、樸實、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歡迎。如盛行于我國鄉村的舞龍燈、舞獅子,陜北農村的大秧歌,東北的二人轉,西南的蘆笙盛會,廣西的“唱哈”會,里下河水鄉的“蕩湖船”等膾炙人口。
我國廣大鄉村出產的各種民間工藝品倍受游客的青睞,如天津鄉間的楊柳青年畫、濰坊年畫,貴州的臘染,南通的扎染,常熟的花邊,以及各種刺繡、草編、竹編、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無不因其濃郁的鄉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歡迎。
除此之外,我國鄉村自古以來流傳有各種史詩、神話、傳說等引人入勝、耐人回味。如流傳于云南民間的阿詩瑪、壯鄉的劉三姐等都能使游客聽之動情,如醉如癡。
另外,鄉村烹食風味獨特。四川的麻婆豆腐以辣聞名,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稱,內蒙古草原上的涮羊肉味美肉嫩,新疆的羊肉串香氣撲鼻,這些鄉村烹飪文化對廣大的外國旅游者尤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風格迥異鄉村民居建筑
鄉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給游人以奇趣,而且還可為游客提借憩息的場所。不同風格的民居,給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于受地形、氣候、建筑材料、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鄉村民居可謂千姿百態,風格迥異。青藏高原上的碉房,內蒙古草原上的氈包,喀什鄉村的“阿以旺”,云南農村的“干闌”,苗鄉的“吊腳樓”,納西族的“井干”,黃土高原的窯洞,東北林區的板屋等可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
富有特色的鄉村傳統勞作
鄉村傳統勞作是鄉村人文景觀中精彩的一筆,尤其是在邊遠偏僻的鄉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勞動方式,有些地區甚至還處于原始勞作階段。正因為如此,它們會使當今現代文明影響下的旅游者產生新奇感,并為之吸引。
這些勞作諸如水車灌溉、驢馬拉磨、老牛碾谷、木機織布、手推小車、石臼舂米、漁鷹捕魚、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趕鴨群、牧牛羊等等,充滿了生活氣息,富有詩情畫意,使人陶醉留連。
文章來源:旅游節慶營銷智匯